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11: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平行志愿填報技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分數優先:這是和志愿優先相對立的,是保護高分學生的措施。比如你排隊上車,要依次上車,不能插隊,排隊排在后面的人,即使有強烈的上車愿望,也得等到前面的人選完才能選擇。
2、遵循志愿:輪到你上車了,前面有6輛車,你都是可以選擇的,不一定要選擇第一輛,而是選擇你最喜歡的那輛,最豪華的那輛。
3、多次檢索:假如你選擇的那輛豪華車,已經坐滿人了,那么就要選擇第二輛你喜歡的,也就是第二志愿,如果也坐滿人了,就要去看第三輛,以此類推,這叫多次檢索。
4、一次投檔:根據你的選擇,依次檢索各輛公交車,第一輛滿了,就上第二輛,第二輛滿了就上第三量,第三輛如果沒有滿,你就上了那輛車了,然后檢票,你的票就作廢了,如果不想做這輛車,只能下車。等這批車發出去,如果還有某輛車有空位,那么那么這些下車的會重新排隊,來選擇這輛車,直到坐滿為止。
(來源:文章屋網 )
用好“排位定位法”分析:填報志愿最關鍵的一步是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每年,會根據考生成績,按照一分的差別對考生進行從高到低排序,形成“一分段表”。考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全市中的排名定位;而在錄取時,各批次學校也是根據分段和名次來對考生進行錄取。技巧:考生可以通過“一分段表”,以及往年目標院校提檔線考生的最低排位,對自己進行“排位定位”,分析自己被目標院校錄取的可能性。
綜合比較“線差”、“專業差”。分析:每年會公布各高校的投檔分數,各高校也會公布每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在填報志愿時,考生不僅要分析理想高校前幾年錄取線與我市不同批次最低控制線之間的分差,還應參考該校某一專業往年的錄取平均分與該校投檔線之間的差額。技巧:各高校熱門專業和普通專業的錄取線差距會較大。甚至一些重點理科院校里,其文科專業的錄取線會低很多,考生要綜合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報考的專業。
設置合理的志愿梯度。分析:2013年某市高考各批次報考志愿設立與去年完全一樣:本科提前批和高職專科提前批設1個一志愿和1個二志愿;重點本科批次設6個平行志愿,本二批、本三批、專科一段設1個一志愿和5個平行二志愿,專科二段設4個平行志愿。不過,平行志愿在實際錄取時是有先后順序的。因為在投檔時并非同時投給幾所高校,而是按照考生填報的次序逐項檢索,即先檢索A院校,如未能錄取再檢索B院校,B不行再檢索C院校……這決定了志愿填報要有梯度。技巧:志愿梯度的設置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平行志愿組里各院校之間要有合理梯度,第二是每個院校志愿之下的6個專業志愿也要有合理梯度。
前沖后保 填好第一志愿。分析:“平行志愿”的核心原則是“分數優先”。也就是說,投檔嚴格按照考生的分數排名順序來進行,必須是前一名的考生投完幾個平行志愿才輪到后一名的考生投檔。這就給了考生公平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考生應運用“前沖、中穩、后保”的原則,充分重視并填好第一志愿。技巧:“前沖、中穩、后保”即指前面一兩個志愿可以沖一下,填報自己比較向往的學校;中間志愿要穩妥,填報自己成績錄取希望比較大的院校;后面的志愿則要一定保底,以免掉檔,這是最大的原則。
(來源:文章屋網 )
2021北京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一)本科志愿
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績后填報,首次志愿填報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根據錄取進程進行安排。
(二)高職(專科)志愿
1.志愿設置:專科招生設置專科提前批、專科普通批2個批次,并按順序依次錄取。
(1)專科提前批分藝術類和普通類,考生只能選報其中一類,不能兼報。
藝術類分美術類和非美術類,美術類設置10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設置1所院校1個志愿專業;非美術類設置2個順序志愿,每個志愿設置1所院校6個志愿專業。
普通類設置2個順序志愿,每個志愿設置1所院校6個志愿專業。
(2)專科普通批設置20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設置1所院校1個志愿專業。
2.填報時間:7月21日至7月22日。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了解平行志愿填報規則
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是依據文理、滿足等級、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目前全國陸續實行平行志愿,填報志愿的難度降低了很多。高分低就、掉檔、落榜的現象越來越少,但并不是沒有,過于粗心和輕心還是會留下很多遺憾。所以考生和家長要早做準備,學習掌握平行志愿的相關規則和技巧,從根本上確保志愿填報工作的萬無一失。
