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MP9和MPO及sCD40L識別冠狀動脈斑塊性質的初步研究

井娜; 呂濱; 康金鎖; 張春玲; 魯錦國; 張麗; 陳雄彪; 侯志輝; 陳曦; 叢祥鳳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臨床檢驗中心; 北京100037;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放射科; 北京100037;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內科; 遼寧省金秋醫院放射科

關鍵詞:冠狀動脈疾病 基質金屬蛋白酶9 過氧化物酶 cd40配體 體層攝影術 

摘要:目的 探討MMP9、MPO及sCD40L在識別冠狀動脈斑塊性質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門診胸痛患者118例,根據64排螺旋CT檢查結果,將CT值<130 Hu的患者入選為非鈣化斑塊組(71例),CT值≥130 Hu的患者入選為鈣化斑塊組(47例).選取90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采用ELISA檢測血清MMP9、MPO及sCD40L水平,并比較其在各組中水平的差異.采用ROC曲線評價各標志物診斷非鈣化斑塊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結果 非鈣化斑塊組血清MMP9、MPO、sCD40L水平分別為(762.25±368.71)、[844.10(582.00~ 1220.70)]、(9.37±3.15) μg/L,高于健康對照組的(342.70±178.53)、[426.35(283.20~592.00)]、(6.55±2.96) μg/L及鈣化斑塊組的(483.12±219.09)、[469.00(302.45~723.55)]、(7.24±2.86) μg/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統計值分別為F =42.47,H=50.28,F=17.94,P均<0.01).MMP9、MPO及sCD40L識別非鈣化斑塊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54、0.792、0.751,當識別非鈣化斑塊的臨界值分別為510.13、537.82、7.05 μg/L時,其診斷敏感度分別為80%、80%和80%,特異度分別為80%、67%和55%.結論 血清MMP9、MPO和sCD40L水平有助于判斷冠狀動脈斑塊的性質.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要求:

{1}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2}提倡一稿專投、反對一文多用,凡已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

{3}摘要的內容應包括4個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4}論文須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文圖責任自負。

{5}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檢驗醫學

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關注 8人評論|1人關注
相關期刊
  • 國際生物制品學
    部級期刊 1個月內下單
    中華醫學會;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
服務與支付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