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21: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考勵志標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
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激流勇進
乘風踏浪我欲搏擊滄海橫流
飛鞭催馬吾將痛飲黃龍美酒
傲視群雄
淡淡墨梅凌寒獨開今歲瑞雪兆豐年
莘莘學子壯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來
壯志凌云
十載求學縱苦三伏三九無悔無怨
一朝成就再憶全心全力有苦有樂
眾志成城
臥虎藏龍地豪氣干云秣馬礪兵鋒芒盡露
披星戴月時書香盈耳含英咀華學業必成
礪志報親
拼十年寒窗挑燈苦讀不畏難
攜雙親期盼背水勇戰定奪魁
笑書人生
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
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
意氣風發
時光如梭看我少年學子六月追風去
云帆直掛令那美麗人生明朝入眼來
風華正茂
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
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于藍
路在腳下
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
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愿無愧我心
唯有努力
向名校進軍百煉成鋼唱出青春無悔
圓人生夢想半載奮斗笑吟三年等待
一馬當先
各界精英大展宏圖奪英魁
莘莘學子匯聚一堂學本領
力爭上游
龍騰虎躍朝氣蓬勃
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壯志凌云
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
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師生同禧
送祝福不忘感謝恩師
慶元旦牢記備戰高考
感親恩實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棄
報師情火熱六月蟾宮折桂志在必得
苦盡甘來
十年寒窗苦讀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一朝金榜題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師生同喜
舞風翔鸞旌歌鬧處處迎新
披星戴月紫竹寧歲歲登高
勇登書山
點點心血勤育英才厚澤九州
滴滴汗水勇赴學海逐鹿中原
我本英雄
聞雞起舞成就拼搏勁旅師
天道酬勤再現輝煌王者風
舍我其誰
群雄逐鹿鹿死誰手尚待一朝試鋒芒
萬木爭春春在何處但將今夕放眼量
天南海北
十年苦讀一朝決勝負換來笑逐顏開
數載艱辛六月定乾坤贏得似錦前程
奮發圖強
自強不息懷壯志以長行
厚德載物攜夢想而撫凌
向名校進軍
送報曉金雞看今年碩果飄香迎佳績
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創輝煌
樂在其中
梅花香自苦寒來
熬頭喜在汗水中
備戰高考
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從此時
十二春秋風雨兼程成敗在今年
美夢成真
懷揣大學美夢迎接新年號角
彰顯青春活力揮灑苦澀汗水
自強不息
辭乙酉難忘聞雞起舞
迎丙戌仍需刺股懸梁
壯志雄心
膽性卓然骨硬志堅不留烏江之憾
風華正茂豪氣沖天應建定鼎之功
前程似錦
勇攀書山甘灑汗水放飛心中夢想
泛游學海競逐群雄一朝金榜題名
志存高遠
一路風雨前程磨礪意志
半載苦樂同享鑄就輝煌
3、百日沖刺苦戰三四五;一心求學笑迎七八九。
4、奇跡總在拼搏之后;成功蘊于進取之中。
5、十年磨劍譜人生華章;百日沖刺展學子英姿。
6、十年寒窗,盼前程似錦;百日苦戰,誓金榜題名。
3、靜下來,鑄我實力;拼上去,亮我風采。
4、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5、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終生。
6、拼一載春秋,搏一生無悔。
7、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沖!
8、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
9、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10、我高考我自信我成功!不做地下蟲二班云中龍。
11、精神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
12、忘時,忘物,忘我。誠實,樸實,踏實。
13、遇難心不慌,遇易心更細。
14、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
15、把汗水變成珍珠,把夢想變成現實!
16、人活著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氣;吸者,爭一口氣。
17、做一題會一題,一題決定命運。
18、有來路,沒退路;留退路,是絕路。
19、對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對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20、因為我不能,所以一定要;因為一定要,所以一定能。
21、咱現在沒法改變世界,那就先改變自己。
22、有大目標,須有大動作;有大追求,須有大改變。
23、我們即使是付出最大代價的慘勝,也有向對手無情示強。
24、男人的舞臺是戰場,哼哼唧唧,非男人作為。
25、絕地反擊,后來者定能居上。
26、我們曾經黯淡,但今天的我們,要在沙堆上建立我們的天堂。
27、成功不是別人的專利,失敗也非咱們的人生標簽。
3.拼兩個春夏秋冬,博高考無怨無悔。
4.曾經的苦,現在的痛,都是將來的笑顏!
