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8 12:46: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護理服務護士體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0963-02現今,因為各項普法教育不斷健全,患者的維權意識明顯提高,這就導致醫患糾紛的發生明顯增加,這給護士帶來一定的壓力[1]。而非現役護士是具有護士資格的、經軍隊醫院考核聘用的工作人員。聘用此類護理人員可對醫院的人力資源起到補充作用,使醫院的壓力得到有效的改善?,F今我國的各地醫院都在進行各項體制的改革,軍隊醫院聘用此類護理人員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措施。筆者所在醫院在護理工作中響應國家提出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要求,對此類護理人員進行積極性的調動,以更好地為患者進行服務,讓其自身的技術、經驗得到不斷地提高,實現其個人價值,穩定護理隊伍。1.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及衛勤保障為一體的部隊二甲醫院,開放床位約200張,護士95名,其中非現役護士80名,占84.2%,年齡18-40歲。2.方法
2.1統一思想和認識,轉變非現役護士觀念。護理人員都應進行專業知識的提升,專業知識是從事工作的基礎,故非現役護理人員也應重視此項觀念。除了專業知識還應在思想上不斷地提高,轉變自身的觀念,更好地為患者服務[2]??啥ㄆ趯Υ祟惾藛T舉行相關講座,學習先進事跡,并寫出自身的感想。定期舉辦職業道德的講座,由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講課,不斷提升所有人員的職業素養,讓所有人都轉變過往不好的觀念。筆者所在醫院定期舉行文藝活動,以演出、演講、征文等形式進行職業宣教,讓護士對自身工作的認識更加深刻,充滿工作的榮譽感。非現役護士年齡普遍偏小,較多為獨身子女,容易拈輕怕重,本院針對這一特點,進行針對性地談話、宣教等措施,增進其各項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3]。
2.2增加各項薪金福利。筆者所在醫院一直在不斷改善此類護理人員的各項福利薪金,各項保險均給予繳納,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薪金的設定,在工作中設立獎金制度,不斷地改善其各項福利待遇。這讓所有人員都有一定的保障,從而更好地進行工作[4]。筆者所在醫院對工作滿一年的護理人員設定休假制度,其他的獎金額度也和現役護理人員相同,在其符合晉升的資格時,也予以聘用,消除了其對自身專業提升的顧慮,工作效率、責任心等都得到了提高。
2.3對此類人員進行關懷,體現醫院的文化建設。建議、幫助所有人員參加各種學會,并在醫院中組建互動小組,對工作積極,各項情況優秀的人員推薦入黨,讓其思想、觀念得到更好地發展,也體會到了醫院對其的關懷。在具體工作安排中體現合理的排班制度,避免其工作壓力過重,注重對其心理健康的輔導,管理人員重視和其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其心理情況,出現心理障礙時及時給予改善。有文獻[5]稱護士的壓力會對各項工作有很大的影響,護理人員也需要來自外部的尊重和關懷。
2.4管理者應做好帶頭作用,時刻做出表率。在護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應做好帶頭作用,各項工作都應沖到前頭,工作態度、工作任務等都應做到最好,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影響其他人員,對非現役護理人員也是一種觸動,讓其工作積極性更高。表率的作用很大,其會對科室、醫院帶來不一樣的變化,所有人員都會以身作則,工作效率、責任心等都會得到提高。
2.5設立工作監查小組。醫院的護理部及相關科室組建成工作監查小組,對各項科室的工作進行抽查,以不斷促進工作服務質量的提高。注重基礎護理的實施情況,不可只表現在形式上,并建立獎金掛鉤制度,相互聯系,考核成績優秀的人員給予獎勵,從而把基礎護理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6提供增加其各項職業技能、素養的培訓機會。鼓勵人員進行業余學習,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可依據人員的學習需要進行工作任務的安排,全面考慮其學習的時間性,如其成績優秀可給予鼓勵及派出外院進行學習提高,筆者所在醫院已多次派出人員進行學習實習。
2.7引入競爭與激勵機制,進行各項評優活動,讓所有人員都可體現自身的價值,在進行評選中把非現役護士也排入其中,其比例要設定在大于50%。定期開展院“十佳”護士評選,有效調動人員的積極性。3.結果
筆者所在醫院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提高了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經過開展以來已經有102人次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表揚,和上一年對比增加了25人次。共有12面錦旗送到院辦,20余封感謝信發到醫務科?;颊邼M意度得到了明顯地上升。所有非現役護理人員都積極地加入此項活動中,讓其各項技能得到了明顯地提高。4.體會
非現役護士經過“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培訓學習,認識到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醫院文化教育、提高福利待遇及組織的關心等,使非現役護士有了職業歸屬感,調動了非現役護士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服務意識和責任感,克服畏難情緒,加強了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贊譽。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過程中,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每位護士都有分管的患者,而業務技能和溝通能力強的非現役護士承擔了責任組長工作,對非現役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激發其主動學習熱情,提高整體素質。通過簡化護理文書等措施,增加了護士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時間,發現問題能及時通知醫生解決,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滿意了,醫生感到治療、護理更到位了,醫療安全更有了保障[6]。作為護理管理者要正確處理好醫院、科室、非現役護士之間的利益關系,既要考慮到醫院和科室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又要為非現役護士爭取適當的待遇,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把他們當作醫院護理工作發展的資本,嚴格非現役標準,擇優錄用,從嚴要求,規范管理,嚴格考核和評價。選好、用好非現役護士,不僅在工資待遇、獎金福利等方面給予保障,而且要讓其參與醫院內各種活動,從中享有同等的權利和機會,使其安心工作,穩定護理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參考文獻
[1]安景,劉培菊.骨科護士工作倦怠狀況及其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4):4120.
