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0 16:09: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肥胖調查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誤區一:針灸的減重效果不如藥物
在減肥方面,針灸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除了減重,還能塑身。其他減肥方式容易出現身體組織松垮的現象,針灸減肥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一點,療程結束后體圍和體重均有雙重改善。
誤區二:針灸不衛生,易感染
提到針灸,很多人的認識還停留在古代神醫隨身攜帶的一把銀針,其實,現代針灸所用的針都是一次性合金所制,用完即扔,不存在重復使用、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針灸對皮膚的創傷極小,洗澡、游泳也不成問題。
誤區三:針扎得越多越好
有人認為針扎的越多,減重就越多,于是要求醫生給自己多扎幾針。這也是一個想當然的錯誤。針灸注重辨證施治,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選取最適宜的一些穴位,這點我們稍后還會談到。因此,選穴的技巧和扎針的手法才是減重效果的決定因素。
誤區四:方法越多越好,盲目跟風
不同的人減肥起效的時間不同,針灸減肥初始可能不會有明顯的體重降低,減肥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平臺期,有些人在這種情況下就失去信心,換其他減肥方法。其實頻繁地變換減肥方法,或多種方法同時應用,是不科學的。采取多種途徑,如針灸減肥時過度節食,或同時服用藥物,可能體重會很快減輕,但減輕的主要是水分,不是脂肪,而且容易反彈。
誤區五:期望快速減肥
實際上,科學的減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要2~3 個月。只有經過一個較長的減肥過程,人體的代謝和內分泌功能才能調整到正常水平,并得以維持,也是針灸減肥不易反彈的原由所在。
二、原理篇
針灸減肥等同于抑制食欲?
據研究,針灸可通過調整下丘腦的饑餓信息,抑制饑餓感,減少攝食。另外,針灸還可能通過以下途徑達到減肥目的:
①針灸治療使體內乳酸脫氫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謝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沒有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
②針灸使血中胰島素回降,使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的速度減緩,脂肪分解加速。
③針灸使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的功能增強,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強基礎代謝率而加快能量代謝。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河南省技術執行組采用多階層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濮陽市華龍區五甲戶、戚城、邊拐、馬拐、大猛、西寨6個村莊540戶1 362名15歲及以上居民進行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
1.2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河南省疾控中心統一提供的測量器材,嚴格按照測量方法對每一名被調查者進行測量,精確度為0.1kg(cm)。
1.3 質量控制
所有測量員參加統一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測量使用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的、經計量檢定合格的體重計,并在測量前、測量中、測量后進行校正。質控組對測量員的測量結果進行復核。
1.4 資料分析與評價標準
調查獲得的數據用國家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項目辦提供的統一數據管理程序,由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進行錄入,利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體質指數(bmi)為評價指標,bmi=體重(kg)/身高2(m2)。參照世界衛生組織bmi分類標準(表1),結合2003年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采納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的以我國自己的數據為根據的bmi標準[1](見表2)。bmi<18.5為體重過低,18.5~24.9或18.5~23.9為正常,>28為超重或肥胖。表1 世界衛生組織超重和肥胖的分類標準 分類bmi(略)表2 我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分類標準分類bmi(kg/m2)相關疾病危險度*wc(略)注:*相關疾病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和危險因素聚集; 體重過低可能預示其它健康問題。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人群身高、體重測量數據可用于分析者共1 362人,其中男性627人,占46%,女性735人,占54%。
2.2 濮陽市農村不同性別和年齡組居民bmi(kg/m2)平均水平
15歲以上居民bmi平均值為23.9±4.7,其中男性為23.2±4.8,女性為24.4±4.5,見表3。表3 2002年濮陽市農村不同性別和年齡組(略)
2.3 不同性別和年齡組居民超重率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bmi分類標準,濮陽市農村15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粗發生率為22.5%,標化率為17.5%。男、女性居民粗發生率分別為20.6%和26.4%,標化率分別為16.1%和21.1%。按照中國bmi分類標準,濮陽市農村15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粗發生率為28.1%,標化率為22.9%。男、女性居民粗發生率分別為26.9%和30.6%,標化率分別為19.7%和26.2%。詳見表4。表4 2002年濮陽市不同性別和年齡組居民超重率(略)
2.4 不同性別和年齡組人群肥胖發生率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肥胖診斷標準,濮陽市農村15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粗發生率為5.3%,標化率為4.0%。男、女性居民粗發生率分別為3.7%和6.2%,標化率分別為2.7%和5.4%。按照中國肥胖診斷標準,濮陽市農村15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粗發生率為5.4%,標化率為4.4%。男、女性居民粗發生率分別為5.9%和5.4%,標化率分別為5.0%和4.4%。詳見表5。表5 2002年濮陽市不同性別和年齡組居民肥胖率(略)