5.20xx年的6月我誓要把高考踩在腳下!
6.搶時間,抓基礎,勤演練定有收獲;樹自信,誓拼搏,升大學回報父母。
7.惜光陰百日猶短,看眾志成城拼搏第一;細安排一刻也長,比龍爭虎斗誰為爭鋒?
8.為六月最后高考拼搏,穩做王者看誰與爭鋒?
9.擁有知識改變命運,擁有理想改變態度。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1.模擬的成績一定不要成為包袱,成為陰影。
12.越接近考試,往往越要在堅實上下功夫。
13.如果我們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須種植更多的玫瑰樹。
1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15.空想會想出很多絕妙的主意,但卻辦不成任何事情。
16.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決定怎么面對,那是“運”!
17.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18.成功是什么?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19.忍別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是為了收獲別人得不到的收獲。
20.苦想沒盼頭,苦干有奔頭。
21.戰高考,改變命運。屢挫屢戰,笑傲群雄。
22.沒有常勝,只有常省。
23.笑看人生峰高處,唯有磨難多正果。
24.苦海有涯。而學無涯,志者戰高考,惰者畏高考。
25.勇者,必以決斗之勇氣與五張試卷一決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戰必輸無疑!
26.擁有知識改變命運,擁有理想改變態度。
27.你想是怎樣的人,你就是怎樣的人;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離這個目標不會太遠。
成功者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我們以前也總是說“方法比困難要多”,只有失敗者才千方百計找借口來自欺欺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到的那些成功的人,他們無不是尋找辦法的高手。他們的成功啟示我們,即使在困境也要保持理智,以其敏銳的眼光洞悉每一個可以把握的機會。
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學習的路上,好高騖遠者必敗,眼高手低者必敗,這里沒有“一夜暴富”的奇跡,這里唯一的真理是“天道酬勤”,踏踏實實,一步一步,每天進步一點點,叫自己看得到努力的成果,讓著成果慢慢變成強大的自信和實力。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的昨天比。
我要立即行動!
恩格斯就曾經說過:“一打綱領,不如一個實際的行動”,在教室里空想永遠出不來清華北大。要想將夢想變成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實踐,一個字“干”!寧可白干,不可不干。夢想永遠都不會自動變成現實,唯一的途徑就是實踐,就是立即去行動、去干、且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和拖延!做一個最優秀的學生或許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做一個最上進的學生只需要轉變一個態度,請從今天、從現在起做一個最努力的行動者。
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當每天早上天一亮,我們起床的時候,拉開窗簾,你會看到外面的天空,一天的生活開始了。過去了的已經過去,明天還沒有到來,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今天,就是現在!別讓昨天的過失影響了今天的奮斗,別讓明天的結果成為今天的壓力。把握今天就就超越了昨天,就贏得了明天。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新的人生,哪一天不是生命中唯一的一天?全心全力讓這一天充實起來,有意義起來!
我是最棒的!
那么久以來,我們經受了太多成績上的起起落落,聽到了太多來自家長、老師和同學的負面評價,慢慢地連我們自己都深信自己“不行”了,我們似乎再也沒有底氣說這樣一句話,其實那都不是真實的。真實的就是,你是最棒的!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你是最棒的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擁有自信,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在心里種下這一句話吧,無論多困難
我要堅持到底,絕不放棄!
著名的成功學演講家陳安之在他的演講中說,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沒有失敗,只有放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首相丘吉爾先生的一段非常有震撼力的話,這就是:同胞們,先生們,女士們:面對兇惡的德國法西斯,我們從來都沒有說過勝利是容易的,但是,我們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放棄戰斗!借用這個格式,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在激烈的人生競爭中,我們從來都沒有說過成功是容易的,但是我們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放棄努力!
我微笑面對全世界!
面對未來的競爭和壓力我們無從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的是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微笑面對吧,這微笑里有淡定的胸懷,有笑迎困難的的自信,有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釋然。微笑不能增長能力,但是愁眉苦臉又有什么益處呢?微笑也許不能改變結果,但會改變一路心情,改變過程!
人人都是我的貴人!
(3)、搶時間,抓基礎,勤演練定有收獲;樹自信,誓拼搏,升大學回報父母。
(4)、不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找方法。
(5)、惜光陰百日猶短,看眾志成城拼搏第一;細安排一刻也長,比龍爭虎斗誰為爭鋒?!