[2]李紅,沈寧,何仲.護理本科生專業情感訪談錄[J].護理學雜志,2007,22(2):37-39.
[3]吳欣娟,曹晶.以夯實基礎護理為切入點全面提升護理工作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08-309.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33.1500
引言
決定手術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量,護理管理水平決定著護理工作的質量,手術室是患者實施手術、搶救以及治療的重要場所,手術室工作具有時間長、變化快以及要求高等特點[1]。因此,與其他的臨床科室工作相比,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具有特殊性,隨著手術學科的細分,以及微創、高危、疑難手術的開展,對手術護理工作的質量也具有了更好的要求。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已經逐步被社會以及患者接受,具有特性以及個人特性的特征。本次研究的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選取了2015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120例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這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有60例。其中女性55例。男性65例,年齡在9-69歲,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0.5歲,本次研究主要設計的手術科室有:骨科、外科、婦產科以及腦外科等,兩組在年齡以及性別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模式進行手術治療,而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模式進行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2.1術前訪視患者手術前的訪視工作由第2天負責該臺手術的護理人員獨立完成,護理人員需要用親切的語言告訴患者訪視的目的以及手術的一些注意事項和禁飲的時間。依據每位患者的實際狀況來對患者進行溝通,安慰患者,從而取得患者的信賴,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態接受手術。術前訪視還要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安撫,讓家屬積極配合手術治療。1.2.2術前準備手術之前的準備工作是手術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護理工作的一部分。手術室的護士應該對設備性能、藥品以及常規器械等進行嚴格的檢查,對手術中需要的特殊物品進行準備,并對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做好預防工作,確保手術安全[2]。1.2.3術中護理①當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的護士要多于患者進行溝通,盡量減輕或者消除患者因為環境而引起的焦慮情緒。同時,護理人員態度要溫和,親切,積極的與患者進行交流,當患者意識清醒時,護理人員應該握住患者的手,使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心情得到有效的放松。對于眼角膜手術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提前備好眼膏。對于一些體質比較寒,怕冷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準備好電熱毯,在手術之前準備好預熱工作,并且還要適當調節溫度,避免因寒冷而引起患者血壓下降等反應。②護理人員應該與麻醉醫師以及手術醫生做好核對工作,協助醫生做好患者的擺放工作,防止因為不當而引起壓傷肢體,對于老年人要特別注意,保持患者胸廓運動和肢體的功能位。同時,還要加強護理人員的無菌觀念,對于手術的工作人員要嚴格督促無菌操作。手術中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心電監護,做到護理工作的穩、準、輕、快,并且還要認真觀察患者四肢末梢循環情況以及面部表情,及時向醫生報告[3]。對與意識清楚的患者而言,如果他們出現緊張的現象一定要與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使注意力從手術中轉移。對于手術室的各項護理操作要嚴格執行,正確核對器械數目以及各種敷料,認真做好護理記錄工作。1.2.4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應該選取適量溫度的生理鹽水給患者擦拭皮膚上所殘留的一些血跡。護理人員還要密切觀察患者手術后的反應,如果出現頭暈、嘔吐等現象要及時告知患者手術后的注意事項。1.3效果評價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分表,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患者家屬以及患者自身,讓他們對我院護理工作進行評價,其中,評定結果包括:不滿意、一般滿意以及非常滿意。1.4數據分析本次統計學處理和分析數據主要是采用SPSS12.0軟件。采用t值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滿意度,發現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手術室是對患者進行搶救以及進行手術的重要地方,對于手術室的環境要求比較高,同時,還需要較高質量的護理工作,從而可以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護理學的角度而言,手術室護理就是依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以及手術室的環境,在經過診斷以及評估之后制定出相關的護理方案,從而給予患者人性化的護理。對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是手術室護理理念提高和更新的語言,也是人性化護理的需要[4]。患者滿意度是評價醫療服務質量以及醫院治療結果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我院的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實施優質護理工作,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提高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愛麗,汪怡潔.“手術全期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5,3(26):445-446.