北京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順序志愿遵循的是“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原則,分輪次進行。填報順序志愿,院校梯度非常重要,第一志愿最關鍵,第二志愿應重點考慮往年報考人數不足,曾經招過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學校或對第二志愿有預留計劃的高校。
平行志愿是按投檔成績對考生排序,逐分逐個檢索考生填報的志愿,投檔到排序相對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只要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高校,即向該高校投檔。也就是說,考生檔案不會因為未投到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高校,而失去投到排列在之后的其他高校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投檔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原則,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
對于同一批次平行志愿,幾個高校志愿之間應有梯度,“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一般來說應將最想就讀的高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第一個位置,靠后的位置要考慮填報“保底”高校。
一些省份今年提前批(藝術類除外)、國家專項計劃批、地方專項計劃批第一志愿設1個高校志愿,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第二志愿為平行志愿,設1-4個高校志愿,每個高校可以填報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
對于這些院校來說,第一志愿同樣比較關鍵,不過填報時還要重視第二志愿。由于考生志愿分布客觀上存在著不均衡性,一些院校報考人數過多,勢必造成第一志愿考生落選,而有些院校報考人數較少,第一志愿無法完成招生計劃,第二志愿就會發揮作用。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為第二志愿的主要選報對象,并注意在院校順序上有一定梯度。
避免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專業沒有好壞之分,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而且熱門專業競爭激烈,填報志愿時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中考平行志愿的填報技巧】
1.目前上海中考的平行志愿可以填報15所學校,按區填寫,可以征求志愿。15個志愿不用全部填滿。
志愿填報的基礎參考是歷年平行志愿分數線,各區學校必須按照各區參考,不可以將全市混在一起。
根據歷年平行志愿分數,可以得到一個基礎學校排名。據近5年的統計,除長寧區外,其他各區的平行志愿學校排位基本不變。
中考平行志愿按分排隊,同分之后再比較大三門成績,分數高的學生先選擇學校,因此填報志愿時只要按照學校從高到低的方式填報即可。
2.此外,必須強調,中考志愿填報要大膽。
最近幾年經常出現定位中本貫通的學生最終考出590分以上高分的情況,但590分也無法幫助他們進入市重點名校,因為中本貫通是提前批次。
與高考相比,中考平行志愿的定位非常模糊。
由于志愿位置充足,所以中考平行志愿是可以跳填,或者高填的,在高考時大部分不會填報交大復旦,但在中考中,可以適當填報自身能力范圍之外的學校。(但是不能超出太多,比如500分級別的學生,就沒必要填570,580級別的學校了)
比如平時550級別的學生,完全可以填報中考分數570級別的學校,這是基于以下考慮:中考考試本身較為簡單,可能出現放衛星等情況。
2019年平湖市高中段學校招生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人數
【中考平行志愿的填報技巧】
1.目前上海中考的平行志愿可以填報15所學校,按區填寫,可以征求志愿。15個志愿不用全部填滿。
志愿填報的基礎參考是歷年平行志愿分數線,各區學校必須按照各區參考,不可以將全市混在一起。
根據歷年平行志愿分數,可以得到一個基礎學校排名。據近5年的統計,除長寧區外,其他各區的平行志愿學校排位基本不變。
中考平行志愿按分排隊,同分之后再比較大三門成績,分數高的學生先選擇學校,因此填報志愿時只要按照學校從高到低的方式填報即可。
2.此外,必須強調,中考志愿填報要大膽。
最近幾年經常出現定位中本貫通的學生最終考出590分以上高分的情況,但590分也無法幫助他們進入市重點名校,因為中本貫通是提前批次。
與高考相比,中考平行志愿的定位非常模糊。
由于志愿位置充足,所以中考平行志愿是可以跳填,或者高填的,在高考時大部分不會填報交大復旦,但在中考中,可以適當填報自身能力范圍之外的學校。(但是不能超出太多,比如500分級別的學生,就沒必要填570,580級別的學校了)
比如平時550級別的學生,完全可以填報中考分數570級別的學校,這是基于以下考慮:中考考試本身較為簡單,可能出現放衛星等情況。
而且,除了學校外,許多市重點的要求分數沒有想象中那么高,以580分級別為例子,總失分控制在50分左右平均得分要求在137分上下,這個分數在中考中并不是很高的要求。
3.中考填志愿不可以浪費考分。