(6)、為五月最后統考拼搏,穩做王者看誰與爭鋒?
(7)、腳踏實地,心無旁騖,珍惜分分秒秒。緊跟老師,夯實基礎。
(8)、再露鋒芒,宜將剩勇追窮寇;一展鴻圖,不可沽名學霸王。
(9)、辛苦一年,收益一生。
(10)、讓結局不留遺憾,讓過程更加完美。
(11)、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
(12)、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
(13)、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沖鋒的戰旗、斬棘的利劍。
(14)、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15)、心者,棲神之舍;神者,知識之本;思者,神識之妙用也。
(16)、不思,故有惑;不求,故無得;不問,故不知。
(17)、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8)、勤學,勤思,勤問,苦鉆
(19)、行者常至,為者常成
(20)、修身,治國,平天下
(21)、決戰,改變命運。屢挫屢戰,笑傲群雄。高考
(22)、沒有常勝,只有常省(xing)。
(23)、笑看人生峰高處,唯有磨難多正果。
(24)、苦海有涯。而學無涯,志者戰高考,惰者畏高考。
(25)、勇者,必以決斗之勇氣與五張試卷一決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戰必輸無疑!
(26)、擁有知識改變命運,擁有理想改變態度。
(27)、你想是怎樣的人,你就是怎樣的人;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離這個目標不會太遠。
(28)、不要回避哪怕是一個簡單得不好意思的問題,其實它對你很重要,其實它對別人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難題。
(29)、爭分奪秒巧復習,勤學苦練創佳績”、“攀蟾折桂,舍我其誰”
(30)、狠抓基礎是成功的基礎 持之以恒是勝利的保證
(31)、精神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
(32)、精神成人,知識成才,態度成全
(33)、無才無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34)、樂學實學,挑戰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
(35)、山高不厭攀,水深不厭潛,學精不厭苦:追求!
(36)、忘時,忘物,忘我。
(37)、誠實,樸實,踏實。
(38)、努力造就實力,態度決定高度。
(39)、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40)、奮起飛翔,路在腳下。
(41)、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42)、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43)、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
(44)、努力就能成功,堅持確保勝利。
(45)、回憶很美,盡管過程艱辛:也許結果總有遺憾,但我們無愧于心。
(46)、遇難心不慌,遇易心更細。
(47)、學練并舉,成竹在胸,敢問逐鹿群雄今何在?師生同志,協力攻關,笑看燕趙魁首誰人得;
(48)、快馬加鞭,君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49)、高三高考高目標,苦學善學上好學。
(50)、作業考試化,考試高考化,將平時考試當高考,高考考試當平時。
(51)、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幾份歡笑。
(52)、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53)、把握現在、就是創造未來。
(54)、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55)、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56)、保持平常心,營造好環境,揚起常笑臉,輕松迎高考。
(57)、立志高遠,腳踏實地;刻苦鉆研,勤學苦思;穩定心態,不餒不棄;全力以赴,奪取勝利。
(58)、挑戰人生是我無悔的選擇,決勝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59)、讀書改變命運,刻苦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
(60)、拼搏高考,今生無悔;爬過高三,追求卓越!張揚樂學樂思的個性,堅守不驕不躁的心態。
(61)、不敢高聲語, 恐驚讀書人。
(62)、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
(63)、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的眼神。
(64)、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65)、激流勇進,乘風踏浪我欲搏擊滄海橫流;傲視群雄,飛鞭催馬吾將痛飲黃龍美酒。
(66)、淡淡墨梅凌寒獨開今歲瑞雪兆豐年,莘莘學子壯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來。
(67)、壯志凌云,十載求學縱苦三伏三九無悔無怨;眾志成城,一朝成就再憶全心全力有苦有樂。
(68)、臥虎藏龍地豪氣干云秣馬礪兵鋒芒盡露,披星戴月時書香盈耳含英咀華學業必成。
(69)、礪志報親,拼十年寒窗挑燈苦讀不畏難;笑書人生,攜雙親期盼背水勇戰定奪魁。
(70)、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
(71)、意氣風發,時光如梭看我少年學子六月追風去;風華正茂,云帆直掛令那美麗人生明朝入眼來。
(72)、冬去春來好景年年有,辭舊迎新成績步步高。
(73)、意氣風發,寒冬散盡喜迎元旦佳節;志存高遠,春意盎然更看男兒發憤。
(74)、花開花落臘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來長風破浪迎高考。
(75)、金榜題名,辭舊迎新寒風陣陣催人逝;師生同心,苦盡甘來捷報片片暖人心。
