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社會現實問題 禮樂教化 為政以德 為政者 道德高尚
摘要:孔子首創私學、杏壇設教,不僅是為了培育道德高尚的“人格君子”,而且期望造就一批濟世化民的“士君子”乃至“圣賢”,希望這些為政者能在為政以德的政治實踐中發揮道德表率作用,以影響提升社會民眾的道德素養,解決“人心不古”“禮壞樂崩”的社會現實問題,從而建構一個理想的和諧有序的“小康”乃至“大同”社會。
人文天下雜志要求:
{1}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2}編輯部有權出于版面需要對稿件進行必要的修改。
{3}插圖請用計算機繪制或提供墨線圖,線條應勻滑清晰。表格采用三線表,圖題、圖注、表題、表中的名稱應完整。
{4}來稿注釋采用腳注,注文小 5 號宋體。
{5}如投遞稿件有項目資助或其他來源,請予以標明。凡有項目資助者,請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