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孫弘 對策時間 齊地文化品格 文風
摘要:公孫弘被武帝由太常下第擢為舉首,是因為其《舉賢良文學對策》釋“術”為“智”,論述了“術”與儒學諸范疇的關系,使統治者對權術的政治、心理需求獲得了一種理論正義;把儒家義理融入漢代法治之中,促成了律法儒學化。該文深受齊地文化影響,體現出融創變通、服務當下、崇尚謀略議論的齊地文化品格。該文的文本立意與書寫具有突破性、創新性,敢于打破策問限制,論題設計比較大膽新穎;且思路縝密,善用對偶手法,偶散結合,文風簡約明切、冷靜沉實。這種文風的形成與漢代文書行政制度的要求以及文吏職業特點密切相關,反映了漢代散文發展的新氣象。
文學遺產雜志要求:
{1}文末一定要標明作者單位及聯系地址、郵編、電話、傳真、電子郵箱、QQ等,方便雜志出刊后寄送。
{2}本刊拒絕一稿多投,嚴禁剽竊、抄襲行為,一經發現,將進行追責。
{3}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需表明引文具體出處,可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參考文獻格式請參照《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
{4}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圈碼標注(如①②……),置于該頁頁腳。
{5}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以簡明、具體、確切的詞語,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