[2]郭燕紅.適應形勢銳意進取促進護理工作可持續發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4,10(5):305-307.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1-0064-02
2010年衛生部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以來,我院積極響應號召,護理部多次召開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優質護理服務是衛生系統護理模式改變的核心,它體現的是以病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本框架,并把護理程序人性化、規范化地運用到臨床護理中,“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為病人實施生理、心理、社會性的一種動態、完整、連續的綜合護理過程[1]。隨著我院優質護理活動的廣泛、深入的開展,我院的護理服務質量顯著提高,我科于2012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管理,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將專業護理技術和人性化護理管理有機結合運用,對手術患者實行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創新管理模式
1.1 實行彈性排班: 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按“忙時人不少,閑時人不多”的原則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銜接,實行彈性排班。彈性排班使手術室的護理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雖然手術室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工作秩序井然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護理質量也提高了,患者、醫院、護士三方均受益。
1.2 實行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是對護理人員德、能、勤、績方面的綜合評價,明確了科室質量目標與個人工作努力方向,量化護士綜合素質,并合理引入激勵機制,使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從而變被動為主動工作,加強了溝通協調能力,增進了醫護之間的合作,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以醫生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提高了手術室醫生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整體護理質量。
1.3 實行分層級培訓: 根據各層級護理人員的水平不一致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不同,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級培訓,按護理人員的資歷與工作能力分為n0級助理護士、n1級初級責任護士、n2級高級責任護士、n3級專科護士四個層級進行培訓,高年資護士是低年資護士的老師,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將護理人員個人所需的培訓落實到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護理培訓的成效,有利于提高護士臨床思維及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2 全面提高護理隊伍綜合素質
2.1 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根據手術室工作特點,我科組織的業務學習、護理查房形式多樣、涉及面廣,從基礎知識到法律法規、新技術、新業務等,并及時對護理不良事件進行討論,提出整改措施,對潛在的護理工作風險,做到提前防范,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達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定期向手術醫生及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各個醫生及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將問題及時反饋,制定整改措施,使我們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2.2 禮儀培訓: 良好的護理禮儀可以無聲地營造著完美的醫療環境,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了幫助醫院醫護人員塑造醫護職業形象,通過職業禮儀體現出醫護人員良好的文化素質,醫院邀請禮儀老師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我科還開展護士禮儀講座,讓我們用優美的儀表、端正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優雅的舉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穩定。
3 以患者為中心,優質服務手術全程
3.1 術前訪視溫馨,將術前訪視延伸至家屬: 手術前一天,巡回護士在探視時間訪視患者,術前訪視不僅要與患者溝通,更要與患者家屬多溝通,使家屬協助患者減輕術前緊張、焦慮等情緒。與患者溝通時先作自我介紹,態度和藹、耐心細致地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麻醉方式等,交代注意事項,我們將各種、為何要禁食等事項制成圖表,以圖表的形式向患者講解,便于接受。并指導家屬手術當日在手術室外休息室等候,以便術中出現特殊
況及術后看標本時能與家屬直接溝通。
3.2 術中護理用心,營造親切、舒適的環境
3.2.1 微笑服務:患者進入手術室時,手術室護士熱情迎接,微笑服務,態度親切,語言溫和,安慰體貼關心照顧患者,緩解其不安和恐懼的心理。
3.2.2 音樂解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播放手術室背景音樂,通過音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緩解患者的恐懼與緊張,降低以此出現的的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等心理應激反應。
3.2.3 握緊我的手,跟我深呼吸: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或多或少都會緊張,手術室護士握緊患者的手,囑其深呼吸,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尤其是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因疼痛不停的叫喊,手術室護士可握緊產婦的手,囑其深呼吸,以達到緩解患者疼痛的目的。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清醒的患者,時不時與患者的握手,與其交流給予心理支持,全麻患者復蘇時,手術室護士陪護在旁,握住患者的手,詢問患者的感受,根據患者主訴及時做好相應的護理,使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期及蘇醒期。
3.2.4 陪人等候區人性化 我科在陪人等候區的墻壁上張貼不同麻醉的患者手術流程,使患者家屬了解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的大致步驟,還安裝了有線電視,雜志、報刊柜等設施,為患者家屬提供減壓環境?;颊呒覍僖财惹邢M私饣颊叩氖中g進展情況[2],因此,責任護士定時向家屬告知手術情況,讓家屬放心。
3.3 術后訪視貼心: 術后1~3天,巡回護士對術后患者進行回訪和探視。了解患者的精神狀態、體溫、傷口愈合情況及其他手術并發癥等。通過與患者交流,一方面豐富了護理經驗,另一方面拉近了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增加手術室的社會效益。最后征求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意見及建議,了解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4體會
