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單孔手術 解剖性肺段切除 肺癌 雙向識別 段門解剖結構
摘要:目的探討“雙向識別”理念處理段門解剖結構的安全性。方法2017年4月~2018年12月我們對95例單孔胸腔鏡意向性肺段切除術采用“雙向識別”理念對段門解剖結構進行處理,即術中充分鏤空段門結構后,根據病灶所在靶段的段門結構的走向來初步判斷其血管與支氣管,通過顯露、識別要保留的鄰近肺段結構,反過來確認先前判斷的靶段血管與支氣管是否正確,顯露鄰近肺段結構后再離斷靶段結構。結果1例因術中出血轉為肺葉切除術,無因段門結構誤斷中轉肺葉切除,無中轉開胸。手術時間30~170 min,平均85 min;術中出血20~150 ml,平均56.8 ml;術后引流時間2~7 d,平均3.5 d;術后住院時間3~13 d,中位數5 d。術后并發癥:咳血2例、漏氣5例、肺不張10例、肺部感染5例、胸腔積液9例、心律失常3例,均通過保守治療得到控制。無圍術期死亡。結論在單孔胸腔鏡肺段切除術中應用“雙向識別”理念能夠準確地識別處理段門結構,避免段門解剖結構的誤斷,操作簡單易行,使整個手術過程條理化、程序化。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要求:
{1}使用圖、表應簡潔明了,圖和表中的文字請設定為可修改狀態,圖片請盡量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圖,圖、表請注明名稱、來源。
{2}稿件應有題名、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及注釋。并附題名、摘要、關鍵詞的英文譯文與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編)。
{3}文內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一律用1、1.1、1.2、1.1.1、1.1.2等標識,均頂格寫。
{4}參考文獻:按照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日文參考文獻次之,西文參考文獻居后的順序排列。各語種參考文獻以作者姓名讀音為序。
{5}請作者提交附件,注明姓名,職稱,所在學術機構,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