2.5 肥胖影響因素分析
將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濟水平、婚姻狀況、職業體力活動、吸煙和飲酒等進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表明,性別和年齡是肥胖發生的危險因素,職業、體力活動是肥胖發生的保護因素。見表6。表6 濮陽市居民肥胖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因素變量賦值βsteor(略)
3 分析
肥胖本身是一種慢性病,同時又是許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who估計肥胖可高度增加ii型糖尿病、膽囊疾病、血脂混亂、代謝綜合癥等危險性;中度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骨關節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危險性;輕度增加某些癌癥、生殖激素異常多囊卵巢綜合癥、生殖力下降等疾病[2]。
使用世界衛生組織超重、肥胖的診斷標準,本次調查發現濮陽市農村15歲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標化發生率分別為17.5%和4.0%,即濮陽市農村近1/5的成人處于超重、肥胖狀況,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并且男、女性均高于全省水平[1]。
2003年中國肥胖工作組根據我國橫斷面和前瞻性資料,初步明確了我國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時點,bmi分別為24和28[3],如果按該標準統計,濮陽市農村15歲及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將分別為22.9%和4.4%,將近占15歲以上居民的總數量1/3。肥胖是濮陽市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
本次調查表明除了年齡、性別等生理因素外,隨著經濟發展,居民購買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動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熱能食品攝入明顯增加,再加上科學技術進步,勞動強度減低,這是最終導致超重或肥胖大幅度上升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這與眾多調查相一致[4,5]。因此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加強對人們的健康教育,把平衡膳食、合理營養、適量運動等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廣大群眾,讓他們主動維護自己的健康,保持理想的體重,防止出現肥胖等“富貴病”。其次,體力活動過少是超重或肥胖的另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幾十年由于交通的發達和電視的普及,人們活動量明顯減少,對肥胖預防控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丁,朱寶玉,張書芳,等.2002年河南省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45~56.
[2]吳坤.營養與食品衛生學[m]. 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0~164.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153.2 R 15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3-0213-02
Diet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in Zhejiang Province/HUANG Li-chun, DING Gang-qiang, HE Sheng-liang, et al. Zhejia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ngzhou(310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et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iet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By random sampling, 1 196 children aged 8-12 were selected from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Province. Dietary survey with 24-hour recall and physical measurement were performed. Results Evaluated by the Chinese DRIs, the dietary intakes of energy, carbohydrate, vitamin C, calcium and zinc were inadequate. The intake frequencies of milk, fruit, vegetable, bean and bean products were low. Conclusion Nutri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to improve grow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rural children.
【Key words】 Diet surveys; Nutritional status; Child; Poverty areas
學齡兒童所獲得的營養不僅要維持生命活動、生活與勞動,更重要的是還要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這個時期的膳食營養狀況對個體的一生和群體的素質都有重要的影響[1]。2006年9-12月筆者對浙江省農村3個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的膳食營養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2004年公布的經濟欠發達農村地區名單,采取多階段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了3個縣6所小學的三、四年級學生,共調查1 196名,其中男生615名,女生581名;8歲學生171名,9歲317名,10歲401名,11歲225名,12歲82名。
1.2 方法
