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氮 磷 營養鹽結構 營養鹽限制 收支
摘要:基于2009年6–9月,2014年5月,2014年7–8月在乳山灣外鄰近海域的綜合調查資料,分析了該開放海域水體與沉積物中氮、磷營養鹽的組成和分布,并在潮汐潮流數值模式計算水通量的基礎上分析了近岸開放區域無機氮(DIN)和無機磷(DIP)的循環與收支的主要過程,量化了潮汐潮流、初級生產的消耗與轉化、底界面過程與內部循環等過程對氮和磷營養鹽循環與收支的影響。結果表明,夏季乳山灣外鄰近海域水體DIN和DIP的濃度與分布受陸源輸入和潮汐潮流的共同影響,高值均出現在灣口區域;沉積物-水界面存在DIN和DIP從沉積物向上覆水釋放的現象,使得底層水體的氮、磷營養鹽濃度高于表層水體。氮的收支表明,研究海域水體內部循環過程是初級生產所需DIN的主要來源,占初級生產總消耗量的86%,其次是水交換作用(11%),底界面擴散對初級生產的貢獻相對較小(3%);水體DIN的移出主要是通過埋藏、向外海的輸送和水體反硝化作用,其比例分別為80%、16%和4%。磷的收支顯示,研究海域水體內部循環過程貢獻了初級生產所需DIP的91%,其次是水交換作用(9%),底界面擴散對初級生產的貢獻小于1%;水體DIP支出主要是通過沉積埋藏和向外海的輸送,其比例分別為67%和33%。研究結果表明內部循環過程是近海水體氮和磷獲得補充的主要途徑,不過外部來源的氮、磷營養鹽結構與系統內部具有顯著的差異,且系統內磷的埋藏效率要高于氮,其必將對乳山灣外鄰近海域營養鹽結構和初級生產產生長遠的影響。
海洋學報雜志要求:
(1) 《海洋學報》論文題名 :論文題名要簡練并明確反映論文內容,一般在20字以內;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2) 《海洋學報》論文摘要 :一般300~500個字,以第3人稱寫過去時態撰寫, 闡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其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也能夠獲得必要的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一般不宜出現圖、表、化學結構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英文摘要應與中文內容對應,可適當詳細。
(3)《海洋學報》 關鍵詞:中英文關鍵詞一般3~6個。
(4) 《海洋學報》引言:應單列標題,標題為“1 引言”。引言應簡要介紹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基礎和知識空白,以及該研究工作的目的意義、范圍等。引言不要與摘要雷同,也不要寫成研究內容或結果的簡介。引言中應著重論述該研究要給出的創新點
(5) 正文:應明確闡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完整地表述所得結果,如涉及秘密不宜交待,使讀者不便于參考和認為可信,則不應投稿。論文必須有新結果。如作者認為必要,可在結果之后設“結果分析”、“討論”、“分析與討論”等,但所有的分析與討論必須結合該文的結果進行。避免文字敘述與圖、表內容的重復。
(6) 結論:要求給出的結論是該文所獲得的原創性成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