(76)、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學子攜手共進魚躍龍門,培棟梁育英才代代園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77)、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路在腳下,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于藍。
(78)、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愿無愧我心。
(79)、唯有努力,向名校進軍百煉成鋼唱出青春無悔;一馬當先,圓人生夢想半載奮斗笑吟三年等待。
(80)、各界精英大展宏圖奪英魁,莘莘學子匯聚一堂學本領。
(81)、力爭上游,龍騰虎躍朝氣蓬勃;壯志凌云,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82)、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83)、感親恩實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棄;報師情火熱六月蟾宮折桂志在必得。
(84)、苦盡甘來,十年寒窗苦讀效三皇五帝逐群雄;師生同喜,一朝金榜題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85)、舞風翔鸞旌歌鬧處處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寧歲歲登高。
(86)、勇登書山,點點心血勤育英才厚澤九州;我本英雄,滴滴汗水勇赴學海逐鹿中原。
(87)、聞雞起舞成就拼搏勁旅師,天道酬勤再現輝煌王者風。
(88)、舍我其誰,群雄逐鹿鹿死誰手尚待一朝試鋒芒;天南海北,萬木爭春春在何處但將今夕放眼量。
(89)、十年苦讀一朝決勝負換來笑逐顏開,數載艱辛六月定乾坤贏得似錦前程。
(90)、自強不息懷壯志以長行,厚德載物攜夢想而撫凌。
(91)、送報曉金雞看今年碩果飄香迎佳績,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創輝煌。
(92)、梅花香自苦寒來,熬頭喜在汗水中。
(93)、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從此時,十二春秋風雨兼程成敗在今年。
(94)、美夢成真,懷揣大學美夢迎接新年號角;自強不息,彰顯青春活力揮灑苦澀汗水。
(95)、辭乙酉難忘聞雞起舞,迎丙戌仍需刺股懸梁。
(96)、膽性卓然骨硬志堅不留烏江之憾,風華正茂豪氣沖天應建定鼎之功。
(97)、前程似錦,勇攀書山甘灑汗水放飛心中夢想;志存高遠,泛游學海競逐群雄一朝金榜題名。
(98)、一路風雨前程磨礪意志,半載苦樂同享鑄就輝煌。
目前,在大學中,語文教學陷入一相很尷尬的地位,學和不愛學,學校不重視,老師也沒地位。特別是在高職教育里,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因為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級技術性應用人才,語文這門基礎文化課更是摞在一邊,教學課時相對來說少得可憐,有些高里的一些專業甚至不開語文課,這固然與當今社會的那種急功近利的風氣有關,但是,高職語文教學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不能學生的專業課緊密聯系起來,不能高職教育的目的掛鉤,而是單純的授課與受課的關系,所以高職語文教學必需進行改革,才能與高職教育的目的相適應,才能在課堂上吸引住學生。為此,我們高職語文教師自己應該重視這門學科,不要認為學生、學樣不重視就敷衍了事。相反,我們要了解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專業的特點,然后,我們在教學上要進行一些新的嘗試,來改變我們教學中的這種被動的局面。
要改變語文教學在高職教學中這種被“漠視”現象,需要對語文教學必要的改革,首要的一點是,要對高職語文的具體教學目的要有深入的認識,再次就是要革新課堂教學方法,以提高語文教學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積極作用。
高職語文教學毫無疑問的要配合這個目標,不能像高中那樣單純的授受知識,也不能像本科學院一樣作專業性的講解研究,要體現高職語文的人文性、審美性和知識性、工具性的融合的學科特點。所以,高職語文教學除了傳授知識,提高同學們的文學欣賞水平和人文精神之外,我認為理主要是要激發同學們的動口的思辯能力和應用能力,還要培養他們有創新的意識。在教學上應該分專業的來設置語文課程課時,而且在具體教學的時候也要分專業來講授內容重點。
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人才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基本能力,它是我們在學習、生產實踐中獲取知識、傳播知識的基本手段。再結合高職教育的目的,可以發現,培養高職人才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同高職培養目的、語文教學目標一致。高職教育要培養動手、動口能力強實用型人才,語文重視人才的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訓練,無疑,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應合了兩者的要求。但是,在語文實際教學中,這方面的培養卻被忽視了。高職語文教材中,許多教材沒有編錄口語表達訓練,少數教材有,卻只是零零星星,數量少,也不完整。要重視口語能力的培養,語文教才就應設置適量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材料。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口語訓練課時少,教師只重視自己的課堂講授,卻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應“動口”的訓練。
其次,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市場對人要求的必然選擇。眾多用人單位錄用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是,人才要有基本的或是良好的溝通能力。人才要具備相應的溝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才、銷售人才對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毋容置疑,就是一般的技術人才也要相應的口語表達能力。現代企業生產,技術分細,一個技術人才不可能是通才,專業性的語言進行口頭交流,沒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是難以實現團隊溝通的。
