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0 18:14: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消毒供應室質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集中回收、處理各種污染器械和發放無菌物品的部門,又是院內感染的重要部門。供應室空氣中微生物污染程度與醫院感染有一定的關系,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已成為當前醫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1]。隨著醫療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對我院消毒供應室質量監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06年至2009年來院內及科內自查器械包2 102批次,其中骨髓包274個,腰穿包256個,骨穿包211個,換藥包254個,拆線包248個,縫合包223個,picc包198個,口護包123個,胸穿包195個,導尿包120個。根據質量情況,對各個環節進行質量監控。
1.2 方法
1.2.1 環境質量控制:嚴格按“三區制”劃分操作區域,在三區之間必須建立實際的屏障,工作流程的路線采用單項流程布置,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行,采用正壓送風的方法,使三區的空氣流動方向,從潔凈度高的區域,流向潔凈度低的區域,工作人員區低于清潔區,高于污染區。潔凈區、清潔區空氣環境細菌菌落總數分別≤200 cfu/m3和≤500 cfu/m3[2],達到醫院標準,工作人員從一個區域進入另一個區域,必須經過衛生處理措施,避免產生交叉污染問題。
1.2.2 物品的質量監控:①污染物回收:污染物回收時,一些物品必須先由使用科室在使用后就進行預處理。污染較多血液和污物的器械應在使用科室部門進行初步處理,或者采取保濕和封閉的方法,由供應室工作人員把回收的污染器械放在密閉容器中運送到供應室,運送車為封閉式。然后進行清點、檢查、登記并簽字確認,如有差錯及時與科室聯系查找原因。②污染器械分類:根據器械的不同材質、形狀、精密程度與污染狀況進行分類。標明“特殊感染”的器械,需要根據清洗消毒條件,選擇處理方法。一些專科器械可根據使用科室不同進行分別處理[3]。③清洗消毒:回收后的各種穿刺針應先用高壓水槍沖洗血漬和污染物,然后將器械放置在網籃中進行超聲清洗,超聲機內加入適量的酶,清洗完畢再次用高壓水槍沖洗,最后用高壓氣槍干燥備用。我科的噴淋清洗機工作程序包括初洗—清洗劑清洗—漂洗(兩次)—上油—干燥,先進行器械清洗,然后進行器械消毒。在器械清洗前,器械上有銹漬時必須先除銹,后進行機械清洗,在清洗時,器械軸節必須充分打開。機械化清洗應使用軟化水,終末沖洗和消毒用純化水,其水的電導率<15 us/cm(25℃),每月應對洗滌用水的化學指標進行監測。④檢查包裝:包裝前必須對器械進行潔凈度檢查,用目測和放大鏡。清洗后的器械應光潔、無殘留物質、無血漬污漬和水垢,器械表面不得有銹斑,并且檢查每件器械功能的完好性。尖銳和精密器械應有防護措施,避免刺破無菌包裝或損傷器械。包裝時,每個器械包必須再次進行核對,并放置包內滅菌指示卡,然后在進行包裝。物品包裝嚴密,松緊適度。表面貼化學指示膠帶,并標明物品名稱、有效日期、滅菌日期、責任者、鍋號、批號。⑤滅菌處理:加強滅菌質量的監控 ,做到物理監測每鍋進行,化學監測每包進行,生物監測每周進行,bd實驗每日晨首次消毒前監測。護士長和兼職質量監控員嚴把質量關,從“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先預防”,把“事后處理”轉變為“事前把關”[4]。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應在bd測試合格后方可使用。滅菌器的裝載量不得超過柜室容積的90%或低于柜室容積的10%,以防止“小裝量效應”。滅菌包體積不大于30 cm×30 cm×50 cm ,重量≤7 kg(金屬)或5 kg(敷料)[5]。卸載時,檢查滅菌包裝的完整性,干燥情況,如有破損、濕包應認為滅菌失敗。滅菌包掉地或誤放不潔處,應視為污染,檢查化學指示膠帶的色澤未達要求或可疑,應重新滅菌。并且每鍋記錄滅菌物品種類、數量、滅菌器編號、鍋次、滅菌程序、滅菌溫度、滅菌日期、滅菌時間、操作者并存檔3年,實現可追蹤蹤。⑥無菌儲存:滅菌物品應專人管理,所有滅菌后的物品應仔細檢查后放入滅菌物品存放柜,滅菌物品分類放置,位置固定,標識清楚,并按有效順序排放,嚴禁過期。在溫度低于25℃,濕度低于60%的存放條件下,滅菌物品存放有效期為7 d,已滅菌物品不得與未滅菌物品混放。⑦物品發放:應根據使用科室的需要,按照規定的路線由專人、封閉式運送車或容器進行發放,并做好發放時的記錄。從滅菌物品發放區發出的物品不能在退回存放區,過期滅菌物品須從存放區取出,重新進行清洗包裝和滅菌處理。
1.2.3 下送車、操作臺、工作人員手的監控:每月常規進行以上各項檢測,下送車應每日用壓力水槍進行沖洗,然后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并用清潔布干燥,最后送入專用房間存放。操作臺每日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無菌區工作人員的手及操作臺物體表面細菌總數≤5 cfu/cm2;清潔區工作人員的手及操作臺物體表面細菌總數≤10 cfu/cm2,均達到醫院消毒衛生學標準。如果超過此標準應及時查找原因,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1.2.4 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的監控: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應有專人監管,在進入供應室時應檢查檢驗合格證,外包裝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標記清楚、包裝清潔、沒有污漬、水漬、霉變、包裝沒有破損、變形等。入庫時檢查并記錄入庫時間、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廠家、生產批號、滅菌日期、失效期等。定時進行物品的清點記錄,做到收發一致,發現不合格的產品,應立即停止發放和使用,并通知相關部門。
2 結果
加強消毒供應室人員學習和培訓,根據專業特點進行人員培訓,培訓各崗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滅菌藥械的性能、操作規程與濃度檢測方法,確保滅菌物品的合格率達到100%。使他們能夠及時掌握消毒滅菌的有關要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因消毒滅菌質量關系到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的安危。如果其中一道工序不認真,或消毒滅菌質量不過關,就可能危及患者健康。所以,供應室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要經常教育職工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增強護理道德責任感,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才能保證無菌物品的質量。
3 討論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及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需要,供應室已從以往的輔助科室逐步轉變為把好無菌物品質量關的重要科室。它不僅要保證各類無菌物品的供應,更重要的環節是要做好清潔、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監測,以保證質量和臨床安全使用,從而達到預防院內感染的目的。醫院應設專人負責院內感染管理及供應室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每月由院內感染科定期對無菌物品進行檢測,每季度對供應室的無菌物品進行抽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查找原因,并進行相應處理,使供應室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提高了消毒工作質量,控制了院內感染[6]。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的監控制度,落實一系列質量控制和檢測措施,是供應室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 劉振聲,金大鵬,陳增輝,等.醫院感染管理學.第1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2.4860.
2 唐維新主編.醫院感染管理手冊.第1版.江蘇:科技出版社,2002.63.
3 任伍愛,張青,崔建文,等主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指南.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78.
