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水質評價 污染物 污染來源 洞庭湖
摘要:分析洞庭湖的水環境變化趨勢,為洞庭湖水環境治理和水環境保護提供依據。在洞庭湖共設置17個監測斷面,包括5個入湖口斷面、11個湖體斷面、1個出湖口斷面,2012-2016年每月監測1次水質,以2014年為調查基準年,對入湖河流和洞庭湖區主要污染負荷進行調查與估算。2016年,洞庭湖5個入湖口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總體水質狀況為優;11個湖體斷面和1個出湖口斷面總體水質為Ⅳ類,屬輕度污染,Ⅳ類和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83.33%和16.67%;西洞庭湖的南嘴和東洞庭湖的大小西湖為Ⅴ類水質,處于中度污染狀態。2016年17個斷面的TN年均值1.523~2.356mg/L,TP年均值0.064~0.139mg/L。2012年洞庭湖沒有Ⅴ類水質斷面,2013、2014、2016年Ⅴ類水質占比約20%,2015年Ⅴ類水占52.94%。2012-2016年洞庭湖TN年均值1.411~2.746mg/L,TP年均值0.032~0.162mg/L。入洞庭湖污染物主要來源于湘江、沅江和松滋口水系,入湖通量是總氮、總磷污染物輸入主要來源;洞庭湖區氮磷污染主要來源于畜禽養殖和城鎮生活污水排放。
水生態學雜志要求:
{1}請提供詳細的作者聯系方式: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E-mail等,如以筆名發表,請注明。
{2}本刊編輯部可能對來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刪節,作者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
{3}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稿的特定內容,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宜20個字左右。
{4}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5}列出3~6個關鍵詞。關鍵詞三字用黑體五號字,關鍵詞內容用楷體五號字,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間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