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易》革卦'大人虎變''君子豹變'中的'變'字,熹平石經作'辯',馬王堆帛書作'使'。'變'和'辯'都應讀為'弁'。虎皮、豹皮做的弁文采斐然,所以《象傳》說'其文炳也''其文蔚也'。戰國楚地的《周易》中,這個字很可能本來寫作■、■一類形體,是'弁'。由于當時'史''弁'混同,有些版本上的'弁'被誤認成了'史(使)'。在有的版本中,'弁'被按照當時'弁'的一種習慣用法讀成了'變'。而在有的版本中,'弁'又被讀成了同音的'辯'。這就是馬王堆《周易》'使'、今本《周易》'變'和熹平石經《周易》'辯'字的由來。與此相關的是,《尚書·酒誥》'勿辯乃司民湎于酒'及《書序》或本'王辯榮伯作《賄肅慎之命》'的'辯'字,應當本來是'史(使)'字,被錯認作了'弁',后來又被讀作同音的'辯'。這幾個例子說明,早期文獻中存在著一些由于戰國楚簡中'史''弁'混同導致誤認并衍生出眾多異文的例子,有待于進一步的關注和探索。
周易研究雜志要求:
{1}文稿必須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第一作者簡介。
{2}本刊保留在不違背作者基本觀點的前提下對稿件進行刪改的權力。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予以說明。
{3}各級標題一律左起頂格書寫,1、2、3級標題分別按1,1.1,1.1.1編號,引言編號為0,一般標題層次為三級,最多不超過四級。
{4}執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5}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