中考填報時一般不跳校,按順序排列,在浦東,閔行或是郊區等區域特別大,明顯不能走讀的學校,也不要輕易放棄或跳過,一般區內前5學校順序固定,不浪費自己的考分。比如浦東學生不要去川沙或南匯,直接填東昌,高橋,就會浪費大量中考考分,實際填報時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2021年上海高考成績查詢時間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于6月9日順利結束,考試成績將于6月23日開通查詢。6月24日起,考生成績通知單將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EMS)按照考生高考報名表上填寫的本市通訊地址投遞到考生家中。在考試成績公布前,相關考生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1.已參加2021年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考生,可于6月10日18:00起通過“上海招考熱線”網站查詢成績。
若對本人考試成績有疑問,可于6月11日10:00至12日16:00通過“上海招考熱線”網站申請成績復核。具體見《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將于6月10日開通查詢》。
2.已于5月下旬完成軍隊院校報考意向網上登記的考生,請于6月11日前到本人就讀學校所在區報名點報名并填寫《軍隊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政治考核表》,然后根據安排參加后續的政治考核、面試、體格檢查和職業基本適應性檢測,具體見《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軍隊院校報考指南》。
3.已于5月中旬完成公安類院校報考意向網上登記的考生,須關注從6月10日起分期分批進行的面試、體能測評、體檢、招生考察等,具體見《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公安類院校招生面試、體能測評、招生體檢即將開始》。
4.有意向報考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的考生,須于6月20日前登錄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招生網完成網上報考意向登記并自行下載《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招收青年學生政治考核表》,由上海市消防員招錄工作辦公室對其進行資格審核。
待高考成績公布后,符合條件考生于6月25日前寄送《政治考核表》并參加后續組織的體格檢查、心理測試和面試。具體見《2021年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招收青年學生報考指南》。
5.參加本科提前批次中采用綜合評價方式招生院校校測的考生,應根據招生院校規定的時間和具體要求參加校測,具體安排可咨詢所報考院校。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1.第一志愿很關鍵
許多考生及家長名校情結很重,一心想進名校。高考志愿填報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拋檔、能否錄取。因為重點名校的第一志愿錄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險搏高,不留余地,就會導致風險很大。如果將所選擇的學校適當下降一個檔次,還可將所選擇的專業適當上升一個檔次。
2.了解大學的真實情況
全面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等等。
3.尋找適合自己的大學
要考慮兩點:第一個是由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高考考分情況、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其他情況等組成的自身競爭實力。
平行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1、平行志愿在投檔時,系統會自動將未被錄取的考生,分成文理兩部分,然后按照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如果遇到一些考生分數相同時,就會一次按照語數外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所以,雖然平行志愿中的院校是平行的,但是系統檢索、投檔是有先后順序的,一般情況下,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檔的順序。
所以考生如果在填報的平行志愿中,填報了多所院校,那么,檔案就會投到這些院校中的第一所。所以平行志愿填報技巧第一式就是,選擇最想讀的學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2、雖然說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考生填報志愿的壓力,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但是平行志愿也不是萬無一失的,也存在落檔的風險。
平行志愿落檔的情況大致分為三種:一是,檔案投不出去,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考生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平行志愿中選擇的院校投檔線過高;二是,投檔了,但是卻被退檔;三是,考生自身條件或單科成績不符合要求被退檔。所以,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也要慎重!
