關鍵詞:恒星級黑洞 恒星演化 雙星系統 太陽質量 黑洞吸積
摘要:迄今最大質量黑洞被發現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聯合發表一項最新科學成果:依托我國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恒星級黑洞,并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恒星級黑洞是大質量恒星死亡形成的,在宇宙中廣泛存在。理論預言銀河系中有上億顆恒星級黑洞,但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僅在銀河系發現了約20顆恒星級黑洞,而且都是通過黑洞吸積伴星氣體所發出的X射線來識別、質量均小于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通過LAMOST兩年的監測,發現在一個X射線輻射寧靜的雙星系統(LB-1)中,一顆8倍太陽質量的藍色恒星,圍繞一個看不見的天體進行周期性運動。不同尋常的光譜特征表明,那個看不見的天體極有可能是一個黑洞。利用西班牙加納利大型望遠鏡和美國凱克望遠鏡,研究者確認了LB-1的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70倍。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恒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百科知識雜志要求:
{1}所有稿件均實行匿名審稿制,如在兩個月之內未獲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2}論文題目應當簡潔明了,反映論文的主旨。論文題目應便于讀者檢索、轉抄和引用,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個字;外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不宜采用抒情意味、反問意味的主標題和副標題。
{3}請特別注意:著錄參考文獻出處時,期刊引文須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體頁碼,而非該文獻在期刊中的起訖頁碼;報紙引文必須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獻所在的版次。
{4}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5}作者應保證對作品擁有合法的著作權。本刊不承擔由于作者的著作權糾紛所帶來的任何連帶責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