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川西亞高山 疏伐 補植 演替 評價
摘要:本研究以不同強度疏伐、不同密度補植云杉的樺木天然次生林為研究對象,通過典型抽樣法、收獲法和模型模擬法等方法獲取和分析了不同處理措施下補植苗木成活情況,樺木林林分的生物量,灌、草生物多樣性和林地水源涵養能力等指標,研究不同處理措施對川西亞高山樺木天然次生林正向演替進程的影響,并利用隸屬函數的方法開展評價。結果表明,與對照措施相比,疏伐和云杉補植措施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林下更新和灌草的生物多樣性,也對以喬木為主的林分生物量產生了促進作用,但對林地水源涵養功能的改變不顯著。而從1年的短期效應看,S2+B3措施,即按照蓄積量伐除林分20%樺木,且在林下按照2 000株·hm^-2的密度進行云杉苗木補植的處理措施對樺木次生林群落的演替進程促進效果最佳。
四川林業科技雜志要求:
{1}文中表格應用三線表,注明表序,給出表題。需要注釋時,可在表的底線下集中加腳注。
{2}作者在向本刊投稿時請勿一稿多投,對一稿多投者本刊將其列入黑名單。
{3}參考文獻連續排序,按先中文,后譯文、外文排序。
{4}作者姓名用楷體小四號字,居中。作者署名位于文章題目之下,如有多位作者,右上角用數字“1”“2”……標注,單一作者不用標注。
{5}引言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一問題。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