醫院的消毒供應是醫院醫療工作的重要保障,醫院消毒供應室既是醫院感染控制的中心部門,又是為醫院提供無菌物品的重要基地。消毒供應室不但承擔醫院的消毒滅菌工作,還承擔著向醫院各部門提高醫療設備的工作。所以,醫院必須要重視和保證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加強對供應室的工作質量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醫院感染事故的發生。所以,加強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對醫院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制度問題 當前,一些中小型醫院的供應室人員缺乏,管理制度不全,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存在漏洞。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職責不明,沒有具體的操作章程可以依據,多靠經驗來完成日常消毒工作。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消毒供應室的消毒殺菌質量達不到標準的要求。
1.2 消毒供應室布局問題 一些醫院的消毒供應室布局混亂,醫院使用的感染物與無菌物混合放置在一起,物品產生了交叉感染。供應室的工作區域劃分不明,各區域之間沒有明顯的標識。進入供應室的人員沒有進行嚴格的管理,致使供應室管理混亂。缺乏監督管理的消毒供應室工作極大地影響了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1.3 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長期以來,部分醫院的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都缺乏專業的知識技能。一些醫院的消毒供應室多安排的是一些年齡大、學歷低、缺乏專業醫學知識的人員。這類人既缺乏專業知識技能,又不了解新技術,無法真正管理好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一般來說,醫院供應室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及各種態度決定了供應室消毒滅菌的質量。缺乏專業人才、不能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業務知識技能低下,極大地影響了當前醫院消毒供應室的質量。
1.4 消毒供應室設備陳舊 有的中小型醫院還是傳統的管理機制,資金的缺乏導致了醫院對供應室的質量管理的投入不足。而供應室只保證醫療物品能消毒,能供應,對于陳舊設備經常維修問題給工作上帶來的不便很少關注。另外,有部分消毒工作是靠原始手工操作完成,手工代替先進的消毒設備,影響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水平。
2 如何加強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
2.1 對消毒供應室進行標準化質量管理 醫院必須要完善消毒供應室的規章制度,保證消毒滅菌物品的質量安全,建立質量標準進行管理。對供應室的每個環節的工作都必須要有嚴格的質量要求,制定出評定標準,對操作流程也要明確規定。與此同時,供應室的要落實好每一個部分,所有的工作人員要按照制度規范操作,盡職盡責地做到質量達標。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會促使供應室的工作質量有保證,工作秩序良好,也能防止問題的處理個人主觀臆斷化。另外,也保證了供應室工作人員因業務能力、責任、經驗等問題造成的工作失誤,讓供應室的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下去。
2.2 合理布局供應室 消毒供應室的存放著醫院的污染物品和無菌物品。為了促進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的改進及提高,避免這些物品混合放在一起的交叉感染問題,提高供應室的工作效率,應該合理布局供應室污染物品和無菌物品的置放區域,避免相互的感染,不能將所有的物品混合存放在一起。供應室里要設置洗手設施,對進入供應室的人來說必須要更衣換鞋,并洗手。供應室各區域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服需要有明顯的區分,不能串區。在區域間使用隔離憑著,比如設置門、采用全自動清洗機以及高壓蒸汽滅菌器。在供應室里流動的物品,要經過嚴格的清洗消毒,然后包裝殺菌。供應室的負責人要監督好工作人員的每個工作環節。
2.3 對供應室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眾所周知,醫院的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影響著醫療護理質量,還有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供應室工作人員良好的業務素質和業務水平是其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定期對消毒供應室的人員進行培訓,加強他們對于醫院感染知識、消毒隔離措施、供應室專業知識的學習,使其進一步了解供應室的工作質量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及業務水平的提高。具體來說,醫院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聘請專家開展講座,邀請同行進行深入交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了解,改進供應室工作質量。對供應室的工作人員,既要進行培訓,還要在培訓結束后進行考評,將考評作為對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監督方式之一。在培訓工作人員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對其職業道德素養的教育,使其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培訓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供應室工作質量能夠為醫院的醫療服務提供強有力的質量保證,減少醫患糾紛。
2.4 引進并正確使用先進設備 對于消毒供應室設備陳舊的問題,有條件的醫院應該引進先進的設備。為了讓先進的設備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供應室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引入的新設備進行集中學習,學習如何正確操作、清洗、維護、保養新設備。以此來保證新設備的安全運行,以及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質量。
3 結束語
伴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于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要求也不斷變高。要想保證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就必須不斷完善供應室的每一項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供應室的負責人要嚴格監督檢查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嚴格把控質量關。作為供應室的工作人員,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在培訓和自學中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只有將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不斷的向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目標推進,才能進一步地做好供應室的質量管理工作,促使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不斷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杏花,鄭翠云,梁金秀.淺談消毒供應質量管理的方法.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應室.現代臨床護理,2005(4).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醫院
醫院作為集中接受病人治療的公共場所,其人流集中,且大部分都是感染疾病或需進行手術的患者,因此其病菌也較多,而許多醫療器材也不是一次性,需多次重復利用,因此醫院消毒供應室對醫院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醫院消毒供應室是各醫院進行消毒或供應無菌醫療器材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臨床各科室醫療護理、病人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等,而供應室又是醫院各類物品混合交叉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隨著各大醫院對預防院內感染觀念的不斷加深,因此醫院對供應室護理人員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
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布局科學合理
近年來,隨著看病人數的激增,醫院業務也處在一個較為飽和的狀態下,這也導致消毒供應室的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加大,設備處于飽和狀態下運行,而消毒供應室的衛生情況對整個消毒效果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要防止已經消毒好的器材在消毒室內被二次污染。因此消毒室需要對其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以滿足醫院消毒物資量大的需求,對于消毒供應室的布局規劃要做到合理規范,對人流和物流要分成兩條線,并嚴格按照制度來。從醫療器械的回收、洗滌、包裝、滅菌、貯存、發放、監測、敷料、制作、工作人員更衣和辦公室等,均要嚴格按照消毒滅菌的程序來進行設置。同時消毒室內應有規范化的工作臺、物品柜、浸泡池以及洗滌池等。消毒供應室所需的蒸汽也應由專線進行供應,從而確保氣壓的穩定。同時要有充足的冷、熱水和新鮮過濾蒸餾水來供應。醫院消毒供應室應建立標準的工作流水線,確保回收物與已消毒物品之間不存在交叉感染。
2 完善消毒供應室內各項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以促進員工按章辦事為目的,以保證質量管理為目標。由于醫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的獨立性強,且工作流程很多時候是在一種無人監督的條件下由護理人員自覺完成的,因此只有靠強有力的管理制度來約束護理人員的工作,并制訂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度,和消毒供應室操作規程制度及員工獎罰分明制度等。這些制度都是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嚴格按照各項操作流程按章辦事。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促使科室人員自覺遵守各項規定,按時上下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全員參與質量控制,做好關鍵環節的防范措施。
3 供應室人員的管理
不論是大型企業的管理,還是醫院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其本質都是對人的管理。而醫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關系到整個醫院的聲譽和病人的安危,因此在人的選擇上應選擇那些業務知識全面,具有開拓創新精神,且身體素質好、勇于奉獻自己的人來擔任消毒供應室的護士。其次還應重視對供應室人員進行在職繼續教育,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各類培訓進修,同時醫院也應組織手術室護士參加消毒供應室的專科講座,例如,使用后器械初處理不徹底給手術室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增加器械初處理重要性的認識。同時醫院也可以組織消毒室的護理人員進行定期技能與理論的考試,并組織護理人員對先進模范的學習,增強其責任心。
4 消毒供應室器械滅菌質量管理
4.1 物品回收與清洗環節的質量控制
物品的回收與清洗環節過程關鍵是要防止物品對外產生污染及損壞器械。回收過程中要對物品進行分類,此階段工作人員稍有不慎極易造成器械的損壞,按器械的種類精密度貴重程度分類,重點保護精密度高銳利器械,刀剪及貴重物品采用不同時間,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清洗手段進行清洗,運用各種方法最大限度保護器械。
4.2 物品的包裝與滅菌
在對物品進行包裝前,應嚴格檢查器械的清潔度,器械是否完整、是否出現松動,同時還要核對器械的數量,應對器械進行一定保養,精密器械上油、再按照物品的分類來進行包裝,落實雙人核查制度,然后再在外包裝上黏貼3M膠帶和包外標簽,同時注明消毒日期和所需科室等資料。按照滅菌器的要求,物品包裝最大不能超過30cmX30cmX50cm,敷料包最重不能超過5kg,器械包最重不能超過7kg,再按要求將包裹放在滅菌器中,物品間留2.5cm的間隙,包裹不能與滅菌器壁接觸。由于滅菌器材屬于高壓危險的崗位,因此對滅菌器的使用人要進行嚴格訓練,同時做到持證上崗。
4.3 滅菌質量的檢測
為了防止滅菌不徹底所帶來的影響,因此需對每批次的滅菌物品進行一次質量監測,首先滅菌前空鍋BD測試,每鍋次對物理化學監測結果做詳細記錄,每周對滅菌器進行一次嗜熱脂肪桿菌芽孢培養,對監測結果存檔時間大于3年,還需對滅菌室常用物品進行專門配置,嚴禁拿滅菌室供它用。滅菌員在對滅菌物品出鍋時認真查對滅菌包質量,并嚴格執行手衛生標準,從而保證各類醫療器械的無菌質量。
4.4 物品的儲存與發放環節質量控制
經過消毒滅菌合格后的物品,應放置于溫度、濕度適宜的無菌物品儲存室內,并制定專人負責,在發放無菌物品前,發放人員進入無菌物品儲存室前,戴手套、口罩、帽子、鞋套等,進入無菌室將物品取出。在物品發放時,要做好質量把關及標簽核對,同時與接收科室人員做好相關交接工作。
5 結語
我院消毒供應室嚴格遵守上述管理措施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使消毒工作達到科學化、規范化,大大提高滅菌效率,確保為各科室提供安全無菌的醫用器材,有效的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中國護理管理編輯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征求意見暨全國消毒供應管理工作研討會紀要[J].中國護理管理,2006,6(8):16-17.