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是為了真正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轉變護理觀念,增強服務意識,規范服務行為,使病人得到實惠的優質護理服務[3]。在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從傳統的機械性工作流程中解脫出來,尊重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是一種高質量、高品質的追求,激發了護理工作者的職業激情,擴大科室內涵。通過優質護理服務使護理人員認識到手術護理不再是簡單的操作配合,而是對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服務,由原來的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激發了護士對護理工作的熱情,提高了護理質量,使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認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隨著醫學及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患者對就醫環境、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國家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者,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的護理模式[1],使護理工作貼近患者及社會,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2]。
本科室主要收治肝、膽、胰、脾、肛腸、甲狀腺及等疾病的患者,護理工作量大,患者病種多,手術多,變化快,任務重,給臨床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若處理不當容易發生護患糾紛[3]。根據普外科患者的特點及社會形勢,為提高患者生命安全質量及護理服務,本科從2012年1月開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全程實施,取得了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按實施優質護理前后分為兩組進行對照。對照組為實施優質護理前患者,共572例,其中男352例,女220例,年齡14~78歲;優質護理組為實施優質護理后患者,共605例,其中男368例,女237例,年齡11~84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優質護理服務方法
1.2.1 積極動員,開展人文關懷 積極組織參加培訓,轉變傳統觀念。端正態度,對患者顯示出積極向上的態度;注重儀表,著裝整潔,端莊、大方、文雅,以給患者留下溫和、善良、仁愛的“白衣天使”形象;護士通過動作、手勢、眼神、面部表情燈無聲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感情和思想交流,同時注意說話的語氣,運用正規、和藹的服務語言,以確保服務的質量;態度和藹的對待患者,使患者成為自己的永久服務對象,溫和的接受和回答患者的問題,同時建議患者提出問題及意見,增進護患關系[4]。
1.2.2 轉變思想,樹立優質護理服務理念 組織學習、參觀外院的優質護理服務方法及病房建設,要求護理人員寫出學結與感悟,并開展討論,將優質護理服務的思想深入貫徹領悟,應用到實踐當中。
1.2.3 調整護理工作模式,分區實行整體護理 將病區按照床號分為1區(1~25床)和2區(26~50床),設2名組長整體負責,每組各7名護士,每名護士負責4~5個患者。責任組長帶領各責任護士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及質量控制。
1.2.4 實行APN排班模式 實行APN三班模式[5],護士長負責日常的管理,固定上白班。2名責任組長固定上A班,其余護士分A班(8:00~16:00)、P班(16:00~22:30)、N班(22:30~8:00)。P及N班各有2名護士,保證雙人值夜班;1名高年資護士搭配1名低年資護士相互合作,由于本科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因此,此排班模式有利于護理人員全面掌握護理工作,保障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服務。
1.2.5 規范培訓,提高護理水平 每周五早上交班后固定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學習,例如有關普外科的??谱o理知識及操作、最新護理知識、優質護理服務新舉措等。每月進行一次考評,記入檔案,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1.2.6 優化服務流程 對急需搶救、手術的患者,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服務流程,由護士陪同送入手術室或搶救室,以爭取最佳治療時間,待病情穩定后再辦理各種住院手續。對患者家屬做好安慰鼓勵、解釋等工作,減少其陌生感。
1.2.7 患者入院后做好入院宣教 患者入病房后,護士應熱心接待,主動起立、問候,進行自我介紹,然后向患者介紹病房環境、主治醫生、責任護士、住院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請假制度等,有不明白之處可隨時到護士站進行詢問,使患者減少陌生感,增加護患交流。
1.2.8 建立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 規范病房布局,保持病房環境清潔、舒適,光線充足、溫濕度適宜、定期通風消毒,各宣傳欄、提示欄醒目溫馨。藥品及醫療器械分類放置,標示明確。加強安全管理,病區通道兩側設有扶手,建立各種溫馨提示牌,如“防止墜床跌倒”、“預防壓瘡”、“加強安全管理”、“防止導管滑脫”等,以提醒患者及家屬注意[6]。
1.2.9 重視細節,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 兩組每天早晚2次分別整理床單位,做好晨晚間護理;進行各項護理工作前做好三查七對,嚴格核對腕帶;根據患者特點幫助采取舒適的臥位;注意患者的清潔衛生,幫助患者剪指甲、洗漱等;每天不定時巡視病房,主動更換液體,并告知輸液的名稱及功效;患者的各種管道,如胃管、尿管等注明插管日期并及時檢查有無堵塞、脫落;患者入院及出院時做好入院宣教及出院指導,住院期間經常與患者進行交流,以增進護患和諧[7]。
1.2.10 簡化護理文書,做好床邊交接班 運用電子病歷系統,將各項護理內容打印出護理執行單,落實后簽全名;同時采用電子護理文書,減少書寫時間以將更多的時間應用于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中。由于患者多,病情雜,因此應準確做好每天的交接班,責任組長負責在床邊進行交接,將患者的主要護理問題落實到位。
1.2.11 及時總結評價 每位患者出院前均進行滿意度調查問卷填寫,同時在病區顯著位置張貼舉報投訴電話、意見箱,接受患者及家屬的監督。每月進行一次總結,吸取建議同時提出改善措施。
1.3 效果評價方法
1.3.1 患者滿意度調查 在相關文獻的基礎上[8],設計而成的適合本科的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已在本科運用2年,經檢驗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數為0.803,應用效果良好。包括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病區環境、護理操作、護患交流等方面。各條目在1~5分之間,分別代表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滿意、滿意、很滿意,由患者匿名打分。患者出院前填寫,對實施優質護理前后的結果進行比較,實施前(對照組)問卷572份,實施后(優質護理組)問卷605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100%。
1.3.2 護理差錯、按鈴率、陪護率、護患糾紛發生率比較 兩組的護理差錯、按鈴率、陪護率、護患糾紛發生率進行比較統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在病區環境、護患交流、服務態度、護理操作、健康教育的滿意度上,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護理差錯、按鈴率、陪護率、護患糾紛發生率比較 實施優質護理后,無護理差錯,護患糾紛發生10例,按鈴率和陪護率下降,發生率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體會
優質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患者的理念[9], 在各方面都將患者放在首位,改變原有的護理程序及方法,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有結果顯示[10],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患者的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明顯得到改善。根據本科的特點,筆者采取合適的優質護理服務方法,如強化基礎護理,增進護患溝通,簡化護理文書等。結果顯示,患者對病區環境、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及護理操作等各方面的滿意度優于實施前(P
將優質護理應用于普外科臨床工作中,調動了護患的積極性及協調性,同時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了患者的要求,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提高。對護理人員,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減少了護理差錯、護患糾紛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提升了護理水平,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蓮花.優質護理活動開展及相關問題的綜述[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9):124-125.
