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造語言 施受非對稱性 格標記 生命性 erp
摘要:文章考察漢語母語者內隱式學習一門人造語言格標記規則的過程,揭示語言學習的普遍規律和母語影響。這門語言的句子由名詞-名詞-動詞(NP1-NP2-Verb)構成,格標記的隱現取決于論元生命性。漢語者在實驗室內接觸這門語言,隨即參與句子合法性判斷的ERP實驗。實驗結果支持施受非對稱性:在NP1上,違反施事者在先的條件誘發了一個更大的N400;在NP2上,無生命條件的格標記違反產生了一個更大的N400-Late Positivity。并且,違反典型(有生命)施事者的條件誘發了一個更早的N400。此外,線索層面上存在母語遷移。隨著訓練的增加,學習者能發揮母語中生命性線索抑制語序線索,直至掌握這門語言的規律。實驗結果有利于重審語言學習的神經機制以及外語教學方法。
語言科學雜志要求:
{1}文稿的首頁末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學位、專業研究方向及論文屬何項目、資金來源。
{2}文責自負。本刊所發表的文章并不代表編輯部觀點。若發表的論文引起著作權糾紛,由作者自己負責,本刊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3}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參考文獻著錄必要的、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文獻。建議著錄本刊前期發表的相關成果。文獻按出現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應處標出。參考文獻一般不得少于8篇。
{5}論著應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500字為宜。關鍵詞4-8個。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