在醫院的臨床工作中,消毒供應室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負責醫療物品的回收、清洗、殺菌、存儲以及發放等工作。作為消毒殺菌與防止醫院內部感染的重要基地,其工作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因為工作質量能夠對臨床醫療與護理的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倘若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極有可能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威脅[1]。鑒于此,本課題筆者便對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的多種方法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方法
1.1合理布局 想要使醫院交叉感染得到防止、人力物力得到節省以及工作效率與質量得到加強,就需要對消毒供應室進行合理布局。以《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的要求為依據,把消毒供應室劃分為多個區域,如:污染區域、清潔區域、無菌區域以及生活區域等。各個區域配置相應的緩沖隔離帶,物品遵循由污到潔的過程,人流遵循由潔到污,人流與物流之間不能形成交叉與逆行[2]。同時,還需要對各區域進行嚴格管理,以此為醫院防治醫院提供實質性的保障。
1.2提升各層次人員的素質 提升各層次人員的素質,需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1.2.1對進入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實施崗前培訓,培訓合格者才可以任崗。開展多樣化的業務學習,領導應該充分鼓勵護理人員提升自身的學歷,以此增長知識。對護士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考核,考核的內容為消毒供應室的規章制度、操作流程以及防止感染的知識與方法等[3]。另外,還需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各個方面的專業水平,以此使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1.2.2各層次人員應該對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充分重視,并且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因此,首先便需要提升各層次人員的職業道德與思想道德,并對其進行實質性的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以服務于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原則,以此使得供應物品在醫療中的安全性能夠得到有效保證。其次,提升各層次人員的責任感,對無菌觀念需要徹底強化,以高規格、高標準的模式完成消毒供應室中各個環節的工作。
1.3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在消毒供應室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才能夠保證工作的流暢性。因此對于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措施,應該嚴格依照我國衛生部門頒布的《消毒管理方法》與《消毒技術規范》等明文條款進行制定[4]。另外,進入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應該充分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實施日常工作。并且,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各項操作規程有一定的掌握,在職責的履行上,需要提高意識,以認真的良好態度面對工作。
1.4正確使用先進設備 對于引進的先進設備,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對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夠讓這些先進設備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在醫院消毒供應室,主要引進的新設備有水處理系統、超聲波清洗機、全自動清洗機以及預真空高壓蒸汽滅菌器等。對于這些設備,工作人員就應該正確掌握其中的使用方法,并進行定期的保養與維護。另外,對于設備出現的故障,工作人員應該具備及時排除的能力。
1.5轉變服務觀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醫療服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醫療上,轉變服務觀念便顯得尤為重要。在醫院中,消毒供應室是保證藥物質量安全的重要基地。因此,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轉變服務觀念便有著實質性的意義。想要使得觀念得到良性的轉變,首先便需要對工作人員輸入全新的服務觀念,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對臨床醫學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工作人員應該學會反思,審視自身的服務態度與技術水平,揚長避短提升服務素養。最后,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充分重視臨床的安全,使無菌物品的質量得到有效保障,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2 結果
通過上述基于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方法的實施,建筑布局能夠實現合理化、各層次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夠得到全面提升、各項規章制度能夠得到有效完善、工作人員能夠正確使用所引進的全新設備以及工作人員服務觀念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轉變,進一步使無菌物品的質量得到了有效保障,讓護理水平與醫療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如表1,在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中實施上述方法,可以使其各項指標的合格率達到相當高的標準。
3 討論
在各大醫院的臨床工作中,消毒供應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工作內容包括了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滅菌、存儲以及發放等。為了使醫院各方面的質量能夠得到保障,對消毒供應室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便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充分認識到想要使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體現出實效性與科學性,就需要對消毒供應室進行合理布局,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工作人員各方面的素質,對所引進的新設備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學會維護與保養這些新設備。并且,還需要轉變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使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模式的重要性。充分做好以上這些,不但保證了無菌物品的可靠性與安全性,而且還對醫院的交叉感染實現了有效預防。鑒于此,對于建筑合理布局、提升各層次人員的素質、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先進設備以及轉變服務觀念等方法,值得在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工作中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鄭冬梅.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與控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06(20):12-15.
[2]陳桂英.如何加強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2,10(30):23-26.