認識到了口語表達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這還只是口語教學的一個起點,真正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展開口語教學,以下是有關口語教學的幾點想法:
朗讀朗讀訓練的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準確發音,恰當的停頓,適宜的語速和語氣,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清晰、流利能力。教師在這方面的課堂教學中,先要做演示性要求,然后進行個別、分給訓練,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合作性訓練,例如,甲同學與乙同學自由組合訓練,甲同學先朗讀一首詩,乙同學聽,聽完之后再作點評;乙同學朗讀時,甲同學聽,且負責對乙同學的朗讀效果進行點評。
交談交談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相互談話為基本形式,進行面對面的思想溝通,感流、信息傳遞、學習討論或娛樂談心的一種口語活動。交談是人際交往的主要手段,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盡管人人會說話,會交談,但要達到交談的理想效果,卻不是人人能做得到,有人在交談時“山窮水盡疑無路”,有人在交談時“話不投機半句多”,有人在交談時“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就說明交談需要一定的交談藝術。
交談訓練,主要訓練學生的談話內容及技巧,也就是說,怎樣做到有話可說,并且能把話說好聽,課堂教學訓練方式,采取適宜的話題情景訓練模式,先把學生分組,每一組學生都有一個話題,拿到話題之后大家可以先準備五分鐘,然后展開交談。話題內容應豐富多彩,可涉及學生的學校生活、學習、旅游、面試、找工作、社會熱點新聞等等。
演講演講是一門語言藝術,主要通過“講”,輔以表情、手勢、姿勢的“演”來把自己的思想觀點傳遞給聽眾,說服聽眾接受你的觀點,演講訓練不但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膽量、思維方式。在課堂演講訓練中,教師應讓每一個同學至少有二次上臺演講的機會,之后組織一到二次的正規演講比賽。
辯論辯論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嚴密性、準確性、清晰性和敏捷性,對于開發智力、鍛煉口才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辯論的訓練,先由教師講述一些辯論技巧如借題發揮、偷梁換柱、欲進先退、歸謬反駁等方法之后,再觀看幾段辯論賽的錄相,讓學生體會,最后展開實際訓練,分組辯論,教師創設一個兩難的問題,論辯的正方和反方進行發揮辯論。
總之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立足于培養人才的目標,結合具體專業,在具體教學設計中,盡可能地采取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文霞主編《大學語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CHEN Huirong[1], WANG Jinliang[2], ZHU Miaoyuan[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00;
[2] Environment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content environment, with "ordinary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experimental)" Building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judge index system environment, to distinguish geographical questions -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n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questions, and using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n addition, proposed reflect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papers of other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content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he score, and in 2010 the volume of Sichua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Example applied research. This provides the basic services for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eograph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from education to give some guidance. The index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able to penetrate curriculum-bas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 barometer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classification ques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undertaken to provide basic services.