[2] 郭燕紅.適應形勢銳意進取促使護理工作可持續發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05-307.
[3] 金丹.普外科護理矛盾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2,21(15):157-158.
[4] 劉向榮.腦外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體會[J].當代護士,2012,1(1):180-182.
[5] 陳艷玲,馬莉.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外科護理中的實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3):275-276.
[6] 陳小莉.在神經外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體會[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9(2):38-40.
[7] 徐美娣,朱凌云,蔣燕.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中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1C):76-77.
[8] 王琨, 李紅.患者滿意度調查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雜志,2010,17(6): 550-552.
衛生部2010年倡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并下發了《活動方案》[1]。活動要求以患者為工作的中心,做好基礎方面的護理,落實責任制,進一步深化護理內涵,確保提升護理水平和效果。我院自2011年開展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經過3年的探索實踐,護理隊伍素質得到很大提升,護理質量有了很大飛躍,護士綜合素質提高也較為明顯,且出院患者對醫院的護理服務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對護理人員及工作認可度得到顯著的提升,有效改善護患關系,現將我院實踐做法及體會報道如下。
1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1.1組織學習相關要求 我院護理部將《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印發到內科、外科各護理單元,研究下發我院《住院患者護理服務項目一覽》和《臨床護理服務規范》、《基礎護理規范》、《臨床護理指南》等配套資料,組織全體護理人員深刻領會優質護理服務內涵,掌握護理管理和基礎護理以及??谱o理要求,了解患者護理安全措施,并要求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融入優質護理理念,并對優質護理情況開展不定期的考核。
1.2初步擬定實施方案 組織護理部的科護士長等護理人員,召開座談會征求優質護理服務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分析優質護理服務開展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積極研究對策。以此為基礎,經護理部討論,選擇內科和外科等護理單元作為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實施病區,部署活動目標、要求和步驟等具體內容。
1.3開展動員 由院長辦公會討論審定《工程實施方案》,完善內容,細化步驟,量化指標。分別在院部和護理部召開優質服務工程動員會議,明確活動意義以及方法步驟,把醫護人員思想與行動統一起來,便于活動的推動和開展。
1.4進行專題培訓 按照《方案》組織專題培訓,我院對全院內外科護理人員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分期、分批集中培訓活動,邀請護理專家以及禮儀專家對護理人員授課,主要的培訓內容包括護理各方面,比如護士的禮儀和語言交流技巧,護理人員的素質提升教育,護患溝通方法和注意事項,優質護理的臨床實踐以及常見臨床護理問題和處理方法等。通過培訓,使護理人員真正體會到日常工作標準和優質護理服務標準之間的巨大差距,切實體會工作中的不足,進而根本上重新認識護理工作,為順利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奠定思想基礎。
2認真穩妥組織實施
2.1強化責任管理,落實基礎護理任務 大力實施責任制管理。將示范病區護理人員進行分組編排,依據病區的不同特點分別設置1~2個小組,每組有護理人員2人左右,任命1名組長;每位護士分管患者8~10人,護理人員對所轄床位患者的入院和出院全程負責管理;而護理小組長則負責指導本組的護理人員很好的完成住院患者的優質護理工作,包括執行醫囑、做好基礎護理、搞好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并進行康復指導等。小組長還要協助病區護士長搞好病房的管理。
推行護士床邊工作法。為每位護士配備了醫用多功能治療車,治療車攜帶管轄患者必須的所有護理工具和藥物等,確保伸手可得需要物品,保證護士最小的活動范圍,而可以滿足所管床位的護理工作需要,從而有效的減少護士頻繁走動于病房和治療室,保證了更多時間用在患者治療上。采用床邊工作法后,護士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管轄患者出現的問題,特別是病情發生惡化時,可以最短時間接受治療,也避免了工作高峰期病房呼叫鈴聲的雜亂鳴響,給輸液患者與護士提供安心、安靜的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進護患的溝通。床邊工作法要求護理交接在患者的床頭開展,把患者需要注意的護理事項和患者本身進行結合,也能保證患者的知情權。
注重個性化護理。落實責任制管理與床邊工作法,可以讓護士更多時間用在患者身上,同時便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執行個性化護理措施,也讓患者可以主動的參到醫療和護理的全過程,進而降低發生并發癥幾率,確保醫療、護理有效性,減少費用支出;同時,以上兩種方法減少患者對家屬以及協助護理要求,緩解患者家屬個人工作和照顧親人矛盾。
加強護理隱患排查。各病區對當天護理工作進行梳理,查找隱患,分析原因,制訂解決方案和措施;護士交接時要確保和下一班無縫對接。
2.2科學排班,合理規范實施護理 建立彈性的排班制度。護理排班制度建立要深入分析護理人員的情況和科室、病區的特點,對各病區的護理力量進行合理的調配;根據病區科室的特點以及住院患者的情況,實施彈性調整上班的人員和任務的分配,變傳統早、中、晚三班倒形式,改為A、P、N三班制。其中A班工作時間為9:30~13:00,中午留有一個人值班;P班時間規定是16:00~20:00,接班時2~3人;N班時間安排是20:30~09:30,主要負責夜間的護理工作,一般1~2人。此排班制度減少交接班的次數,確保了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的連續性;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增減護理人員力量,合理的安排工作與休息的時間。