【中圖分類號】R25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570-02
1 合理的建筑布局和供應室功能區的劃分是保證供應室工作質量的前提
我院消毒供應室設在遠離污染,又接近臨床科室的位置,室內嚴格按四區劃分清楚: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生活區,各區相對獨立,有實際屏障相隔,人流物流分開,由污到潔,不交叉、不逆行;采用正壓送風的方法,使工作區的空氣流動由潔凈度高的區域流向潔凈度低的區域,屋頂、墻面、地面采用防塵、易沖洗的材料,便于消毒處置,相鄰兩個區域間設有傳遞窗口,不僅有利于防止污染而且有利于減少勞動強度。
2 建立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參與護理部對消毒供應室的制度修訂,根據我院供應室的工作特點以及供應室的操作規程要求,不斷完善和修訂供應室的規章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和衛生部下發的行業規范要求制定出清洗、包裝、滅菌等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明確各工作區域的工作制度和個崗位的職責任務,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辦事,以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是確保供應室工作質量和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措施。
3加強環節質量控制
3.1污物的回收關 臨床科室用后的物品預先進行預處理,沖凈殘留較多的血跡和污漬,再由供應室收回,回收車輛一律采用密閉裝載,避免污染工作環境,污染物品收回后,在污染區進行分類、清點并登記、簽字。
3.2清洗消毒關 將分類好的器械放入全自動清洗機按初洗、酶洗、漂洗、終末漂洗、上油、干燥的清洗流程處置,器械清洗前要進行除銹處理,有軸節的器械應將關節腔打開,精密儀器用手工清洗,清洗用水用軟化水,終末漂洗用純凈水,嚴格按清洗的處置流程進行。
3.3檢查包裝關 包裝臺應配有光源充分的燈光和放大鏡,對將進行包裝的器械通過目測和放大鏡檢測,對每個器械包在保證數量、質量的情況下,在包內放置化學指示卡,包外貼化學指示膠貼,注明品名、包裝人、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滅菌鍋號、批次,并保證包布清潔無損,包裝松緊適宜。
3.4滅菌質量關 對專職的滅菌操作人員進行崗位化培訓與強化指導,使其樹立嚴格的無菌觀念,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保證滅菌效果。
3.5無菌物品存質量放關 對滅菌后物品嚴格控制,杜絕不合格物品進入無菌物品存放室。無菌物品存放室室溫應在18 ℃~22 ℃,濕度50%~60%,無菌物品存放柜應離地面20 cm,離天花板50 cm,離墻面5 cm以上。
3.6 下收下送質量管理 下收、下送人員應分人分車進行,不允許由一人下收、下送同時進行,下收、下送車輛應全密閉,每次用后沖洗、消毒、分區放置。下收下送時應認真清點物品,做到交接清楚,準確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與科室發生爭執。
3.7把好監測質量關 按要求對壓力滅菌設備的壓力表,溫度表每半年檢驗更換一次,安全閥每年檢驗,嚴格執行滅菌器的生物監測、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對供應室的工作區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無菌物品每月進行細菌衛生學監測。多酶洗液和消毒液應現配現用,清洗用水應每周監測,并將各項監測結果記錄存檔。
4 加強業務學習,重視人員培訓
4.1組織多種形式的業務學習 加強知識更新,科室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實行輪流講課制度,內容包括專科知識、院內感染知識等,使每一位護士都有緊迫感,督促自己不斷學習新業務、新知識。
4.2堅持考試制度 每月對供應室工作人員進行專科基本理論、基本技能、院內感染知識的考核,并在績效發放上給予體現,作為年底評優評先的參考條件。
4.3加強質量教育 供應室作為醫院消毒物品的供應中心,供應物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醫療護理質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科內加強質量安全教育,讓工作人員明白自己工作性質的責任重大。
4.4增強供應室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 對工作人員堅持不懈地進行醫德醫風、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教育,讓她們樹立一切圍繞臨床服務的思想宗旨,以更高標準和質量滿足臨床物品的供應。
5 轉變觀念,人性化服務
護士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努力工作,不斷進取,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的護理人員,提高她們的自信心,帶領她們投入到醫院的改革中去,主動為臨床服務。更好地配合臨床開展醫療、護理、科研、教學工作,堅持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的思想宗旨,每月采取下臨床各科室征求意見的方法,采納不同意見,持續改進,及時為病區解決一些特殊問題,使臨床各科對供應室有了一致好評,感覺到了供應室工作的重要性。
6 加強物資管理,杜絕物資流失
加強物資管理,降低成本是護士長管理的關鍵,供應室儀器、設備多,物品種類繁雜,護士長要定期督促器械維修人員對儀器、設備進行檢修,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避免設備的損壞;對器械物品要重視除銹、保養等環節,延長使用周期;對庫車物資要及時清點,減少庫存,避免過期浪費。
我院供應室通過對以上環節的質量管理,保證了醫療護理的質量安全,杜絕了從供應室的源頭上造成的院內感染,提高了供應室工作人員的素質,使無菌物品的質量得到了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 雷淑琴 護士職業心理壓力的產生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中國醫學創新》第9卷第2期2012年1月15日出版.
[2] 李躍華 提升護理服務文化提高護理管理成效 《中國醫學創新》第9卷第2期2012年月15日出版.
[3] 王鳳玲 高輝 高華 當代手術室護士素質能力要求 《中國醫學創新》第9卷第4期2012年2月5日出版.
根據供應室的工作特點,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是非常必要的,如供應室工作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滅菌效果監測制度、物品回收、無菌物品管理制度等。科室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定期組織科室人員學習《消毒技術規范》及醫院感染相關知識,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業務技能和質量標準,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定出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明確各區域的工作制度和各崗位的職責任務,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辦事,以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確保各種物品到達消毒、滅菌的質量要求。
2 環境質量要求
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周圍環境清潔無污染,布局合理,符合污―潔―無菌發放路線原則。嚴格劃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各工作間要有明顯標志。整個工作流程按接收、清洗、干燥、包裝、滅菌、監測、無菌物品分類貯藏和發放等順序運行,不準逆行。設有專門接受污染物的窗口,,做到“四分開”,即工作間與生活間分開、污物與凈物分開、初洗與精洗分開、未滅菌與滅菌的分開,防止交叉污染。各工作間每次操作完畢后用消毒劑擦洗臺面、地面濕拖、紫外線照射。各工作間每天通風換氣2次,每天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液擦拭臺面2次,拖地1次,每天紫外線空氣消毒1次,每次1小時。
3 清潔包裝質量要求
為了保護工作人員身體健康,應遵循先消毒后洗滌的原則,做好各類物品的浸泡消毒,消毒要分類。對污染的器械進行徹底的清洗是保證消毒、滅菌成功的關鍵。為將器械上污染物去除,由過去的清水沖洗、刷洗改進為現在的多酶清洗液浸泡。包裝時注意包布是否破損、大小是否合適、包內是否放入121化學指示卡、包內物品是否完好無損,包布一用一清洗。敷料包包裝層數不少于兩層,體積不超過30 cm×30 cm×25cm,敷料包重量不超過5 kg;金屬包重量不超過7 kg。包裝完畢包外貼3M膠帶并注明無菌包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期、責任人代碼。
4 消毒滅菌質量要求
4.1 消毒員必須持證上崗,熟練掌握各種無菌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滅菌方法,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各種操作規程。
4.2 供應室準備的各種器械、敷料,按要求滅菌合格率為100%。
4.3 滅菌時物品擺放合理,所有的滅菌包應豎放,分層放置,包與包之間有空隙。滅菌物品裝載量不超過柜容量的80%。
4.4 無菌包遇水潮濕、不慎落地、超過有效期(7天)均應重新消毒滅菌。
4.5 高壓蒸汽滅菌的物品必須烘干后放入無菌室。
5 質量監測
加強消毒滅菌的質量監測是控制感染的關鍵。
5.1 對壓力蒸汽滅菌監測,每鍋次進行工藝監測、并詳細紀錄,化學監測每包進行,生物監測每月進行1次。B-D試紙用于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監測,是判斷滅菌器內冷空氣是否徹底排盡的一種方法,用于新滅菌柜安裝調試之后,滅菌器維修之后及每日滅菌器使用之前。
5.2 環境監測:每月做1次細菌監測,空氣細菌數不得超過200cfu/m3,物體表面不得超過5cfu/cm2,工作人員手部不能超過5cfu/cm2。
5.3 消毒液要現配現用定期更換,每次配制后用化學試紙測試有效濃度,保證化學消毒液的劑量、濃度精確,以達到有效濃度。
5.4 紫外線消毒效果監測: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每半年1次,要求使用中燈管不得低于70u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換。
[中圖分類號] R1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6(b)-0157-04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LU Weihua XUE Fengjuan
