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時務學堂 新式教育 社會風氣革新 長沙
摘要: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急劇轉型、思潮激蕩、政治維新、社會革新之際,在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努力下,以倡導新學、鼓吹維新、培養(yǎng)時代新人為宗旨的時務學堂于1897年在長沙正式成立。時務學堂的創(chuàng)辦與運行,創(chuàng)新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內容,開啟了民智,推動了教育、文化和社會風俗諸領域的變革。長沙由"深閉固拒"、"守舊忠君"的"鐵門之城"一變而為"維新愛國"、變法自強、"全國最富朝氣"的城市。其中,社會風俗的改觀最具特色,在民權、平等、自由思想的影響下,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等傳統(tǒng)家庭倫理、社會倫理觀念受到巨大沖擊,種種陳規(guī)陋俗開始蕩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放足等社會風俗革新運動,如狂風巨浪,橫掃社會的每個角落,沖刷著封建習俗的種種污泥濁水。剪辮易發(fā)、婦女放足、婚姻自主、新式婚禮蔚然成風。
長沙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文章可選3-8個關健詞,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以“關鍵詞:”作為標識。
{2}在線投稿過程中,文稿請勿包含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作者簡介、資助項目等個人信息,如果含有個人信息,會導致初審直接退稿的可能。
{3}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加以補充、說明,一律采用“頁下注”的形式。注號用“①、②、③……”或 “(1)(2)(3)……”。
{4}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5}作者姓名應有相對應的漢語拼音,工作單位應有相對應的英文。作者簡介置于首頁頁腳:姓名,性別,籍貫,單位全稱職稱(或職務),電話號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