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安全競爭 國內結構 軍政關系 軍事化
摘要:既有理論認為,國際安全競爭會促進國內的軍事化,但這一認識過于簡化了前者與國內制度建構之間的復雜關系。根據國家對自身在一對競爭關系中的態勢感知,國際安全競爭可以被分為四類,它們會分別誘使國家做出不同的戰略反應,引發相應的制度調適。基于這一機制,可以得出關于國際安全競爭與國內制度建構之間更為全面的關系框架。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國家對于競爭關系中的長期和短期優勢的感知不僅能夠抑制軍事化,還會增強文官對軍事部門的控制。在案例檢驗中,文章詳細回顧了美國在1945~1949年間的國家安全機制建構過程,指出美國基于對蘇聯的短期和長期優勢感知,制定了政策目標與資源投入不匹配的“冒險”戰略,同時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防止過度軍備,形成了一方面推行進攻性戰略,另一方面構建去軍事化的國家安全機制的“反常”局面。這表明,激烈的國際安全競爭未必一定導致國內制度的軍事化,也意味著崛起國可以通過調整或者強化某種戰略認知來妥善應對與霸權國的國際安全競爭,突破歷史上反復出現的崛起國在國際安全競爭中不斷走向軍事化和資源分配失衡,最終危及崛起進程的困境。
當代亞太雜志要求:
{1}圖表應有自明性,能用文字說明的盡量不用圖表。表格用三線表。圖表均應有圖題、表題。
{2}請勿一稿多投,一經發現,本刊將不采用您的稿件。
{3}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需表明引文具體出處,可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參考文獻格式請參照《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
{4}每篇文稿均應標引3~8個中文及英文關鍵詞。
{5}注釋放置于當頁下(腳注)。注釋序號用①,②,③……標識,每頁單獨排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