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化 文化自信 內涵與本質 如何構建 敬畏意識
摘要:“文化自信”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亮點,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理論創新。本文在“文化自信”理論指引下,從對“文化”的內涵入手,具體闡述了文化自信的內涵與本質,指出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所謂“文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文德教化”。所謂“文化自信”就是對本民族人文精神傳統和道義力量的信仰與踐行。文化自信的本質就是道德自信。同時,本文論述了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主要貢獻:一是貢獻了“以‘仁’為根本之道,以‘義、禮、智、信、忠、廉、和、敬’為常用大德的核心價值觀念體系”,二是貢獻了“以人為本,以德為體,以和為貴”的道德人文主義精神。在此認識基礎上,作者從超越民族悲情意識、大力支持儒學與國學的復興等四個方面論述了當代構建文化自信的政策舉措,并批評和澄清了圍繞文化自信論述的若干錯誤認識與模糊觀念。
孔學堂雜志要求:
{1}論文應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名稱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需注明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聯系方式。
{2}本刊堅決抵制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作者如有違反,將被記入黑名單。
{3}標題的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文內接排的序號可用“⑴”。
{4}參考文獻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3]……),要在文中標出序號的位置(右上角標)。
{5}摘要包括的信息量應與論文基本相符,使讀者即使不閱讀全文,通過摘要也能基本了解論文的觀點和研究的基本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