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遺傳力 腸菌力 關聯分析 數量性狀 方差組分
摘要:遺傳力是數量遺傳學中衡量性狀遺傳變異的重要參數之一,對動植物遺傳育種、醫學和進化生物學均具有重要意義。自1918年Fisher提出方差組分剖分思想后,遺傳力的分析模型和估計方法不斷迭代更新。近年來,一些研究者在研究腸道微生物與宿主表型關系的熱點問題中,引入類似于遺傳力的概念和估計方法,系統評估動物機體性狀表現受腸道微生物因素的影響程度,本文將這一參數(microbiability,m2)譯為"腸菌力"。文章簡要介紹了遺傳力估計的發展歷程,概述了腸道菌群與宿主基因組的復雜關系,重點闡釋了腸菌力的概念和估計方法,以期為腸道微生物組塑造宿主表型變異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遺傳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2}稿件自來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刪改。
{3}如果能用文字簡潔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序號及圖題、表題。
{4}基金項目: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5}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為了便于檢索,一般應選取稿件中的關鍵性詞組,數量要適中,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