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體經濟高質量 指標體系 對策思路
摘要:中國經濟從速度、規模型增長轉變為質量、效益型發展,經濟發展高質量是新常態經濟的戰略選擇和經濟轉型的主要目標。經濟發展高質量取決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當前經濟發展高質量面臨實體經濟弱化的障礙,表現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衡、產業結構中低端、產品價值鏈低端化、粗放型增長的低效益、技術創新滯后,以及生態環境的損害制約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高質量重在實體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實體經濟效益提升、實體經濟技術創新,實體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評價實體經濟質量需要構建指標體系,包括產業結構、經濟效益、技術創新、生態環境四個一級指標,四個方面又包含一系列要素為二級指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傳統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實體經濟產業升級;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發實體經濟增長點;創新經濟新業態和新模式,拓展實體經濟新領域;以集約化和技術升級為手段,提高實體經濟效益。
學術月刊雜志要求:
{1}國家及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論文、國家及省部級獲獎項目論文優先錄用。
{2}稿件內容不得含有虛假、違法或其他有礙社會和諧、國家安走的內容。稿件內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譽權、商譽權、隱私權、商業秘密等合法權益,否則引發的法律責任由投稿人承擔。
{3}文后列出的“參考文獻”(主要指引文)按正文中出現的次序排列編號,并用數字加方括號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4}正文前應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說明文章的主要內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結論等)。
{5}作者簡介(含本篇其他作者)。包括: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