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腸上皮化生 幽門螺桿菌 尾型同源異型盒基因2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亞型腸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中尾型同源異型盒基因2(CDX2)蛋白的表達及其與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的關系。方法 應用免疫組化檢測4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CAG),46例CAG伴IM,34例癌旁組織伴IM,50例胃癌中CDX2蛋白的表達,應用HID-AB染色將80例IM分為Ⅰ型27例,Ⅱ型23例,Ⅲ型30例。應用HE染色、快速尿素酶試驗和血清H.pylori-IgG抗體聯合檢測H.pylori感染,將80例IM分為H.pylori感染陽性組46例和H.pylori感染陰性組34例。結果 Ⅰ型、Ⅱ型、Ⅲ型IM各組中H.pylori陽性率分別為66.67%,65.22%和43.34%,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953,P〉0.05),CDX2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85.19%,69.57%和36.67%,Ⅲ型IM組顯著低于Ⅰ型、Ⅱ型IM組(χ^2=13.899,P〈0.001和χ^2=5.638,P=0.018),Ⅰ型、Ⅱ型IM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766,P=0.184)。各型IM組與胃癌組比較,Ⅰ型、Ⅱ型IM組CDX2表達陽性率顯著高于胃癌組(χ^2=14.517,P〈0.001和χ^2=5.509,P〈0.05),而Ⅲ型IM組與胃癌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88,P〉0.05)。80例IM中H.pylori陽性組CDX2表達陽性率顯著高于H.pylori陰性組(76.09% vs 44.12%,χ^2=8.525,P=0.004)。不同亞型IM間比較,在Ⅰ型、Ⅱ型IM中,不同H.pylori感染情況下CDX2表達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Ⅲ型IM中H.pylori陽性組CDX2表達陽性率顯著高于H.pylori陰性組(P=0.023)。胃癌組中不同H.pylori感染情況下CDX2表達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H.pylori感染可能通過影響不同亞型IM中CDX2的表達,進而導致IM的進展及胃癌的發生。
陜西醫學檢驗雜志要求:
{1}圖與表應少而精,具自明性。圖應有圖序、圖題及圖注,表為三線表,應有表序、表題及表注。
{2}在文章投遞之后,請勿再投遞其他期刊,我們會在一個月內聯系作者,并告知是否錄用該文章。
{3}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一律使用電子文檔投稿,稿件后附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等信息。
{5}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