The Secon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Hebei Province, Qinhuangdao 06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thods 500 copies of disinfected sample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February 2012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500 samples after the implemen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Febr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The quality of packaging, cleaning, sterilization quality and delivery time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collected 500 samples,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packaging was 3.6% (18/500),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cleaning was 2.4% (12/500),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sterilization was 1.2% (6/500).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the above indexes were 1.4% (7/500), 0.6% (3/500), 0.2% (1/500)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delivered in time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500 samples was (42.5±12.5) min,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60.5±15.5) mi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the disinfection materials are improved in packing quality, the quality of cleaning and sterilization quality, which standardize the items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et the demand of clinic,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job content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which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Quality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部門,其工作質量直接反映全院無菌物品的質量,關系到醫療和護理安全,關系到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健康[1-5]。近年來,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將持續質量改進的方法應用于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2年2月沒有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的500份消毒樣本作為對照,隨機抽取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的2014年2月的500份樣本作為觀察對象。
1.2 實施方法
1.2.1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 ①供應室周圍環境應整潔,無污染源,區域相對獨立。嚴格劃分工作區域:無菌物品存放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去污區。各區域溫、濕度及通風換氣次數應遵循《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消毒規范》的要求,路線采用強制通過的方式,不交叉、不逆行。嚴格區分無菌物品、清潔物品和污染物品,消毒與未消毒物品須嚴格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各個區域有專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②供應室內保持清潔、整齊,墻上無灰塵、定期進行空氣消毒。無菌物品存放區每天空氣消毒2次,每次60 min,并有記錄。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個工作室內物體表面1次,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拖地。③供應室工人必須經培訓后方可上崗,應建立崗位培訓制度,消毒員應持有壓力容器使用證。④工作人員操作前后認真做好手衛生,必須熟練掌握各類物品的預處理、分類、清洗、消毒、包裝和滅菌的方法、程序、質量要求以及各類物品的性能、保養方法。⑤根據工作量合理調配工作人員,彈性排班,必要時安排備班。⑥無菌物品發放、污染物品的接收,均應有單獨窗口和專職人員。⑦無菌物品發放時,應做好“三查八對”避免差錯。⑧下收下送配有專人分別負責污染物品的密閉回收及無菌物品的發送。下收及下送車有明顯標志,每次使用后應用消毒液擦拭消毒處理。⑨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收回供應室后,必須經過熱力清洗消毒后,經高壓蒸氣滅菌備用。⑩滅菌合格物品必須有明確的滅菌標識、滅菌日期、鍋號、鍋次、失效期、包裝者,便于追溯,并且專室專柜存放。過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須重新滅菌。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須拆除外包裝后,方可進入無菌物品存放區單獨存放,并嚴格按照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辦法實施管理。■供應室無菌物品存放區必須每月做空氣監測1次;各區域的物表、工作人員的手必須每月進行1次微生物監測。所有的監測必須作好詳細記錄,資料保存3年備查。■壓力蒸汽滅菌操作程序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范》執行。使用時必須進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生物監測。工藝監測必須每鍋進行;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每日滅菌前空鍋進行B-D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生物監測每周進行1次,所有的監測必須做好詳細記錄,資料保存3年。
1.2.2 建立質量控制體系 消毒供應室是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部門,鑒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質,科室構建了獨特的質量控制體系。由護士長任質量控制小組組長,由專業能力強的主管護師擔任質量控制員,在排班時充分考慮到每個員工的具體特點,強弱搭配,新老結合。日常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的檢查由質量控制員負責,全科每周組織1次質量例會,每月綜合大檢查、講評1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組織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如果是流程問題,進行相應流程的修改,如果是個人問題,對照質量標準做相應扣分,并與評獎、評優相結合[6]。
1.3 改進措施
1.3.1 提高全員對持續質量改進的認知水平 持續質量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過程管理、環節管理。先進的管理理念是工作質量取得較好效果的根本保證,不斷改進的系統過程,取決于全體員工觀念轉變的程度,因此,每名員工都要充分學習和理解持續質量改進的內涵,自覺規范自己行為,不斷提高持續改進質量的認知水平。
1.3.2 加強業務培訓 對全員進行流程培訓和操作示范培訓。根據專業進展不斷更新知識,每周三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科內全體人員學習《醫療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等規范要求,使工作人員自覺提高法律意識,風險意識。通過科室每天例會提問等形式,提高質量、安全意識,通過獎勵、懲罰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確保了工作質量。
1.3.3 實施質量追溯管理 建立質量追溯制度,完善質量控制過程的相關記錄,對影響滅菌過程和結果的關鍵要素進行記錄,保存備查,實現可追蹤[7]。保證供應物品的安全。制訂科學、規范的器械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發放等標準流程。工作人員應分工明確,密切配合,嚴格執行標準工作流程;滅菌完成后,在每個無菌包外均注明物品名稱、打包者、滅菌者、滅菌器編號、鍋次、滅菌日期及失效日期,每臺滅菌器記錄日期、編號、批次號、主要物品、運行參數、操作者、滅菌質量監測結果。對相關滅菌參數進行監測,監測結果不合格的物品不能發放。下送無菌物品時,與接收人員共同核對包外標識,雙簽字,保存備查。每周四對剛滅菌和即將過期的無菌物品進行細菌培養,保證進入臨床使用的物品100%合格[8]。
1.3.4 建立與各專業科室良好的合作關系 消毒供應室質量控制直接影響醫院護理水平和患者的安全,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高質量供應消毒滅菌物品在保障患者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要主動了解各科室專業特點,定期對各專業科室發放關于滅菌物品的調查意見,每月召開質量評析會,總結、改進、提高并做好相關記錄。保證消毒供應室物品符合要求,滿足臨床需求,提高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的滿意度[9-11]。
1.3.5 做好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 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經常與污染物接觸,使用各種方法進行消毒滅菌工作時大多數消毒因子對人體有害,做好職業防護至關重要。對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加強自我防護教育,嚴格執行自我防護措施,同時需要做好基礎屏障保護、物理性防護、化學性防護、生物性防護和機械性損傷防護。
