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科技論文 偽造數據 防范 識別
摘要:【目的】探討科技論文偽造數據的識別和防范方法,以引起科技期刊編輯對隱匿性學術不端行為的關注。【方法】根據偽造數據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梳理科技論文可能出現的典型偽造數據案例,并提出應對措施。【結果】常見的偽造數據類型有捏造數據、虛報樣本量和篡改數據,編輯應從作者專業背景、論文方法描述、修改內容對比以及論證邏輯梳理等方面識別學術不端行為,科技期刊應提升編輯鑒別能力,加強作者科研誠信意識,完善管理懲戒制度,以防范論文數據造假。【結論】本研究可為編輯識別和防范科技論文偽造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提供借鑒和參考。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雜志要求:
{1}論文需有200-300字的中文摘要、3-5個關鍵詞。凡有數學公式、曲線圖的文稿,務必字跡清楚、規范,圖形清晰。
{2}論文內容真實,文責自負,數據準確,無泄密。
{3}百分數和幾分之幾,一律使用“%”和“x/x”,而不用“百分之五十”、 “四分之一”。另x% - x%不能省略成x- x%。
{4}正文各部分都應簡潔明了。結果中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盡量減少層次; 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字不加標點符號。如“1”、“1.1”、“1.1.1”等。
{5}作者單位:單位全稱、郵政編碼及單位所在地名,并提供第一作者的年齡、性別、籍貫、技術職稱、學歷等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