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產區小麥品種重要性狀分子標記分析

于海飛; 王麗娜; 韓玉林; 杜曉宇; 鄒少奎; 李楠; 張倩; 呂永軍 周口市農業科學院; 河南周口466000

關鍵詞:小麥 生育期 粒重 面粉顏色 光周期 

摘要:明確我國主產區小麥生育期、粒重和面粉顏色相關基因的分布,有助于小麥高產穩產和品質性狀的改良。利用已報道的春化(vernalization,Vrn)、光周期(photoperiod,Ppd)、粒重、黃色素含量(yellow pigment content,YPC)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相關分子標記,對102份小麥品種(系)進行檢測,以分析不同等位基因在品種中的分布并為品種改良提供指導。結果表明,所選材料在VRN-A1和VRN-B3位點均為隱性等位基因,在VRN-B1位點僅有2個品種攜帶顯性等位基因;VRN-D1位點有32.4%的品種(系)攜帶顯性等位基因,該位點可能是影響我國主產區小麥冬春性的主要位點。除邯6172外,其它品種(系)均攜帶光周期不敏感型等位基因Ppd-D1a。分別有65.7%和39.2%的品種(系)攜帶高粒重等位基因TaCwi-A1a和TaGS-D1a,且24.5%的品種(系)同時攜帶這兩個高粒重等位基因,說明粒重在兩個位點仍有較大改良空間。高YPC等位基因Psy-A1a(69.6%)分布頻率顯著高于低YPC等位基因Psy-A1b(30.4%)。分別有54.9%和39.2%的品種(系)攜帶高PPO活性等位基因Ppo-A1a和Ppo-D1b,有10.8%的品種(系)同時攜帶這兩個高PPO活性等位基因。綜上所述,我國主產區小麥生育期、粒重和面粉顏色等性狀仍有較大改良空間,應加強光周期敏感型新品種的選育。

山東農業科學雜志要求:

{1}注釋采用頁末注,用數字加圓圈標引(①②③……)。

{2}本刊刊登的學術論文應該滿足:論文視角獨特、觀點新穎;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學;論文論證嚴密、資料翔實;論文結構嚴謹、行文規范。

{3}第一作者信息: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高校等大單位注明院系等二級單位)、通訊地址、郵編、固定和移動電話、電子郵箱(請勿遺漏,以便及時通知審稿結果和其他事項)。

{4}基金項目、科研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科研項目名稱及編號。

{5}正文( 含圖表) 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必須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山東農業科學

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關注 10人評論|2人關注
相關期刊
服務與支付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