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傳統(tǒng)民居 穿斗式木構架 抗震性能 振動臺試驗 動力特性
摘要:為研究西南地區(qū)木結構傳統(tǒng)民居的抗震性能,對一個位于7度抗震設防烈度地區(qū)的兩層、兩跨穿斗式木構架進行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試驗中選用3條天然波和1條人工波作為輸入地震波,對模型結構的動力特性、加速度響應、位移響應、地震剪力及耗能能力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隨著輸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加,模型結構自振頻率減小,阻尼比增大。在加速度峰值為0.22g的地震作用后,模型結構X向和Y向的一階自振頻率分別降低了10.69%和19.97%,相應阻尼比分別增大到16.06%和17.47%。結構各層加速度放大系數(shù)隨著加速度峰值的增加而降低,檐柱頂處的加速度放大系數(shù)在整個結構中最小,說明檐柱頂處榫卯節(jié)點在振動過程中減震作用明顯。在加速度峰值為0.22g的地震作用下,結構最大層間位移角為1/53,此時未見模型有顯著破壞,表明模型木構架具有良好的整體變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整個試驗過程中,一層柱架耗能作用最大,柱腳耗能作用最小。
土木工程學報雜志要求:
{1}關鍵詞標注3~8個,選詞要規(guī)范;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英文縮寫應先給出全稱。
{2}本刊發(fā)表的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均由作者文責自負。
{3}稿件所附圖片盡量為JPEG格式,大小不少于3M,并附有圖片說明。
{4}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shù)據(jù)、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guī)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5}正文中標題用1、1.1、1.1.1……標明,內容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并使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