1.2.1 膳食調查和營養評價 采用3 d 24 h回顧法,調查膳食攝入情況。調查人員經過培訓,在膳食調查前召開班主任會和家長會,由班主任和家長協助學生填寫問卷,調查人員現場確認后收回。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評價學齡兒童的膳食結構;根據調查對象的食物攝入情況,結合食物成分表[3],計算營養素攝入量,以中國居民營養素推薦攝入量(RNIs)[4]為依據評價學齡兒童的膳食營養狀況。采用EpiData 3.02錄入數據,SAS 8.0軟件分析調查對象的食物攝入情況。
1.2.2 體格檢查和評價 按照衛生部《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填報說明及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身高、體重的測量,以《1995年全國7~22歲身高標準體重值》作為評價標準。身高標準體重值在90%~110%為營養狀況良好,低于90%為營養不良,超過110%為超重,超過120%為肥胖[5]。
2 結果
2.1 營養狀況 營養不良檢出率為22.94%,正常率為55.94%,超重率為11.22%,肥胖率為9.89%。
2.2 食物攝入情況 調查對象的糧谷類食物攝入量偏低。豆類及其制品平均每人每日攝入量達到了50~100 g的合理范圍,但是消費率僅有65%。肉類平均每人每日攝入量在75~100 g的合理范圍內。奶類的平均每日攝入量為102 g,低于每日250 g的合理攝入,而且消費率也僅有43%。蛋類平均每日攝入量為43 g,略低于每日50 g的合理量,消費率只有61%。蔬菜的消費率較高,但人均每日攝入量不足。水果的攝入嚴重不足,消費率低至34%。見表1。
與推薦量相比,能量攝入偏低,蛋白質攝入達到了推薦量,維生素E和鐵攝入達到了推薦量。鈣攝入量遠未達到推薦量,8~10歲組兒童鈣攝入只占RNIs的60%,11~12歲組兒童鈣攝入只占RNIs 的40%。8~10歲組兒童鋅的攝入量占RNIs的80%,而11~12歲組男孩鋅的攝入量只占RNIs 的56%,11~12歲組女孩鋅的攝入量也只占RNIs 的66%。維生素A攝入在推薦量的83%以下。維生素C攝入量在推薦量的65%以下,11~12歲組兒童維生素C的攝入量在推薦量的50%以下。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浙江省農村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22.94%,略高于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的全國水平[6]。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7~13歲農村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 24.4%[7],本次調查農村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與之接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與大城市[8]接近??梢?,目前我國農村兒童也面臨營養缺乏導致的營養不良和營養失衡導致肥胖的雙重挑戰。提示在農村兒童營養改善工作中要注意兒童營養狀況的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項目。
調查發現,學齡兒童糧谷類和薯類的攝入量偏低,肉類攝入充分。糧谷類和薯類含碳水化合物多,是膳食能量最經濟的來源,而肉類提供的脂肪不能給神經細胞供能,神經細胞的能量來源只能是碳水化合物[9]。我國傳統膳食是以糧谷類食物為主,這樣的膳食結構對于預防各種慢性病有益,而薯類作為粗糧,也是被鼓勵食用的[10]。學齡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關鍵階段,不能忽視糧谷類和薯類的攝入,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調查還發現,學齡兒童膳食中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普遍缺乏,比較嚴重的是鈣、鋅和維生素C缺乏。鈣攝入不足是我國居民膳食中的普遍現象,與奶類的消費率和攝入量低有關。農村居民奶類攝入量較城市居民更低,且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長,奶類消費量增加[11]。兒童鈣攝入不足,直接影響骨骼生長發育。膳食中維生素C的缺乏與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有關。平衡膳食寶塔推薦蔬菜每日400~500 g,水果100~200 g。此次調查結果與推薦量差距較大。水產品中的鋅含量豐富,適量攝入水產品可以預防鋅缺乏。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特別開展針對農村學齡兒童增加蔬菜水果、奶類、豆類以及水產品攝入的營養干預。另外,如果某些營養素在當地的食物供給條件下難以滿足,為盡早改善兒童營養狀況,除了營養科普知識的宣傳外,使用兒童型營養補充劑也是一個好辦法[12-13]。
4 參考文獻
[1] 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 080.
[2] 中國居民膳食專家委員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文集.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9:209-213.
[3] 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2.
[4]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458.
[5] 白呼群.中國衛生統計報表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技術規范. 北京: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6:31.
[6] 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研究組.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58.
[7] 楊曉光,翟鳳英.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三:2002居民體質與營養狀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147.
[8] 王隴德.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一:2002綜合報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1.
[9] 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7.
[10]顧景范,杜壽芬,查良錠,等.現代臨床營養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74.
[11]翟鳳英,楊曉光.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二:2002膳食與營養素攝入狀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28-31.