由于排班制度改變,護理力量也要隨之變化。因此,要求醫院不斷的充實護理隊伍,加大招錄護理人才力度,我院近年來注重從應屆護理專業優秀畢業生招錄人才,近幾年,新增護理人員6名,確保示范病區的醫護的比例達到1:0.4。加強護理隊伍的數量建設同時,更加注重了選拔和培養??谱o士。我院護理部依據臨床的專科發展趨勢與需求,護理部定期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開展業務學習及??婆嘤?,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
2.3健全保障系統,保證護理時間 首先是完善信息系統。進一步取消護理文件的書寫,完善了病房醫生工作站以及護理的電子病歷內容,保證床位醫生可以把醫囑直接錄入到患者的電子病歷,護理記錄實現了全面電子化,使護士從繁雜的文書書寫中解脫,保證了護士有更多時間在管轄患者的床邊,增進護患的溝通。其次藥品和物資等下收下送,減少護士非護理時間,確保護士更多的精力用在治療和護理工作中。
2.4開展滿意度調查,整改問題 通過多途徑的征求患者意見,便于改進優質護理服務內容。我院對每位出院的患者開展滿意度調查,可填寫調查表,也接受意見箱投放,還可以以信函的形式回寄到醫院。護理部每月對各病區開展一次滿意度的調查。及時對滿意度調查和征集的意見進行匯總和分析,排查工作問題,反饋各個病區,限期整改,并要求整改到位。
3體會
①轉變服務理念 醫院管理者、護士長、普通護士對護理的認識發生翻天覆地改變,進一步明確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護理活動中堅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用優質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和社會滿意度。②基礎護理得以落到實處,且專科護理的優勢明顯,病房內,護理人員隨時發現病情變化或者需求,及時提供治療和幫助;病室保持安靜,確?;颊吒眯菹?;同時,醫療護理個體化明顯,專科特色強,滿足患者需要,醫療安全更有保障。③患者的滿意度提高顯著,通過主動服務,加強了護患的溝通,提高患者舒適度,提升了自信;患者表揚護士現象增多,也增強了護士職業自豪感與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門診輸液室是反映門診護理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患者對醫療護理質量,醫療護理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要?,F將我部如何提高門診輸液室護理服務質量談幾點體會。
一、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職業形象。
教育護理人員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實行救死扶傷,時刻為傷病員著想,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忠于職守,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輸液室是醫院的一個窗口,護理人員的職業形象是醫院的剪影,醫療市場競爭激烈,每位護理人員要認識到塑形象、樹立優勢、贏得患者的重要性。自身素質的提高要“內煉修養、外樹形象”,使用文明用語、服務用語和醫務人員行為規范的標準來要求。護士著裝整潔,給人以穩重端莊之感,心態安詳,面帶微笑,態度和藹,語氣溫和,用良好的護士形象服務于患者和家屬,讓患者感受到護士的關愛、呵護,不但可以消除患者對醫院的陌生和恐懼感,使之產生安全感,同時還顯示了醫院的整體精神風貌。
二、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確保服務質量。
制定門診部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采取請進來講學、走出去進修、學習函授等形式,選送有上進心和責任心的護理人員去大醫院進修學習,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并通過在職學習、崗位練兵,來拓寬視野,提高護理專業水平。在臨床工作中,以解除患者病痛為目的,對護理人員提出了要求,必須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良好的素質和過硬的醫療護理操作技術,即要對患者的病情、診斷、治療及護理做到心中有數,又要用嫻熟、快捷,高超的護理操作技術,提高靜脈穿刺技術的成功率,力爭做到“一針見血”來減輕患者的痛苦、贏得患者的信賴,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嚴格遵守護理操作常規,加強三基訓練,崗位練兵,輸液時根據患者病情輕重緩急、老幼、液體種類調整輸液方式,合理安排輸液,加強輸液巡視,,注意觀察患者輸液用藥后的各種反應,做好各種可能出現的輸液反應的應對處理準備,避免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三、規范醫療法規 ,完善服務制度。
開展績效考評,組織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反復學習《醫療護理技術常規》、《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醫療文書規范》等診療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四查十對”,落實門診部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完善每個護理人員、每項工作的標準制度和考核機制,使全體護理人員明確只有依法行醫才能保證醫療安全。做到按規執行、按章操作,確保了各項醫療操作安全有序,有效地杜絕醫療事故和差錯的發生。
四、認真落實門診部的“五心”服務活動。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一張笑臉、平緩的語言、適當的手勢、柔和的動作來規范我們的服務。認真落實門診部的接待患者要熱心、治療細心、護理精心、解釋耐心、征求意見虛心的“五心”服務活動,給患者營造新鮮、親切、舒適、安全的治療環境,使門診輸液室的人性化活動進一步完善,增進了患者的理解、信任、支持和配合。
我院在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的示范活動中,作為首批試點科室,從2010年6月開始運行,首先在4個試點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活動,通過5個月的努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后,護理質量較開展前有了明顯提高。現報告如下。
實施方法
試點前護理工作狀況調查:基礎護理工作完全由家屬或護工替代。病情觀察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大多數護士觀察的對象限于病重或有明確醫囑的患者。一般對二級護理以下的患者很少主動觀察,很容易遺漏。護理文件書寫占用了護士大多數時間,使護士從事基礎護理和巡視病房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時間減少。