嚴格按七步洗手法洗手,防止感染;回收污物及去污區作業時必須戴防護手套,如有破損立即更換;接觸感染器械后必須更換手套后才能接觸其他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去污區作業時必須戴圓帽、口罩、面罩或護目鏡,穿防水隔離服、長筒膠鞋或一次性鞋套,防止器械落地刺傷以及污染[12]。
在使用含氯消毒劑及含酶清洗劑時要戴口罩、乳膠手套、圓帽、護目鏡、穿防護服。供應的銳器如手術刀片、金屬絲等須妥善包裹小心處理,以防造成人體的傷害;如果不慎被利器刺傷,應根據職業暴露指南,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如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傷口,用75%乙醇或0.5%碘伏等對傷口進行消毒,對傷口較深者注射破傷風疫苗等[13-15]。
出、入滅菌鍋時要放置高熱提示牌,提醒操作人員做好自我防護,有效防止燒傷、燙傷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應嚴密監測環氧乙烷氣體,防止燃燒、爆炸等事故的發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泄露過氧化氫。防止接觸化學消毒劑時引起的過敏及皮膚黏膜的傷害;對銳利器械進行處理時,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方法,避免刺傷。應用塑料袋(瓶)包裝已經用完的環氧乙烷空瓶,集中放置,并注明物品名稱,按《醫療廢物處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16]。
應對工作人員進行乙肝疫苗的接種,必要時檢測HIV、HBV、HCV等,以降低工作人員醫源性傳染性疾病的感染率。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體檢,1次/年。
1.4 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包裝質量、清洗質量、滅菌質量,物品送達科室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后包裝質量、清洗質量、滅菌質量的比較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抽取500份樣本中包裝質量不合格率為3.6%(18/500),清洗質量不合格率為2.4%(12/500),滅菌質量不合格率為1.2%(6/500);實施質量持續改進后抽取500份樣本中上述指標分別為1.4%(7/500)、0.6%(3/500)、0.2%(1/500)。兩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說明在實施質量持續改進及控制后,消毒物品在包裝質量、清洗質量、滅菌質量上均有顯著提高。
2.2 實施前后物品送達科室時間比較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500份物品送達科室時間為(42.5±12.5)min,顯著低于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的(60.5±15.5)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美國的ATC公司借鑒了通用電氣的“群策群力法”(workout),讓一線員工參與到質量改進的舉措中來。近年來進行的醫療質量持續改進,適用于醫院各科室,使醫院內人人參與提高醫療質量,使醫療質量不斷提高。持續質量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注重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的一種質量管理理論。“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計劃”主要以完善質控管理網絡體系、改進質量評估考核體系、建立信息報告分析體系和創建質管教育培訓體系為主要內容。通過持續質量改進的實施與效果評價,可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方法借鑒美國衛生保健組織鑒定聯合委員會(JCAHO)10步持續質量改進流程模式,定義出11個重要的護理方面特一級基礎護理、皮膚護理、護理記錄、急救藥品管理等。按照醫院評審要求,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訂測量標準,建立閾值,評價護理質量。實施結果表明,在推行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后,護理質量始終呈平穩上升趨勢[17-18]。自1988年我國原衛生部第1次頒發《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以來,供應室在醫院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我院感染科組織全院醫護每月培訓1次,并授予繼續教育學分,使我院絕大部分醫護工作人員感染控制觀念逐步提高,隨著人群知識層面提高,患者自我防護意識加強,對供應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為適應醫院在新時期的發展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醫源性感染的發生,業界已逐漸形成共識:建立手術室、供應室一體化管理的集中式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專業化管理,集中收集各科室待消毒物品,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和發放[19]。
手術室、消毒供應室一體化管理集中消毒供應,使醫院人力、設備等達到資源共享,減少投入,低耗高效,專業人員規范化操作,大大降低院感事件的發生,有效保障醫療護理工作質量。
消毒供應中心設備的更新、新技術的引進、管理模式的改變、人員的配備及管理,促使必須對其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制訂符合現代管理理念的工作流程和質量標準,使工作細致化、程序化、專業化,杜絕盲目和隨意性操作,變事后管理為事前防范。新的模式要求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工作質量持續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更注重過程管理、環節管理的一種質量管理理論。
醫院持續質量改進是通過計劃、執行、監督和評價的方法,不斷評價措施效果并及時提出新的方案, 使醫院質量循環上升[20]。持續質量改進是質量持續提高、增強滿足要求能力的循環活動;持續質量改進是醫療質量管理中的必然趨勢[21-22]。
持續質量改進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質量管理的各個方面,本研究將其應用于消毒供應室也同樣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結果提示,消毒供應室通過不斷的持續改進,無菌物品在包裝質量、清洗質量、滅菌質量上均有顯著提高,加快了物品送達科室時間,為我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再上新臺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于潔.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室工作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5):110.
[2] 羅媛.消毒供應室持續質量改進中臨床科室溝通表的應用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9):102.
[3] 黃善珠.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6):181-182.
[4] 吳亞會.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室工作中的作用[J].吉林醫學,2012,33(1):219-220.
[5] 高雪云.醫院供應室應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383-384.
[6] 袁小玲,吳慧遙章霞,等.持續質量改進改善護理人員對消毒供應室滿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旬版,2008,24(4):60-61.
[7] 袁留霞.持續質量改進改善在消毒供應室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784-785.
[8] McFadden KL,Stock GN,Gowen CR. Leadership,safety climate,an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impact on process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 [J]. J Nurs Adm,2014, 44(10 Suppl):S27-S37.
[9] 張金鳳.臨床科室溝通表在消毒供應室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27-28.
[10] 韓平平,呂永杰,趙云霞.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157-2158.
[11] 聶雷霞,張敏,雷慧蓉,等.持續質量改進在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3,27(2):367-369.
[12] Costa FM,Greco RM,Bohomol E,et al. The nursing staff opinion about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 [J]. Einstein (Sao Paulo),2014,12(2):211-216.
[13] van Engen-Verheul MM,de Keizer NF,van der Veer SN,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a web-based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with feedback and outreach visits on guideline concordance in the field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ationale and study protocol [J]. Implement Sci,2014, 9(1):780.
[14] 錢新紅.血站采血護理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對護理質量及血液報廢率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4):73-75.