2021年新高考填報模式什么是“專業(類)+院校”?什么是“院校專業組”?新高考填報模式怎么填?這就來為考生和家長們科普一下!
“專業(類)+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個院校+1個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單位進行填報。
考生既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也可以選擇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
高考平行志愿避坑技巧平行志愿有哪些“坑”
除藝術本科(一)實行梯度志愿外,今年我省其他批次均實行平行志愿。提前批本科、高職高專文理類設6個平行的院校志愿;其他批次設9個平行的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投檔時,按考生文化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當遇到多名考生成績相同時,依次按語、數、外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再按排序先后從高到低依次投檔(先投分數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對單個考生投檔時,按照考生填報的院校順序依次檢索投檔,當計算機檢索到考生填報的院校有計劃余額,考生檔案即可投到這個院校。
省招辦表示,平行志愿雖然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同時也存在風險。考生如果不慎“掉”進“坑”里,有可能會上線落選。
“坑”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考生對所報高校的專業期望值過高,且又不服從專業調劑;二是忽視了少數高校部分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或專業統考成績等有一定的要求;三是隨意填報志愿,填報了不愿意就讀的院校(專業);四是志愿順序排序不當。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一、正確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試結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參考答案。在最短的時間內預估出自己的成績。盡管你看到的答案因為版本不同,可能有差異,但差異不會太大,幾乎可以預算出自己的成績。這個時候,做一定預估,你心理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二、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
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不要只看最近一兩年的數據,你可以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做分析,預測今年分數的大致走向。這個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你從考場走出來的時候,這個工作就應該開始了。
三、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四、有意向的學校,可以先去參觀
參考一些數據后,確定幾所學校感興趣學校,但無法取舍,實在不知道該報哪一所,這時你可以選擇先去學校參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學都還沒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預期。
高考填報志愿這件事,是對成績的最后一次峰回路轉。你周圍可能有很多學姐學長,他們經歷過志愿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為此,我們可以聽學姐學長的建議,更多地還應該是理性分析,用數據來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斷。當然,在分析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家人的想法等。
五、找對工具用對方法
志愿填報本身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復雜,準備時間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長用對方法,找對工具,解決志愿填報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做出準確的志愿選擇。
一是搜集目標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熟讀目標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需要重點了解其辦學性質(公辦還是民辦)、辦學地點、錄取模式(專業級差、分數清、專業清)、身體限制等內容。
二是查詢目標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院校歷年錄取分數(或線上分數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錄取的難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對考生填報志愿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們可以通過查詢院校官網、當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查詢了解相關信息。
六、熟悉文件了解專業