籌備階段:在全院開展動員大會,試點科室反復組織學習討論,讓所有護士明白什么是基礎護理,以及包含的具體內容。學習其相關的服務項目和護理技術服務規范,讓每個護士明白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主題,以及需要達到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案:合理調整排班模式,優化工作流程,對護士實行分層管理。即護士-責任護士組長-責任護士-助理護士。責任護士組長由業務能力較強的高年資護士擔任。一名責任護士組長帶一名責任護士,一名助理護士,分管一組患者,另設一名機動護士,可隨機調配,各組負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治療及護理。試點病房運用了全面而科學簡潔的護理表格書寫,大大縮短了書寫時間,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留在病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完善基礎護理質量檢查管理體制,責任護士組長每天上下班時自查,護士長每天不定期進行護理質量檢查,隨時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成立了中央運輸服務中心,負責接送患者進行各項檢查,確?;颊咴跈z查過程中的安全、及時、準確且不影響治療。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強化護士“三基培訓”,對低年資護士,每月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1次,督促其提高自身素質。
結 果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后,醫患關系有了改善,患者滿意度得到提高,2010年7月~2010年12月對所有有認知能力的住院患者發放回問卷78份,收回78份,有效問卷77份。患者對病房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內容。結果見表1。
討 論
護士轉變了觀念,加強了責任心。對護士分層管理,包干到組,責任到人,使護士明白了自己該做什么,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任何時候第一時間能找到自己的護士,人人樹立了“我的患者,我的護士”的理念,縮短了護患間的距離。夯實基礎護理,提高滿意度服務。
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包括心理變化,落實基礎護理、發展??谱o理、升華整體護理,使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不易遺漏,爭取做到“三前”護理,即搶在患者紅燈前,想在患者需要前,做在患者開口前,基本做到零呼叫。
病房秩序進一步好轉,試點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靜、整潔,為患者創造了良好的休養環境,實行責任制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護理服務,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工作在病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解決,保證了患者的安全,使醫療護理質量進一步得到保障。
營造了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護士通過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體護理服務,增進了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護士以愛心、耐心、細心、溫馨的服務,使患者更加信任和依賴護士,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如今“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引導的護理模式已經形如建立,在全方位關注患者,一切為了患者,以患者為中心的呼聲中,護理人員更應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現代管理意識。
1. 護理人員編制。我科病床25張,護理人員12名,床位與護理人員按1:0.5配比,其中主管護師一人,護師五人,護士六人,為了便于管理,人員分成兩組,每組五人,每人分管2-3張床位,護師擔任責任組長。
2. 崗位職責特點
1首先責任護士提前到崗,巡視病房,在參加交班報告,了解病人全部動態后,由責任組長帶領下分組進行護理查房,本組夜班護士匯報夜間病人病情變化,與相應的責任護士進行交接,了解全面的病情后,由責任組長制定當天的護理計劃,責任護士獨立去完成。疑難危重病例由組長負責,責任護士休假由組長指定的托管護士負責,以確保護理的連續性。
2護士的主要工作地點由治療室轉為病房,由功能制護理轉為責任制護理每名責任護士配備治療車,負責病人入院手術出院的一切治療,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
3責任護士完成基本治療后,利用余后時間完成并檢查生活護理的落實情況.每日晨間護理及夜間足部護理每天的翻身拍背,每周的洗頭都有條不紊的落實,尤其是課內自制的洗頭用具極大的方便了患者及護士,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4 工作評估。各組組長每天參加臨床護理工作外,還負責檢查本組護士的護理實施情況并評價,并加強科內健康宣教力度,自制宣教材料,開展宣教課堂??苾让吭逻M行一次病人滿意度測評,選出當月患者最滿意護士。
二 加強護士整體素質的提高。
1 進修學習。每年派一名護士去上級醫院學習
2 院內培訓。院內每月組織1-2次專家講課,每月2-3次護理骨干講課??苾让吭乱淮巫o理人員??婆嘤?,每周進行科內護理查房、技術培訓。通過這些學習,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及護理質量。
三 加強護理管理力度
1 科內有完整的創建計劃、目標任務和實施措施。護理人員注冊上崗規范執業,各項關鍵技術準入
2 建立健全的護理工作規章制度、疾病護理常規和臨床護理規范標準
3 加強健康宣教。護理地點的轉移,增加了責任護士與病人溝通的時間,把健康宣教融入到每一次護理服務中去。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 逐步從治療疾病發展到預防疾病和保健護理。婦科門診是醫院婦科護理服務得以體現的關鍵部門, 該部門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醫院護理服務的總體評估。以患者為中心是婦科門診中人性化護理工作的重心, 是為了滿足新的醫學模式需要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大量研究表明[1-3], 醫院中納入這種新型的人性化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大力改善護患關系及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為證實婦科門診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必要性, 回顧性分析自2012年10月~2013年4月來本院婦科門診就診的患者300例,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共選取300例婦科門診患者, 年齡為18~55歲, 平均年齡為36.5歲, 其中包括陰道沖洗、陰道鏡檢查、宮腔鏡檢查、清宮術等各種婦科檢查及婦科小手術、婦科常規檢查等, 經常規檢查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將3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各150例, 對照組實施常規性護理, 觀察組進行人性化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在年齡、教育程度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性的護理手段。