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龍馬溪期 頁巖 筆石豐度
摘要:中國南方地區下志留統龍馬溪組發育高碳富含筆石的黑色頁巖,然而作為頁巖重要的生物輸入,目前有關筆石對有機質富集的影響、生烴機理等方面的研究則較少,并且關于筆石對有機質的富集作用也還存在著爭議。為此,基于對四川盆地南緣典型井YS118井龍馬溪組底部的124塊頁巖樣品的筆石豐度、全巖總有機碳含量(TOC)、圍巖TOC以及能譜對筆石和圍巖的分析測試結果,分析筆石的元素組成,厘清龍馬溪組底部優質頁巖段縱向上筆石豐度變化特征,探討P. persculptus帶-C. vesiculosus帶筆石豐度與有機質富集關系,定量表征不同筆石帶筆石體對有機質的貢獻率。研究結果表明:①龍馬溪組頁巖中筆石體碳元素含量較高(27.23%~32.25%),碳元素是筆石構成的主要元素之一;②筆石TOC大于圍巖TOC,筆石較圍巖更富集碳元素;③全巖TOC明顯高于圍巖TOC,且筆石豐度與全巖TOC相關性較好,筆石是頁巖有機質的重要貢獻者;④P. persculptus帶和A. ascensus帶中的筆石體對有機質的貢獻率分別為58.5%、55.3%,筆石是頁巖中有機質的主要來源;P. acuminatus帶和C. vesiculosus帶中的筆石體對有機質的貢獻率分別為24.23%、13.65%,筆石和其他生物共同控制有機質的豐度。結論認為,筆石豐度反映了頁巖中有機質富集的程度。
天然氣工業雜志要求:
<一>引言一般不超過500 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論依據、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提出論文研究的目的。
<二>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三>來稿收到后,編輯部將在兩周內通知作者是否送交匿名外審。外審周期為三個月,無論是否通過都將及時向來稿者反饋評審結果。
<四>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圖件最好用CorelDRAW軟件繪制或JPG格式,單獨拷貝原圖另發。插圖及表格在文稿中應標明位置,并在圖框下注明圖號、圖題和圖注。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表名放在表格上方。
<五>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在注釋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①②等表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