當地招生規定、院校情況及錄取規則等,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作為考生,熟悉了解這些規定以及省高招辦組織編發的一些相關資料,是高考生們在填報志愿前的必備準備工作。
熟悉完規定后,就要對自己所傾向選擇的專業、院校,做個詳細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專業的計劃數,近幾年各專業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同時對未來各專業就業形勢有所了解;
四是相關專業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規避限報專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五是明確自己的強項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慮相關科目成績;
六是專業收費情況。
七、綜合考慮慎重填報
在做好上述準備后,就該填報志愿了。在填報過程中,要結合之前的準備工作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首先要選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個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院校沒有錄取時,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2008年江西省一本線上落選考生數為文史類177名,理工類490名;二本線上落選考生數為文史類1148名,理工類4907名。河北2009年有82名600分以上考生落榜。2009年北京僅報考清華、北大的落榜考生就已達到546人,占高分落榜考生的32%;同時,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五所京內高校的落榜考生高達755人,占高分落榜考生的45%。
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上線落榜。
“上線落榜”不等同于高考落榜,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考生分數上了某批次的省控線,卻最終沒有被該批次的院校錄取,比如考上了一本卻未被一本院校錄取;二是考生分數上了某所院校的調檔線,檔案也被投進該校,但由于某種原因,最終被退檔而導致正常錄取時落選。
深究其原因,首先是由高校在錄取時的投檔比例決定的。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模式省份,院校的投檔比例數控制在120%;實行平行志愿填報模式的省份院校的投檔比例,本省院校為105%,省外院校為110%。因此,只要院校的投檔比例不是100%,招生計劃就會永遠小于上線人數。“僧多粥少”勢必會造成一部分考生“上線落榜”,成為教育資源競爭的“犧牲品”。
不過,與其束手就擒,不如主動出擊,利用志愿填報技巧,盡可能將“上線落榜”的風險降至最低。
“上線落榜”的四大癥候
雖然特定的錄取模式會產生一部分“分數富足”的考生落榜,但是,大部分“上線落榜”的情況都是志愿填報失誤導致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知道了癥結所在,輔以必要的填報技巧,就可以將“上線落榜”的風險其逐個擊破。
癥候之一:院校定位不準,忽略梯度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在志愿填報之前,自身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對院校缺乏了解,極易造成選擇院校時舉棋不定,患得患失。因此,在填報志愿前,如能預先了解院校相關信息,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實際情況,準確預見志愿中存在的風險,將更好地幫助考生及家長填報出合理的院校志愿。
2010年是陜西省第一次實行知分填報平行志愿。理工類考生王宇航成績高出一本線15分,他以往年院校的錄取最低分為依據志愿填報,一本志愿填報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和福州大學,二本志愿填報北方工業大學、南京審計學院。結果一本和二本志愿均沒有被院校投檔,導致落榜。
分析:這類考生落榜的原因之一,是所填報院校的錄取分數均遠遠高于考生自身的分數,因此仗還沒有打,就已經輸了。原因之二在于運用分數出發點存在偏差。王宇航利用院校往年的錄取最低分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卻沒有預估到在實行平行志愿后,院校的錄取分數可能產生的變化。與非平行志愿相比,實行平行志愿后最顯著的的特點就是院校的錄取最高分與最低分明顯扁平化。例如一個省在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時,院校的錄取最高分與最低分之差大多在40~60 之間,而實行知分平行志愿填報后,差額將縮減為20~30分,院校的最低分也會比在非平行志愿填報下普遍提高。此現象在重點院校尤為明顯。以非平行志愿填報下的院校錄取最低分為依據填報平行志愿,出發點就已經錯誤。即使不是在首次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的省份,利用院校的往年錄取最低分填報志愿,也會增大被退檔的風險。
破解第一招: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省份的考生,一志愿與二志愿之間要有梯度,尤其是二志愿,一定要填報錄取可能性大的院校,并且注意梯度,這樣就可以確保被院校投檔。而在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省份,考生同一個批次中各個院校之間要有梯度。無論哪種志愿填報模式,各個批次中低分數段的考生一定要合理填報下一個批次的志愿,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上線落榜”。
癥候之二:同級專業扎堆