2011年7月對東陽市城區東側城鄉結合部東峴社區35歲以上居民開展挨家挨戶的基線調查,同時發放控油壺、鹽勺、健康教育資料,收集該人群中居民高血壓及危險因素相關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內容:①問卷調查:包括社會人口學特征、高血壓病史和行為危險因素等。②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腰圍和血壓。
分類標準:⑴高血壓3:血壓≥140/90mmHg或近2周內服用降壓藥物。⑵高血壓高危人群:正常高值血壓[收縮壓120~139和(或)舒張壓80~89mmHg],同時伴有一項以上危險因素者。⑶一般人群判定標準:血壓正常(
統計學處理:將采集的全部數據錄入Excel數據庫,用SPSS13.0對其進行描述性分析、X2檢驗等,以P
結 果
一般情況:調查對象4382名,男2170名,女2212名。年齡35~99歲,平均年齡50.92歲。
高血壓患病及人群分類情況:4382名調查對象中,高血壓1095例,患病率25.0%。高血壓高危人群1554例,發生率35.5%。一般人群1733人(39.5%)。
高血壓危險因素發生情況:本次調查的4382名對象中,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1370例(31.3%);高鹽飲食1281例(29.2%);身體活動不足1192例(27.2%)。各危險因素在三大人群中的分布,見表1。
討 論
本次研究發現,社區居民高血壓患病率不容樂觀,但高危人群的比例更令人堪憂。而且高危人群中男55歲,女65歲以下66.0%。如果不重視這些人群的健康干預和血壓控制,那高血壓患者將成倍增加。大量研究結果證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超重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5,6。本社區居民超重肥胖、高鹽飲食、身體活動不足發生率較高,而且主要分布在中、青年人群。而身體活動不足、高鹽飲食是導致超重的主要因素。因此,對社區居民(尤其是中青年人群)開展合理膳食、加強鍛煉方面的引導和干預已迫在眉睫,在高血壓防治中顯得日益重要。
參考文獻
1 中華預防醫學會慢性病預防與控制分會.慢性病的流行形勢和防治對策.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5,13:1—3.
2 王隴德.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2002綜合報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3—57.
3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關鍵詞】集體兒童 體格發育 評價 疾病檢出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64
幼兒園是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集體生活的主要場所,集體兒童體格發育狀況及患病率檢出是衡量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為了解南京市雨花臺區集居兒童體格發育變化趨勢和患病情況,進一步明確今后兒童保健工作的重點,落實相應的對策措施,現對南京市雨花臺區連續10年的在園(所)兒童健康體檢資料進行比較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全部資料來源于2004~2013年南京市雨花臺區所有在冊托幼機構在園幼兒年度健康體檢臺帳資料。兒童年齡2~6歲。數據收集時間是每年“六一”前后幼兒園兒童年度體檢時。
1.2標準
體重、身高以及低體重等指標均采用《WHO0-7歲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進行評價。營養不良包括了三種類型:體重低下、消瘦、生長遲緩;均按WHO關于營養不良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按照國家齲病統一標準,凡牙本質滑面或窩溝有明顯的色、形、質齲性改變者診斷為齲齒。肥胖的定義,采用WHO 推薦標準,超過同性別、同身高標準體重的20%判定為肥胖。
1.3統計學方法
用?2檢驗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體重、身高達均值率逐年比較
10年間南京市雨花臺區在園兒童體重達均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身高達均值率雖然有所波動,但整體呈上升趨勢。體重達均值率由2004年的57.58%升至2013年的69.25%,兩年間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05);身高達均值率由2004年的60.71%升至2013年的70.88%,兩年之間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05)。見表1。
2.2營養不良檢出率逐年比較
10年間南京市雨花臺區集居兒童營養不良檢出率有波動,但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04年的1.21%下降至2013年的0.69%,兩年間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05)。
2.3肥胖檢出率逐年比較
10年間南京市雨花臺區集居兒童肥胖檢出率從2004年的3.09%上升至2007年的4.95%,2007~2013年檢出率雖然有波動,但整體呈下降趨勢。2004年與2007年相比有顯著差異(p<0.005);2007年與2013年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05)。
2.4齲齒檢出率逐年比較
10年中齲齒檢出率雖然有波動,但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2006年最高為33.16%,2013年最低為16.15%,兩年間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05)。