[15] Nugent E,LaRocco S.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n accelerated nursing program: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J]. Dimens Crit Care Nurs,2014,33(4):226-233.
[16] 陳曉云.應用PDCA循環促進消毒供應中心持續質量改進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4):190-191.
[17] 胡秀瓊,陸曉華.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9):4097-4099.
[18] 應蓮琴,謝清華,褚江洪,等.持續質量改進在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 21(9):1842-1844.
[19] 施小英,韋小花,呂小英.持續質量改進在降低壓瘡管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雜志,2011,28(12):62-63.
[20] 許金美,卜玲珍,姚志芳,等.持續質量改進在病區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1):81-82.
關鍵詞 中醫五行音樂;消毒供應室;綜合質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89
Effect of TCM five elements music 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WANG Shao-qing,XU Xiu-qin,CHEN Shao-xia,et al
(The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510095)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TCM five elements music 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Methods:Chose 10 staffs from October 2011 to August 2012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mprehensive quality effec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implement TCM five elements music the error rate and clinical departments satisfac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CM five elements music used in the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room,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rror packaging kit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improve clinical service satisfaction.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five lines of music;Disinfection supply room;Comprehensive quality
隨著專業水平的發展,消毒供應室人員的精神壓力也日趨增長。受中醫五行音樂作用的啟示,我們也進行了嘗試,將中醫五行音樂運行于消毒供應室護理綜合質量明顯提高,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2011年10月~2012年8月我科全體工作人員10名,均為女性。年齡25~53歲,平均年齡43歲。工齡6~37年,平均工齡19年。
2方法
2.1采用中醫五行音樂向參與試驗的工作人員介紹中醫五行音樂的理論、作用。根據中醫辨證的理論選取五行音樂,并介紹樂曲的情景引導工作人員進入意境,音量大小適中,以工作人員感覺舒適、悅耳為宜。根據不同年齡人群,不同工作節奏時段、區域,選擇五行音樂并施行。
2.1.1不同年齡人群不同音樂(1)高齡人群。消毒供應室是個較特殊的部門,集中了全院高年資的護士長輩們,她們大部分處于生理更年期,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明顯,表現出容易暴躁,情緒變化頻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些簡易的工作,要求她們對器械物品進行初步組裝,其工作內容都與醫院臨床科室有明顯區別,需要工作有耐心,不厭其煩。在此工作期間,我們選擇了古典、柔和舒情的音樂,如《平湖秋月》《漁舟唱晚》《二泉映月》等。將接受型音樂體驗與表達型音樂體驗相結合,帶有水性清涼、柔潤之性的樂曲能夠安定心神,使大家在輕松優雅的音樂環境中陶冶情操,愉快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2)中、低齡人群。在消毒供應室的護士當中,這些護士為科室的主導力量。故安排她們的工作內容是:將器械手術包進行檢查包裝,并根據器械裝配技術規程或圖示, 雙人嚴格核對器械的種類、規格和數量, 組合成各種類型的手術器械包。在此工作期間,我們選用了“清、淡”等音頻特征的音樂,選用曲調親切抒情、風格優雅、旋律優美的輕音樂,如《月亮河》《春之歌》《梅花三弄》等。優美的音樂所營造的良好氛圍使工作人員情緒穩定平和,思維清晰,使工作人員在輕松舒緩、浪漫抒情的音樂環境中有條不紊地完成這個環節的工作,有利于減少護理差錯,提高工作質量,并有利于培養團隊協作精神[1]。同時緩解工作人員緊張的心理情緒,減輕心理壓力。
2.2播放無形音樂的時段下臨床科室回收前:根據本院臨床科室的需求,在集中同一時間段下各臨床科室,故下臨床科室回收前,工作人員就集中在一起,因地制宜,選擇節奏感較強、旋律活潑的音樂,如健美操音樂等,隨著音樂韻律節拍工作人員一起做運動 ,既活躍了環境氣氛,又強身健體,并有利于團隊凝聚力的培養[2],使工作人員振奮精神,以飽滿的熱情,身心迅速進入臨床科室,更好地為臨床科室服務。物品發放前裝卸的工作區域:我院的消毒供應室受地理位置的影響,無菌物品發放間與滅菌間相隔一墻,故出現空氣壓縮機及滅菌器運行的組合音,以及滅菌物品裝卸車等各種噪音交雜在一起,容易使人產生煩躁、疲勞,情緒波動。在此工作期間,我們選用了鎮靜、放松情緒、平和的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春風得意》等。
2.3評價指標(1)在護理綜合質量取樣中,將包裝質量要求評價表發放到各臨床科室,實施前(2011年10月~2012年2月)和實施后(2012年3~8月)各100份,各科室在使用器械時對照評價表,記錄存在問題,當天由科內質控員收回反饋表進行統計差錯發生率。回收200份,有效率為100%。(2)滿意度方面,護士長每月月底到臨床科室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實施前后各抽查100份。內容包括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滿意、下收和下送及時、漏發現象、產品質量達標、書面投訴等項目。匯總統計工作人員的質量評價。由科室質控員根據發放的調查表全部回收,回收率100%。比較實施前后包裝器械包存在護理質量問題情況和各臨床科室對供應室工作的滿意情況。
2.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1軟件包,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結果
3.1實施前后包裝器械包護理質量問題情況比較(表1)
3.2臨床科室對實施前后供應室工作的滿意情況比較(表2)
4討論
4.1中醫五行音樂能降低消毒供應室的差錯發生率消毒供應室工作環節單調、乏味,易使人產生疲倦心理。工作人員情緒不僅會影響人員的身心健康,還將影響整組績效。五行音樂應用于消毒供應室器械檢查包裝時段,選擇“清、淡”等音頻特征的音樂,節奏明快舒展,旋律優雅動聽,營造清新悠,輕松優雅的氛圍。《黃帝內經》中指出,天布五行(木、火、土、金、水)生五音(角、徽、宮、高、羽),人有五臟(肝、心、脾、肺、腎)生五志(怒、喜、思、憂、恐),體現了人與天地之間的有機聯系。又載:角為木音通于肝,微為火音通于心,宮為土音通于脾,高為金音通于肺,羽為水音通于腎。因此我們使用中醫五行音樂作用,通過不同調成音樂的聲波振蕩,影響生物體內的運動方式,分別順應木氣的展放,火氣的上升,土氣的平穩,金氣的內收,水氣的下降,進而達到全身運行的協調,有序與臟腑功能運行的穩態。從中醫基礎理論中獲知,這些人員屬五行中“金”的特點,肝火擾心證,脾胃不和證。以“火克金”,辨證取曲,以疏肝,健脾和胃,調和胃的受納和通降,促進人體的氣機的內收[3]。同時,這些音樂信息的刺激,維持意識的清醒,當機體需要對新刺激進行分析時,在學習與記憶、室內工作記憶等認識活動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五行音樂對人體心理、生理的作用,使工作人員情緒穩定平和,思維清晰,增強記憶力,從而減少器械包裝差錯,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提高工作質量。
4.2中醫五行音樂能舒緩工作人員的不良情緒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具有其獨特的感染力,通過合理地欣賞音樂,可以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4]。在我院消毒供應室的統計數中,相當部分工作人員步入更年期,為了減少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爆發率,我們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的“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優;恐傷腎,思勝恐”的中醫五行的相聲、相克關系進行選擇樂曲,通過中醫五行的聲波,旋律傳入人體,引起人體相應組織器官的協同共振,對消化、呼吸、循環、神經等各個系統都產生作用,進而激發人體的生物能,使人產生快樂,幸福的心理感受。表1的可見,播放了中醫五行音樂的音樂組的滿意度顯著增高,顯示了中醫五行音樂在心理調節功效中起到平衡陰陽,調理氣血,保持體內氣機動態平衡,使人獲收神經上的慰藉,建立健康的情緒,陶冶性情,更好地服務臨床一線。
5小結
本研究中發現,中醫五行音樂能降低消毒供應室包裝器械包的差錯發生率,提高臨床科室服務的滿意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采取的是辨證選樂的方式,但未考慮到人員對音樂刺激產生生理反應所需的時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也受到個人喜好的影響等。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將考慮個體因素對音樂效果的影響,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將中醫五行音樂應用到工作中,改善工作人員的不良狀況,提高工作效率,收到更好的護理綜合質量效果,為護理管理提供更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邵翠穎,金鈺梅.以勝任力為目的的新護士培訓方法探討[J].護理學報,2010,17(6B):16-18.
[2]陳麗麗,譚紅濤,雷春陽.軍隊醫院護理隊伍結構多元化狀況分析與管理[J].護理學報,2010,17(2B):20-22.