河北文科考生小雨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報考了一所一本財經類院校,專業均填報財經類專業,并且專業選擇不服從調劑。雖然順利被院校投檔,但最終卻“上線落榜”,滑落到第二批次錄取。
分析:在高考錄取中,被院校投檔后,還有專業的再一次的投檔過程。專業的投檔、錄取大致分為三種形式,一是遵循專業志愿再看分數;二是專業錄取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優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愿望;三是設置專業級差方式。第二種形式對低分考生非常不利。
破解第二招:小雨的錯誤在于選擇的專業均是院校的優勢專業,專業之間缺乏合理的梯度。填報院校志愿時,不僅院校與院校之間要有梯度,在所選擇填報院校中的各個專業之間也要有梯度,填報志愿時要將院校和專業按分數高低依次排序。
癥候之三:誤入政策雷區
分析:當考生成績達到院校、專業的投檔要求進行投檔后,如果考生的體檢結果與此專業的要求產生沖突,院校就會進行退檔處理。雖然在退檔后,在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的省份,考生可以參與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但是征集志愿的院校名額很少,征集志愿院校對考生的分數也有要求,因此在這個階段被錄取的幾率更小。在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省份的考生,一志愿被退檔后,可以參與二志愿再次投檔,但是在二志愿錄取的院校也不多。因此,退檔基本意味著落榜,即使本批次不落榜也逃不開“高分低錄”。
破解第三招:為避免專業與政策“撞車”,體檢出現問題的考生首先要對照《普通高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把有可能“撞車”的專業剔除。然后要了解院校的招生政策,清楚專業是否有限制條件。專業錄取中有可能踩到的“雷區”包括:1.單科成績不合格;2.民族受限;3.性別受限;4.年齡受限;5.身體條件受限(色覺、身高、視力等);6.未參加單獨的測試,如報考外語類專業的考生沒有參加外語類口試,或者即使參加,分數也沒有達到專業要求。
癥候之四:不服從調劑
2010年,四川大學理科在某省退檔的考生為98人,其中90人是因為“所報專業已滿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湖南大學理科在某省退檔的10名考生中,有7人是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同年,報考華南農業大學的部分考生熱衷于報考經濟類專業,專業扎堆且不服從調劑,造成退檔,文理科共退檔97人,反觀食品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生物科技等專業,甚至還有計劃未錄滿。
分析:填報專業志愿時,會有“專業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項。如考生所填報專業錄取滿額,考生又選擇專業不服從調劑,那么考生將會被退檔。若考生所填報專業錄取滿額,考生選擇了專業服從調劑,但在所有服從調劑的考生中分數不占優勢,也同樣會遭遇退檔。
破解第四招:志愿填報是個性化行為,考生在選擇專業服從調劑“是”或“否”時,必須清楚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果考生的分數在被投檔的院校中處于最高分,考生可以選擇不服從調劑,當然,如果考生選擇專業服從調劑,就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如果考生認為分數有一定優勢,即使不被錄取,下一個批次也能錄到很好的院校,考生也完全可以選擇專業不服從調劑。如果考生非常滿意自己所報考的高校,對專業也沒有特別強烈的個人偏好,并且不想因萬一落榜而復讀,可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因此,是否專業服從調劑與考生的求學愿望緊密相連,沒有統一的答案。
“上線落榜”后的劃
如果“上線落榜”不幸降臨,本批次志愿無法滿足,那么下一批次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考生絕處逢生的最大機會。
2010年陜西理工類考生小付的成績高于一本線22分,被在陜西省二本批次招生的東北電力大學錄取。但他并不是志愿填報的輸家。
“和我相近分數的同學都上了一本,可我只是想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小付的心愿就是上電力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或自動化專業。他在一本院校志愿一欄填報了“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和“華北電力大學(保定)”。但根據往年的錄取分數判斷,他能被這所院校投檔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根本無法滿足專業志愿。而成績高于一本線22分,卻足夠他報考一所較好的二本院校和優勢專業。于是他在二本志愿填報了東北電力大學,專業均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和自動化。結果在分數相近的同學都上了一本的情況下,他被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了。
2008年江西省一本線上落選考生數為文史類177名,理工類490名;二本線上落選考生數為文史類1148名,理工類4907名。河北2009年有82名600分以上考生落榜。2009年北京僅報考清華、北大的落榜考生就已達到546人,占高分落榜考生的32%;同時,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五所京內高校的落榜考生高達755人,占高分落榜考生的45%。
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上線落榜。