3討論
3.1體格發育狀況
體重和身高是評價兒童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最重要的指標。2004~2013年南京市雨花臺區集居兒童身高、體重達均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營養不良檢出率呈下降趨勢。根據《關于8省嬰幼兒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江蘇地區兒童營養不良率<10%[1],可見南京市雨花臺區集體兒童營養不良率在同地區處于低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與當地近年來經濟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兒童保健工作水平提高等因素有關。分析體檢資料可見,營養不良兒童主要集中在低收入家庭和進城務工人員家庭,關注這部分家庭兒童的生長發育問題應成為預防營養不良兒童的重點所在。
3.2肥胖檢出率
10年間集居兒童肥胖檢出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變化規律,從2004~2007年呈上升狀態,從2007~2013年呈下降趨勢。檢出率波動在3.09%~4.95%之間。200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城市3~6歲兒童單純性肥胖的發病率為8%[2],與其相比,南京市雨花臺區集體兒童的肥胖檢出率處于低水平。這可能與南京市雨花臺區加強集居兒童衛生保健,采取知識講座等方式對幼兒家長及保育員強化預防肥胖意識有關。近年,南京市雨花臺區開展了集居兒童的肥胖夏令營活動,采取生動活潑的宣教方式,傳播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均有利于降低集居兒童的肥胖檢出率。
3.3齲齒檢出率
10年間集居兒童齲齒檢出率呈下降趨勢。國內文獻顯示,學齡前兒童齲齒患病狀況各不相同,李海峰[3]報道,大連市西崗區2012年所有托幼機構2 636例兒童齲齒患病率為52.53%;曹志茹[4]報道,2012年北戴河區農村幼兒園211例3~6歲兒童齲齒患病率為77.73%;彭陳岑等[5]報道,2012年武漢市洪山區9所幼兒園2 474例學齡兒童的齲齒患病率為51.01%;謝笑英等[6]報道,2012年廣州黃浦區7所幼兒園3 196名學齡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15.30%;田巍?。?]報道,2011年南京市秦淮區6 433名學齡兒童齲病患病率為23.80%。綜上報道,南京市雨花臺區學齡前兒童齲齒患病率與其他地區及本地區比較均處于低水平。這可能與雨花臺區全面開展了氟保護漆防齲工作相關。我區從2006年開始每年一次對全區在園(所)兒童進行氟保護漆防齲工作,從而達到防齲目的;同時,在幼兒園開展了保健知識講座,指導家長和保育員注重培養口腔衛生意識;培訓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每年檢查中發現的齲齒,及時以書面方式通知家長到口腔科接受治療。但目前學齡前兒童的齲病發病率普遍較高,一直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針對這一現狀,加強宣傳和逐漸普及窩溝封閉防齲措施,可以進一步降低齲病患病率。
綜上,南京市雨花臺區集居兒童體格檢查發育狀況良好,患病率均處于低水平,但需重視低收入家庭兒童的生長發育,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對營養不良兒童及早進行預防和干預,需要更加重視口腔保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關于8省嬰幼兒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報告[R].2005.
[2]龍磊.劉黎明.5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的干預現狀與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6):595-597.
[3]李海峰.某區5歲兒童患齲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1):414-415.
[4]曹志茹.北戴河區農村幼兒園3~6歲兒童齲齒發病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6):956.
美國人為何如此肥胖?我在美國做了一個調查報告,終于查清了美國人發胖的原因何在。
美國人很喜好吃,各種山珍海味是百吃不厭。而他們又十分懶惰,路程不過10分鐘的時間,他們還是要大費周章地去乘坐公共汽車或是開自己的私家車。天長日久,美國人發胖的基因便一代又一代地遺傳了下去。
美國蘭德公司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1986年,每二百名美國人中只有一名嚴重肥胖者,到2000年這個比率已上升到五十分之一。美國現有5900萬肥胖者,每年因肥胖癥導致各種疾病死亡的人數約有30萬。
美國患有“肥胖癥”的人大部分都是窮人。因為沒有足夠的金錢,他們只能吃價格低廉的食物,比如說:漢堡包、熱狗、炸雞塊等垃圾食品。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不過如此。這些脂肪高的垃圾食品,成為了美國窮人肥胖的罪魁禍首。而那些富人則是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懂得怎樣吃是營養的,甚至還特地花高薪聘請營養師為他們調配可口營養的食物,肥胖的幾率并不多,只是有少數部分的富人患有“肥胖癥”。
特別為VAMPIRE13推薦一日三餐的營養食物
早餐:(牛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有水果茶的就泡水果茶,會更營養)、一個蘋果、一塊面包(當然可以涂抹少量奶油)、燕麥(看吃得下就可以繼續吃燕麥)
午餐:三明治、蔬菜、意大利脆餅(你們那可能沒有)、少量飲料
晚餐:面條、蔬菜、魚、蛋(飯后半小時可以吃一些水果、或家常小餡餅、,冰淇淋)
(我能為你做的只有這么多了)
文章繼續!
