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邏輯認知范式 傳統邏輯 名家 非形式化
摘要:在20世紀認知、理解和評價中國傳統邏輯思想的實踐中,西方邏輯學理論成為坐標與方法。在以西方邏輯學理論作為理解中國傳統邏輯思想的坐標和方法的實踐中,中國學者對中國傳統邏輯思想特點展開了較為系統和深入的比較研究。由此研究所獲得的結論有:與西方邏輯學理論比較,中國傳統邏輯思想不是以'求得真理和規律'為目的,而是以求得實際效用為目的,追求邏輯的實用性,從而表現為'務實致用'的特點;中國傳統邏輯推理強調通過直接接觸事物獲得知識,習慣于以此事物描述另一事物,具有感知與經驗性,從而表現為'直觀比擬'的特點;中國傳統邏輯思想以講述日常生活中的思維活動為任務,不注重論證的形式結構,只注重日常語言中的實際論證過程和應用性,從而表現為'非形式化'特點;中國傳統邏輯思維方式注重綜合性、整體性,而輕視分析性、個體性,從而表現為'綜合整體'的特點;中國古代邏輯思維以'道'(境界或理念)為標準,以'道'為最高追求目標,從而表現為'‘道’為至上'特點。這些特點的揭示,不僅有助于全面、深入、準確地認識中國傳統邏輯思想的特質,而且有助于豐富和發展中國傳統邏輯思想內容。
社會科學戰線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或資助項目請注明具體名稱及編號。
{2}投稿后3個月仍未收到編輯部的處理意見者,作者可對稿件作另行處理。
{3}題名應簡明、具體,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4}參考文獻按照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排列。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加方括號標明文獻序號,并注明文獻類型標識。
{5}作者姓名、職稱、學歷、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應附于文末,以便聯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