[3]顏延鳳,王旭.中國傳統五音療法治療失眠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200,203.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1-0112-03
To discuss using quality cir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YOU Runde
Hospital Infection-Control Department, Jiangxi Province J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 34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thods Adopting quality circle management model to manag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Resul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instruments cleaning quality, packaging materials quality and packaging quality in 201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012 (P
[Key words] Quality circl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discuss
隨著消毒供應室3項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的執行,對消毒供應室管理質量要求更為細化和嚴格[1],尤其在醫院感染管理方面更為突出。消毒供應室是醫院感染的高危科室[2],為進一步提高醫院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我院根據衛生行業標準《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第3項中的要求,對消毒供應室運用質量環管理模式進行醫院感染質量管理,結果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明顯上升。現將運用質量環管理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消毒供應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運用質量環管理模式管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的痕跡材料――每年60次質量抽查結果和12名工作人員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
1.2 方法
運用質量管理理論――質量環,借助管理工具――檢查表、頭腦風暴法對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進行計劃、實施、檢查、總結。
1.2.1 計劃 ①對照消毒供應室的行業標準,設計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表,評估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現狀,分析存在的風險與不足。②根據頭腦風暴法原則,召開頭腦風暴研討會,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寫出影響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及高風險、高頻率、易出錯的問題和改進建議。③根據確認的問題收集相關聯資料加以分析,針對不足擬定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制訂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要求、制度、操作流程、方法等。
1.2.2 實施 ①重視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響醫療護理質量。她們不僅要參與臨床科室的服務工作,貫徹落實各項醫院感染控制措施,還要在工作中應用一些管理工具提高整體素質。為此,對工作人員我們除派出參觀、學習培訓外,還重點進行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能訓練,同時院感科還在消毒供應室多次開展小講課,每月進行一次科室業務培訓,使工作人員熟知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要求、質控方法、手段與標準等,提高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與操作技能。②加強人員、區域、過程管理,減少污染。在管理上,我們除要求工作人員按區域要求著裝外,還明確規定本科室工作人員管制進入,非本室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這不但可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秩序,更主要的是可以避免人員混雜和流動頻繁帶來的微生物、微粒和熱原質等污染[3]。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時,為了保證接觸物品的安全性,防止接觸感染[4],我們嚴格劃分了工作區域和輔助區域,工作區域內三區清晰,有實際屏障,路線強制通過不逆行,無菌物品、清潔物品的流水操作不逆行,建立了清洗、消毒、滅菌操作過程記錄與日常監測、定期監測記錄,還根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中的規定對器械的清洗質量、包裝材料、包裝質量、滅菌物品出鍋情況進行質控,借以提高滅菌物品的合格率。③做好無菌物品管理。為保證無菌物品在貯存、發放、使用過程中的質量,我們為無菌物品制訂了保潔措施與無菌物品使用情況滿意度調查表,每季度對使用無菌物品的科室進行一次無菌物品使用情況滿意度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記錄、分析、改進,借以提高無菌物品的質量。④重視醫院感染監測,減少易感因素。按要求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清洗質量監測,有不合格物品不慎進入臨床時,立即啟用滅菌物品失敗回收機制[5],及時書面報告相關管理部門,說明召回的原因并進行追蹤。⑤開展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科室質控員對已包裝待滅菌的物品每周隨機至少抽查1次,全年共抽查60次,抽查內容包括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等。
1.2.3 檢查 ①院感科根據計劃每月針對考評內容對其進行專項考評與技術指導;每季度對消毒供應室進行一次醫院感染管理綜合考核評分,與科室績效獎金掛鉤。②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小組每月進行1次自查,明確實施效果,找出不足與缺陷,進行持續改進。③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理論考試與操作技能考核。
1.2.4 總結 對檢查結果進行總結,收集未解決的問題或需要進一步提高的項目。修訂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工作計劃,進入下一個質量環。
1.2.5 評價內容與標準 評價內容由質量控制項目(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等)和工作人員的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評價標準:①已包裝待滅菌的器械器具查到銹斑或水垢、血漬、倒鉤等判定為不合格。②包裝材料不清潔、有破洞等判定不合格。③包裝質量缺標識、缺化學指示物、包裝不密閉、未封口等判定為不合格。④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均以滿分100分計算。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運用質量環管理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對比
消毒供應室2012年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合格率分別為75.0%(45/60)、80.0%(48/60)、83.3%(50/60),2013年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0.0%(54/60)、93.3%(56/60)、96.7%(58/6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運用質量環管理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情況對比
2.2 運用質量環管理后工作人員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對比
工作人員2013年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高于2012年。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運用質量環管理后工作人員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對比(x±s,分)
3 討論
從表1可知,經χ2檢驗,消毒供應室2013年的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與2012年的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
質量環又稱為“戴明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6]。檢查表與頭腦風暴法是推動質量環的最常用管理工具,它們反映了質量管理活動的規律;質量環每循環一次,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質量環主要用于企業產品的管理,而我們將此質量管理理論及工具引進應用于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質量管理,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適用于消毒供應室的一整套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質量指標[7],規范工作人員技術操作流程,擬定人員、區域管理要求,制定考評內容與方法,明確有關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并將制度和操作流程張貼上墻,做到有章可循、有過必究。這是消毒供應室運用質量環管理模式的前提,是確保工作流程暢通、人力得到合理分配的根本。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的重要消毒滅菌場所,是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質量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質量和生命安全[8]。要實現無菌物品質量零缺陷,就必須抓好醫療器材的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工作,加強再生物品環節的質量管理[9];同時,不僅要重視器械清洗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包裝質量,做好無菌物品各環節的質量控制,還要重視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和技能培訓。質量環管理模式的運行保證了這些措施的有效落實。
隨著現代科學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的深入應用,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除了應全面引進質量管理的技術指標外,更應重視管理理論及工具的應用。質量環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合乎邏輯地有效進行的工作程序[6],運用質量環管理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可以實現由結果評價為主的管理向過程管理轉變,可以實現有效地監控和追蹤,實現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質量是消毒供應室工作的核心,是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和保證醫療質量的重要環節[10]。運用質量管理理論――質量環,借助管理工具檢查表、頭腦風暴法管理消毒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可以使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監測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從而消滅工作中盲目和停留于形式的狀態,減少或消除醫院感染管理隱患,方便院科兩級的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同時,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理念,工作狀態由原來的無序、混亂向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轉變,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有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竹,葉慶臨,盧杰,等. 成都市31所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質量評價[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2):2628-2629.
[2] 李惠英,李紅芬. 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408.
[3] 鐘秀玲,程棣妍. 現代醫院感染護理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222.
[4] 鐘秀玲,程棣妍. 現代醫院感染護理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68.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WS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S].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衛生部,2009.
[6] 張宗久. 中國醫院評審實務[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328.
[7] 匡慶麗. 質量環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8):98-99.
[8] 程春玲,吳婕. 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3):3227-3228.
醫院消毒供應室先后經歷了兩個重要時期,已經由早期的手工作坊模式轉變為現如今的現代化專業模式。2009年4月,衛生部標準委員會在系統論證的基礎上,針對國內醫院供應室正式下發了衛生行業的3個標準[1]:①WS310.1CSSD第一部分管理規范;②WS310.2CSSD第二部分清洗消毒滅菌技術操作規程;③WS310.3CSSD第三部分清洗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標準。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實施。上述標準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醫院供應室消毒質量管理走向規范化和科學化的建設[2]。
2 醫院供應室不同區域的相應管理
2.1 污染區
污染區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再生醫療器械的相關處理,主要包括回收、分類及清洗等。對于感染污染風險較高的醫療器械,應采用專門污染袋將其嚴密封閉并包裝起來,在尚未送達供應室之前,應予以嚴格消毒及滅菌,再展開后續的分類以及清洗工作。病區使用且已經報廢的器材不允許帶進供應室。要求該區工作人員按照規章制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隔離衣、防護帽及口罩等,尤其是負責手工清洗的工作人員,還需要佩戴護目鏡,脫下隔離衣之后應認真洗手,強化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盡可能地減少該區人員的不必要流動,每天下班前,均需要認真開展衛生清掃工作,對空氣進行必要消毒,同時保證衛生潔具專區專用,禁止交叉使用。
2.2 清潔區
清潔區的主要工作是對去污處理之后的診療器械等予以相應的后續處理,主要包括檢查、裝配、包裝以及滅菌等[3]。沒有接受去污處理的診療器械不允許轉移到該區[4]。清潔區工作人員應按照規章制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穿清潔區工作服、工作鞋以及戴護發帽等。操作之前均需要做好手部的有效衛生清洗,每天下班前,均需要認真開展衛生清掃工作,對空氣進行必要消毒,禁止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出該區域,同時保證衛生潔具專區專用,禁止交叉使用。
2.3 無菌物品存放區
無菌物品存放區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無菌醫療器械的準確發放,嚴格禁止非無菌物品的進入[5]。應對該區工作人員進行嚴格控制,保持工作人員處于較固定的狀態,減少不必要流動,工作人員進入該區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具,尤其要重視并做好手部的清潔以及消毒工作;對于物品進行滅菌處理之后,應嚴格標注滅菌操作的日期以及有效期,假若超出有效期規定,則需要對物品進行二次滅菌;已經發出的滅菌物品即便沒有被使用,也不允許再重新放回無菌物品存放間。每天下班前,均需要認真開展衛生清掃工作,對空氣進行必要消毒,同時保證衛生潔具專區專用,禁止交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