克羅地亞正式成為第28個歐盟成員國,同時加入《申根協定》,與多數歐盟成員國之間實現免簽證通行。眾多當地民眾在首都薩格勒布舉行了慶?;顒?,總統約西波維奇稱,這一事件是歷史性的。不過,克羅地亞民眾對歐盟的熱情由于歐元區經濟危機等而削弱??肆_地亞失業率高達20%,其國債也被評定為垃圾債。
朝鮮開城歷史遺跡
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柬埔寨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朝鮮申請的開城歷史古跡地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教科文組織顧問機構此前在實地調查報告中表示,開城歷史古跡由代表高麗王朝統治根據地的遺跡組成,可從城市的風水選址、宮闕和城墻等組成的城市防御體系以及教育機構等了解到其包含的精神價值。
尼日利亞假球事件
驚天下
79:0和67:0,看到這樣的比分,有人會相信這是來自足球比賽嗎?這兩個比分的確是來自于尼日利亞的兩場足球比賽。尼日利亞兩支業余球隊高原聯隊和警方機器隊,為爭取凈勝球展開“競爭”,在此前同時進行的兩場比賽中紛紛狂灌對手,打出了79比0和67比0的“籃球比分”。尼日利亞足協經調查后做出嚴厲處罰,兩場比賽涉及的球員、教練、裁判全都終身禁賽,四支參賽球隊則被禁賽10年。尼日利亞足協發言人稱:“這一事件給尼日利亞足球抹了黑?!?/p>
白宮工作人員
最多能賺多少錢?
路透社報道,白宮28日公布了460名工作人員的年薪,工資總支出為3790萬美元。奧巴馬22名高級顧問年薪均為17.22萬美元。但賺得最多的是起草住房融資策略的國家經濟委員會高級顧問惠勒,年薪高達22.5萬美元,幾乎快趕上副總統拜登(23.7萬美元)。奧巴馬年薪則為40萬美元。
健康專家:全球營養不良
人口中印度人占四成
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全球健康專家、加拿大非政府組織微量營養素倡議總裁馬納爾稱,由于政策執行不當,世界營養不良人口中印度人占到四成,印度兒童體重不足比例世界最高。在執行相關政策時,印度中央各部門及中央與地方均出現協調問題,且沒有適當問責。
征稅
是遏制肥胖的好法子?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報告稱,將國內消費熱量的價格提高10%,可以將青少年的身體脂肪減少8-9%。所謂提高國內熱量消費價格,即向含糖飲料、快餐食品、垃圾食品增稅,同時減少政府對農業的補貼。這樣就能拉高上述食品價格,遏制消費。
比利時老夫妻
選擇同日“安樂死”
同學們,早上好!
我在看完校園關于早餐的調查報告后,得知同學們最喜歡的早餐是漢堡包和可樂,而像粥+饅頭這種老式早餐卻是無人問津。其實,就營養方面來說漢堡包+可樂是對身體最不好,最沒有營養的。
大家都知道,漢堡包這種油炸食品和碳酸飲料都是垃圾食品一類的,如果把它們當早餐,不僅起不到吃早餐的作用,還害了自己,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西餐富于油脂和食糖而缺少復合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營養不足,出現多種營養缺乏癥,但如果營養攝入過多,則會引起營養攝入過剩,這不僅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胃的疾病,同時這也是肥胖病、心血管病與糖尿病的根源,不利于身體健康。
而我們的傳統中餐則是一谷類為主,重在補充主要能量。谷類中提供熱能的淀粉、糖的結構簡單,能夠被人體迅速地氧化分解,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熱能,如小麥,它是我國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養人體的重要食物?!侗静菔斑z》中提到:“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小麥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碳水化合物約占75%,蛋白質約占10%,是補充熱量和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還有雞蛋,牛奶等都是很好的營養品。
綜上所述,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我倡導請不要以漢堡包+可樂為自己的早餐,反之,應該把眼光往那帶點“土”,但確實有食用價值的中餐上去。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沙河口區2005~2008年托幼機構0~6歲在園兒童的健康檢查資料,其中2005年10 582人,2006年10 576人,2007年10 018人,2008年10 233人。資料調查方法:培訓托幼園所保健人員,統一方法、統一標準,由接受培訓的相關人員填報《遼寧省集居兒童健康狀況報表》,并進行市、區兩級質量控制。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0.0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營養不良診斷標準:①低體重:年齡別體重低于同年齡、同性別中位數減去2個標準差;②發育遲緩:年齡別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中位數減去2個標準差;③消瘦:身高別體重低于同性別、同身高中位數減去2個標準差。肥胖診斷標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準[1],超過按身高(長)所測標準體重20%即稱為肥胖。齲齒診斷標準:按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齲齒診斷標準,病損部位底部軟化和壁部軟化即可診斷為齲齒,乳尖牙、乳磨牙缺失及已充填牙均計入患齲牙[2]。