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①人性化的護理服務環境。婦科患者一般都具有敏感的女性特殊特征, 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患者就診時, 護理人員應給予體貼及關愛的態度并以溫和的語氣向患者介紹醫院門診的就診環境、相關的制度及注意事項, 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的羞澀感及恐懼感, 使其盡快熟悉并了解醫院門診的就診環境。②人性化的護理禮儀。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應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的前提下, 給予安撫和支持, 積極主動引導患者并和藹的給患者講解就診治療的目的及以期達到的效果, 與此同時, 護理人員還應積極與患者的家屬溝通, 從不同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 使其最大程度的配合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③術前及術中的人性化護理。婦科門診雖然手術時間短, 但手術室或手術時間仍是患者產生強烈心理應激反應的應激源。為此, 護理人員應堅持從患者本身出發, 接診時充分與患者進行溝通, 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干預和護理, 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具體情況, 盡可能的減少患者的區域, 加強護患關系, 給予患者細心人性化的關懷, 做到護理工作與治療有目的、有計劃的運行, 促進高質量的治療效果。④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規程。免費發放各種婦科健康資料, 定時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普及衛生知識, 患者檢查、治療或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耐心的向患者介紹出院后的具體注意事項并由專門人員對其進行定期隨訪, 對回訪記錄進行反饋并統計。
1. 3 觀察指標 隨訪后, 對就醫門診患者進行服務情況評分。按照:很滿意為大于9分;意為7~8 分;一般滿意為5~6分;不滿意為4分??倽M意率(%)=(很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以P
2 結果
兩組婦科門診患者經分組護理后, 其結果分析如下:觀察組(150例):很滿意有129例, 滿意率為86.0%;滿意有15例, 滿意率為10.0%;一般滿意為6例,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為96.0%。對照組(150例):很滿意有77例, 滿意率為51.33%;滿意有45例, 滿意率為30.0%;一般滿意為18例, 不滿意有10例, 對照組的總滿意率為81.33%。觀察組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經SPSS12.0軟件比較, P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服務是以患者的疾病為中心, 注重患者的心理、精神及情緒波動等方面的全面性護理[4, 5]。隨著人們對服務行業的要求的提高, 醫療單位只有得到患者的滿意及好評才能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同時, 只有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地在婦科病患者中實施人性化護理, 才能從根本上轉變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 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明顯提高[6, 7]。因此, 在婦科門診中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能極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 提高護理科研水平和護理質量, 值得在臨床護理服務中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愛軍.人性化護理在外科病房中的應用.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0,12(2):176-177.
[2] 崔蘇敏.循證護理的急診科人性化護理服務中的就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1(10):93-94.
[3] 張秀敏.人性化護理在輸液患者中的運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8,20(9B):75.
[4] 丁炎明. 以人為本護理服務的探索與實踐.中華護理雜志, 2004, 39(1): 39-41.
1.1注重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 引導全院護士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推行護理“人性化”服務,組織觀看服務,禮儀講座,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培養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
2 人性化醫院服務的實踐內容
2.1 規范護理人員的語言行為是人性化服務的前提
護士的語言代表著一個護士的素質,道德和情操,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著,要特別注意語言的修養。
在臨床工作中,護士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區域,不同文化層次的病人,作為護理人員要善于觀察,把握病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其病情,性格,文化層次較高的病人在交談中或健康指導時知識性要強一些,對工人和農民病人語言的交流,要開門見山,健康指導時要通俗易懂。對身患重病和猜疑較強的病人要主動接近他們,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態,給予滿意和安慰性語言,對孤獨的病人應適當給予更多的 照顧和鼓勵性語言,對自尊心較強的病人應注意用尊重的語言,以取得合作。
2.2人性化服務行為 安全,有效,到位的醫療服務才能真正體現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各位醫務人員認真執行服務人員行為規范,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標準體系。
2.3 人性化服務流程 根據人性化服務要求進行工作流程再造,為病人 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服務。
2.4人性化服務環境改進病人的就醫及住院環境,加大環境管理力度,特別要注意病人的人格尊嚴和維護病人個人隱私,營造溫馨,舒適,優化的醫療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