“上線落榜”不等同于高考落榜,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考生分數上了某批次的省控線,卻最終沒有被該批次的院校錄取,比如考上了一本卻未被一本院校錄取;二是考生分數上了某所院校的調檔線,檔案也被投進該校,但由于某種原因,最終被退檔而導致正常錄取時落選。
深究其原因,首先是由高校在錄取時的投檔比例決定的。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模式省份,院校的投檔比例數控制在120%;實行平行志愿填報模式的省份院校的投檔比例,本省院校為105%,省外院校為110%。因此,只要院校的投檔比例不是100%,招生計劃就會永遠小于上線人數。“僧多粥少”勢必會造成一部分考生“上線落榜”,成為教育資源競爭的“犧牲品”。
不過,與其束手就擒,不如主動出擊,利用志愿填報技巧,盡可能將“上線落榜”的風險降至最低。
“上線落榜”的四大癥候
雖然特定的錄取模式會產生一部分“分數富足”的考生落榜,但是,大部分“上線落榜”的情況都是志愿填報失誤導致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知道了癥結所在,輔以必要的填報技巧,就可以將“上線落榜”的風險其逐個擊破。
癥候之一:院校定位不準,忽略梯度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在志愿填報之前,自身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對院校缺乏了解,極易造成選擇院校時舉棋不定,患得患失。因此,在填報志愿前,如能預先了解院校相關信息,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實際情況,準確預見志愿中存在的風險,將更好地幫助考生及家長填報出合理的院校志愿。
2010年是陜西省第一次實行知分填報平行志愿。理工類考生王宇航成績高出一本線15分,他以往年院校的錄取最低分為依據志愿填報,一本志愿填報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河海大學和福州大學,二本志愿填報北方工業大學、南京審計學院。結果一本和二本志愿均沒有被院校投檔,導致落榜。
分析:這類考生落榜的原因之一,是所填報院校的錄取分數均遠遠高于考生自身的分數,因此仗還沒有打,就已經輸了。原因之二在于運用分數出發點存在偏差。王宇航利用院校往年的錄取最低分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卻沒有預估到在實行平行志愿后,院校的錄取分數可能產生的變化。與非平行志愿相比,實行平行志愿后最顯著的的特點就是院校的錄取最高分與最低分明顯扁平化。例如一個省在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時,院校的錄取最高分與最低分之差大多在40~60 之間,而實行知分平行志愿填報后,差額將縮減為20~30分,院校的最低分也會比在非平行志愿填報下普遍提高。此現象在重點院校尤為明顯。以非平行志愿填報下的院校錄取最低分為依據填報平行志愿,出發點就已經錯誤。即使不是在首次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的省份,利用院校的往年錄取最低分填報志愿,也會增大被退檔的風險。
破解第一招: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省份的考生,一志愿與二志愿之間要有梯度,尤其是二志愿,一定要填報錄取可能性大的院校,并且注意梯度,這樣就可以確保被院校投檔。而在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省份,考生同一個批次中各個院校之間要有梯度。無論哪種志愿填報模式,各個批次中低分數段的考生一定要合理填報下一個批次的志愿,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上線落榜”。
癥候之二:同級專業扎堆
河北文科考生小雨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報考了一所一本財經類院校,專業均填報財經類專業,并且專業選擇不服從調劑。雖然順利被院校投檔,但最終卻“上線落榜”,滑落到第二批次錄取。
分析:在高考錄取中,被院校投檔后,還有專業的再一次的投檔過程。專業的投檔、錄取大致分為三種形式,一是遵循專業志愿再看分數;二是專業錄取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優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愿望;三是設置專業級差方式。第二種形式對低分考生非常不利。
破解第二招:小雨的錯誤在于選擇的專業均是院校的優勢專業,專業之間缺乏合理的梯度。填報院校志愿時,不僅院校與院校之間要有梯度,在所選擇填報院校中的各個專業之間也要有梯度,填報志愿時要將院校和專業按分數高低依次排序。
癥候之三:誤入政策雷區
分析:當考生成績達到院校、專業的投檔要求進行投檔后,如果考生的體檢結果與此專業的要求產生沖突,院校就會進行退檔處理。雖然在退檔后,在實行平行志愿填報的省份,考生可以參與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但是征集志愿的院校名額很少,征集志愿院校對考生的分數也有要求,因此在這個階段被錄取的幾率更小。在實行非平行志愿填報省份的考生,一志愿被退檔后,可以參與二志愿再次投檔,但是在二志愿錄取的院校也不多。因此,退檔基本意味著落榜,即使本批次不落榜也逃不開“高分低錄”。
破解第三招:為避免專業與政策“撞車”,體檢出現問題的考生首先要對照《普通高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把有可能“撞車”的專業剔除。然后要了解院校的招生政策,清楚專業是否有限制條件。專業錄取中有可能踩到的“雷區”包括:1.單科成績不合格;2.民族受限;3.性別受限;4.年齡受限;5.身體條件受限(色覺、身高、視力等);6.未參加單獨的測試,如報考外語類專業的考生沒有參加外語類口試,或者即使參加,分數也沒有達到專業要求。
癥候之四:不服從調劑