結果
營養不良患病情況:4年來,沙區兒童各類營養不良以發育遲緩患病率降幅最大,呈波動性下降(p=0.023);低體重患病率4年來總的變化不大,但0~2歲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p=0.743);消瘦患病率略有升高(p=0.198),0~2歲比例最高(p=0.326)。肥胖患病情況:4年來,我市兒童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趨勢(p=0.036);男童高于女童(p=0.000);隨著年齡的增長肥胖患病率不斷增高(p=0.000)。齲齒患病情況:4年來,我市齲齒患病率呈下降趨勢(p=0.000);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不斷增高(p=0.000)。視力異常發生率:4年來,我市視力異常發生率呈波動性上升趨勢(p=0.000);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不斷增高(p=0.000)。
討論
兒童營養不良的發生,主要與營養有關,也受遺傳、疾病、環境等因素影響。應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積極對兒童家長和托幼園所保健人員、保育員進行兒童保健知識培訓,提高重點人群主動接受保健服務的能力,降低集居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需進一步完善兒童肥胖的防治工作:本資料顯示與呂濤報道的結果相一致,兒童單純性肥胖在全球范圍內呈明顯上升趨勢。針對3~6歲兒童年齡特點,加強托幼機構兒童的肥胖管理,定期進行評估及早期干預,向家長提出配合的具體要求,以減少肥胖兒的發生。兒童齲齒問題應引起重視:需重視兒童乳牙齲齒的預防,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少進食甜食及甜酸飲料,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及生活習慣。同時要加強齲齒危害的宣傳,積極進行齲齒的矯治。應加強托幼園所眼保健工作的質量,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減少與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接觸時間;合理膳食、保持營養均衡;定期體檢,做到視力異常早預防、早治療。
【參考文獻】
在西方國家,對于身體意象及減肥行為的研究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研究者們從各個角度如社會學、心理學、媒體研究和臨床學等多個學科對減肥的影響因素及效果進行了相關探索和分析,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而從社會心理學的社會比較理論對女性盲目減肥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少。
2014年,美國《讀者文摘》雜志全球首個瘦身查詢拜訪,全球16個國度的1.6萬人參與。數據表明,中國人中37%的受訪者都暗示曾或正在減肥?!?013年中國網民健康體重調查報告》指出,受調查的中國女性中有38.7%超重,49.3%的女性表示過去五年里體重有增加,72.4%的女性因為肥胖困擾產生體型擔憂而有過或正在進行減肥行為。另外,在國內學者2013年的研究中表明,在自我評價時認為自已體型具有肥胖傾向的人中,一半以上的人作了偏重的評價。特別是在對自已體型評價為“稍胖”的人中,91.3%的人本來就屬于正常體型的人,而自我評價為“太胖”的人中,66.7%的人本來就具有正常體型。因此,可以這樣說:近幾年來,雖然中國女性肥胖比例有所增加,但把自已體型評價為具有肥胖傾向的人正在不斷地增多,其中多數人具有偏大評價自已體型的錯誤認識。正是因為女性的心目中形成了“瘦體型”的形象,認為“修長的瘦身材”才是最美麗的,而忽視了人體健康中的合理結構和成分的因素。
女性減肥行為的社會比較心理機制
(一)自我評價、自我完善和自我滿足的社會比較動機
社會比較的類型有三種:上行比較、平行比較和下行比較。上行比較是指個體與優于自己的他人進行比較,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平行比較,當現實生活中沒有客觀標準,沒有直接手段,個體想要了解自己的觀點和能力時,會與自己觀點和能力相似的他人進行比較,因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這種比較就是平行比較。下行比較是指將自己與比自己差的個體進行比較,以此來維護自尊和主觀幸福感[2]。
