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髖關節鏡術 超聲 腰叢阻滯 鎮痛
摘要:目的探討“三葉草”法超聲引導腰叢阻滯用于髖關節鏡術后的鎮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單側髖關節鏡手術80例,隨機分為2組:術后神經阻滯組和單純全麻組,每組40例。術中采用喉罩通氣,靜脈吸入復合麻醉。術畢即刻行“三葉草”法超聲引導腰叢阻滯,術后神經阻滯組給予0.4%羅哌卡因25 ml,單純全麻組給予生理鹽水25 ml。2組術后48 h內均采用靜脈患者自控鎮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比較2組術后0~4 h、4~8 h、8~12 h、12~24 h、24~48 h內最大疼痛程度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max,VASmax),記錄術后PCA首次使用時間,0~24 h和24~48 h內PCA使用次數、有效按壓率及舒芬太尼用量,觀察術后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瘙癢、尿潴留、雙側阻滯、腎損傷及穿刺部位出血、血腫等并發癥。結果與單純全麻組比較,術后神經阻滯組術后PCA首次使用時間明顯延長[(6.2±1.6)h vs.(3.8±1.8)h,t=6.382,P=0.000];0~24 h內PCA使用次數明顯減少[(18.4±6.4)次vs.(31.8±7.5)次,t=-8.619,P=0.000];有效按壓率明顯升高[(89.2±3.6)%vs.(85.8±4.2)%,t=3.814,P=0.000];舒芬太尼用量減少[(37.9±11.8)μg vs.(59.9±14.0)μg,t=-7.586,P=0.000]。術后神經阻滯組術后0~4 h、4~8 h、8~12 h內VASmax評分均明顯低于單純全麻組(P=0.000)。單純全麻組出現術后惡心嘔吐9例(22.5%),瘙癢1例(2.5%),術后神經阻滯組無相關并發癥。結論髖關節鏡術后采用“三葉草”法超聲引導腰叢阻滯鎮痛效果明顯,可明顯減少術后24 h內舒芬太尼用量,且并發癥少。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要求:
{1}使用圖、表應簡潔明了,圖和表中的文字請設定為可修改狀態,圖片請盡量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圖,圖、表請注明名稱、來源。
{2}稿件應有題名、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及注釋。并附題名、摘要、關鍵詞的英文譯文與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編)。
{3}文內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一律用1、1.1、1.2、1.1.1、1.1.2等標識,均頂格寫。
{4}參考文獻:按照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日文參考文獻次之,西文參考文獻居后的順序排列。各語種參考文獻以作者姓名讀音為序。
{5}請作者提交附件,注明姓名,職稱,所在學術機構,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