2010年,四川大學理科在某省退檔的考生為98人,其中90人是因為“所報專業已滿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湖南大學理科在某省退檔的10名考生中,有7人是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同年,報考華南農業大學的部分考生熱衷于報考經濟類專業,專業扎堆且不服從調劑,造成退檔,文理科共退檔97人,反觀食品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生物科技等專業,甚至還有計劃未錄滿。
分析:填報專業志愿時,會有“專業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項。如考生所填報專業錄取滿額,考生又選擇專業不服從調劑,那么考生將會被退檔。若考生所填報專業錄取滿額,考生選擇了專業服從調劑,但在所有服從調劑的考生中分數不占優勢,也同樣會遭遇退檔。
破解第四招:志愿填報是個性化行為,考生在選擇專業服從調劑“是”或“否”時,必須清楚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果考生的分數在被投檔的院校中處于最高分,考生可以選擇不服從調劑,當然,如果考生選擇專業服從調劑,就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如果考生認為分數有一定優勢,即使不被錄取,下一個批次也能錄到很好的院校,考生也完全可以選擇專業不服從調劑。如果考生非常滿意自己所報考的高校,對專業也沒有特別強烈的個人偏好,并且不想因萬一落榜而復讀,可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因此,是否專業服從調劑與考生的求學愿望緊密相連,沒有統一的答案。
“上線落榜”后的規范
如果“上線落榜”不幸降臨,本批次志愿無法滿足,那么下一批次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考生絕處逢生的最大機會。
2010年陜西理工類考生小付的成績高于一本線22分,被在陜西省二本批次招生的東北電力大學錄取。但他并不是志愿填報的輸家。
“和我相近分數的同學都上了一本,可我只是想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小付的心愿就是上電力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或自動化專業。他在一本院校志愿一欄填報了“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和“華北電力大學(保定)”。但根據往年的錄取分數判斷,他能被這所院校投檔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根本無法滿足專業志愿。而成績高于一本線22分,卻足夠他報考一所較好的二本院校和優勢專業。于是他在二本志愿填報了東北電力大學,專業均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和自動化。結果在分數相近的同學都上了一本的情況下,他被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了。
浙江高考體育類征求志愿時間體育類
體育類平行錄取
第一段平行投檔錄取:
公布剩余計劃 7月22日上午
第二段平行投檔錄取:
公布征求計劃 8月2日上午
征求志愿填報: 8月3日8:30—17:30
征求志愿投檔錄取:
征求志愿投檔 8月5日8:30
退檔錄檢結束 8月5日16:30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要重視抓早,不要輕視趕晚
考生及家長需要對這些高校有個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個高校的招生簡章的內容加以解讀,吃透、讀懂、弄通,需要掌握這些學校前幾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并測算出當年大致的校線,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重視高考志愿填報,早作準備,不要等到考試完了以后再抓,那樣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要有理有據,不要憑想當然
高考志愿填報是關系考生命運和前途的終身大事,可現實中還有些考生及家長跟著感覺走,僅憑想當然、靠道聽途說就完成了志愿填報。
首先,要了解學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觀地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
其次,要從學校的內涵上去識別大學。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和課程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等等。
要分批填報,不要孤注一擲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高考志愿填報表上,只報了1所或者2所學校。我國的現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會影響后一批次的錄取,院校錄取到哪個批次就依據哪個批次所填報的志愿。提前批次錄取的最大好處是增加了一次錄取機會,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專業的選擇范圍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點院校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徹了再報,對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報白不報,報了不白報”的招生錄取規則。對于后續批次志愿,如果你不報,就浪費了一次或幾次可能被錄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