當個體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價時,一種自我完善的動機促使個體進行上行比較。上行比較有助于個體的自我評價。研究表明,關于身體的社會比較傾向于向上比較而不是向下比較,向上比較會降低個體的自信,從而產生吸引力降低的感覺。上行比較發生時,個人以一定方式與別人比較誰更優或更好。從而,個人得到一個更高標準的評價,自我評價就發生了。當女性在身體意象的上行比較中發現更好更瘦的形象,對自身身材標準要求就提高了,當她為此而產生減肥行為時,自我完善就發生了。
社會比較過程是個自動化過程,十分普遍,而且難以引起人們的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將自己與媒體中的理想形象進行比較時絕大多數沒有意識到這個過程的發生。此外,即使有所意識,也可能由于社會期望效應而不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暴露出來。很多女性的減肥動機,并不是因為自己身體肥胖而必須得減肥,只是因為身邊人身材都消瘦但還都在減肥產生的一種從眾心理,迫于不想成為唯一那個與眾不同的而和她們保持一致。特別是大眾媒體的介入,在主流媒體鋪天蓋地宣傳標準美人身材的同時,較強的社會比較動機越來越根深蒂固,對“理想”身材的向往,產生了盲目減肥的行為。
(二)社會比較的人格傾向
Gibbons 和Buunk(1999)首先提出了社會比較傾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的概念,即個體進行社會比較的人格傾向。社會比較傾向性高的個體經常將自己和他人做比較,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消極影響。
社會比較傾向性高的女性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影響,也更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負面影響。在與理想身材女性進行比較后,社會比較高的女性身體意象更消極,這可能是因為發現自己的體型和理想身材女性的差距后,社會比較高的女性更容易激活糟糕的自我。
有研究者認為,自卑因素是減肥者的深層動機之一。如姚學進的研究結果顯示,減肥經歷對女性心理健康有著不良的影響,其中減肥群體心理健康因子中強迫癥狀、焦慮、敵對、人際關系敏感4個因子均高于普通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減肥者敵對因子心理問題發生率最高,為25.5%;其次為抑郁因子(22.8%)、軀體化因子(18.8%)。這可能跟減肥者過度關注自己的體型,認為他人也不滿意甚至嘲弄自己的體型,從而對他人產生敵對心理;此外,對自身的不滿也增強了他們的自卑心理,導致了心情抑郁。為了減少情緒上的痛苦,取得自我滿足和認知協調統一,盲目減肥行為也就產生了。
關于盲目減肥的建議
(一)改變對減肥的態度
改變女性對減肥的態度,對于確有體型偏胖客觀現象的女性,要科學引導其正視肥胖的客觀存在,多渠道了解肥胖的有關知識,培養良好的自我認知。對于體型正常卻盲目跟風減肥的女性,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呼吁社會媒體等不要助長減肥之風,對瘦的把握有度,認識到“我很健康,我不需要減肥”。
(二)調適自己的心理情緒
減肥者心理情緒的穩定程度是減肥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減肥者需要調理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緒。首先需要了解減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可以讓人變美,可以讓心情更加健康愉快,并且堅持減肥是對人強大意志力的一種考驗,是令人敬佩的行為。其次減肥并不完全都是痛苦的情緒,它也可以使人在完成階段目標時體驗到成就感,以及在減肥成功時可能會感受到自我實現層次的體驗。
(三)改變行為
使自己的行為不再與態度有沖突。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減肥效果與持續的時間存在著高相關,研究中50%以上的被試減肥持續時間都少于兩周,這導致了采取運動法和節食法減肥均未收到顯著的效果。這些都表明減肥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不僅要有減肥的毅力,還需要制定一個減肥計劃表,科學的、合理的實施減肥計劃,并不斷地堅持。
總結
由于社會文化影響,女性盲目減肥行為影響因素中有一些非理性減肥心理,本文試圖向她們宣揚正確的審美觀以及減肥方法,以幫助那些深受“骨感美”毒害的女性的走出“骨感”的誤區,正確看待身體意象,還她們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及心理。
參考文獻
[1]周曉虹主編:現代社會心理學[M].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
[2]劉郁.年輕女性:瘋狂減肥的深層心理因素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2009.
[3]高德順,陳海濤,丁洪祥.關于青春期女性減肥的調查研究[J].學園,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