Key words environment education questions; analyzing index system;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0 引言
進入21世紀,眾多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公眾的環境意識已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的環境教育自1973年起步以來,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經歷了起步(1973-1983年)、發展(1983-1992年)、重新定向階段(1992-1996年)、“綠色學校”創建階段(1996至今)四個階段。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2011-2015年)》及《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兩部文件,標志著環境教育在我國的課程化,其中主要以學科滲透為主的課程模式,而地理學科是環境教育滲透的主陣地,因此環境教育的量化評估必須滲透到地理試題中。
目前基層教師對環保類試題的分析大多是從整體上分析環保試題的文章,其統計的是環保試題的數量、題型及分值,但尚未給出定義環保試題的基本框架。基層地理教師對高考地理中的“環境教育試題”的研究主要是歸類整理,但是缺少較為系統的判斷指標,以至于在對同一份地理試題中“環境教育試題”進行區分歸類時存在較多的模糊性。
1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構建
1.1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檢索
高考地理中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檢索主要是國內外對環境教育目標及內容的研究及我國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對環境教育的相關規定。
1.1.1 環境教育目標
1975年的貝爾格萊德會議明確了環境教育的6大具體目標,包括意識、知識、態度、技能、評價及參與。時隔兩年后的第比利斯政府間環境教育大會在肯定貝爾格萊德會議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地將環境教育的目標精簡為5項(排除“評價”),該目標一直為國際所公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強調不僅要加強自然生態知識的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技能、態度與價值觀、以及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而采取行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體現為環境教育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1.2 環境教育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學環境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兩個方面,該組織與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合著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學環境教育》一書中,總結了中學環境教育的內容主要有環境與環境問題的基本概念、發展與環境、人口與環境、能源資源與環境、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污染及其防治、全球性環境問題及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活動共八個大版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有關環境教育的專門性文件《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從目標層、內容體系和具體內容三個層次來闡述高中環境教育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表1)。
作為環境教育的主要滲透科目,地理課程標準也對本學科中的“環境保護”內容有較為詳細的規定,主要包括環境與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及其利用、保護、生態環境問題與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污染與防治和環境管理等內容(表2)。
1.2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篩選
在彰顯地理學科性質的基礎上,突出體現地理新課程理念,并考慮到操作性,初步擬定高考地理中環境教育類試題的三級判斷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環境教育內容指標、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指標和具體內容指標。其中,環境教育內容指標是對國內外公認的環境教育內容進行整理的結果,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指標是地理新課程中對滲透于本學科中的環境教育內容的規定,具體內容指標是根據以上兩項指標在試題中出現的具體內容進行細化的結果。因此,三者之間的關系體現為從宏觀向微觀逐級細化,使之能體現地理學科特性和更具操作性;在判斷試題時,按照具體內容指標進行判別。
1.3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確認
根據該判斷指標體系對中國大陸地區2004~2013年的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進行判斷統計,并對該部分環境教育類試題的題量和分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近十年來,對環境教育的評價(主要是筆試評價方面),分值有所下降,如全國卷一和廣東卷(圖1、圖2),但是仍然不能低估,因為該部分的考核題量在增加;有的省份在分值下降的同時題量卻增加,如江蘇卷(圖3),這說明在試題中所涉及的環保考核點在增多,考核的內容有擴大的趨勢。這與我國學者黃元國等人對全國高考綜合科目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的研究結論一致。同時,也征求了環境教育相關學者及中學地理一線教師的意見,經修改,90%以上的教師認為該指標體系可行性較高,能夠科學、合理地將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區分,該指標體系可望為中學環境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基礎。另外,選取新課改高考前2年(2004年-2006年)和參加首次新課改高考(2007年)的山東、廣東、海南及寧夏四套試卷進行統計實驗。統計結果顯示,不管是老課程還是新課程,本判斷指標體系均能較全面地區分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
1.4 各指標權重分析
目前確定權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主要是由專家根據經驗主觀判斷而得到,如AHP法、Delphi法等,這種方法人們研究較早,也較為成熟,但客觀性較差。客觀賦權法的原始數據是由各指標在評價中的實際數據組成,它不依賴于人的主觀判斷,因而此類方法客觀性較強,如變異系數法,變異系數法直接根據指標實測值經過一定數學處理后獲得權重。本研究采用變異系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
比較判斷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指標越詳細,其重要程度幾乎持平,但是從“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指標到“環境教育內容”指標中,權重的差異性逐漸顯現(表3)。
1.5 環境教育體現度含義及計算方法
為了更客觀地了解一份學科試卷對滲透于該學科的環境教育內容的考核情況,包括環境教育的要素內容、深度及廣度情況,本文特提出“環境教育體現度”這一概念。環境教育體現度是指在教育教學評價過程中,能夠對環境教育起到評價作用的所有試題,它綜合反映學科評價中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反映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實施情況以及學生達到環境教育目標程度。這為地理試卷命題者在命制試卷時提供了環保試題的量化指標,也可以為基層地理教師及環境教育研究者提供參考依據。
其操作步驟為:第一步:依據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判斷并將其歸類;第二步:統計該類環境教育試題的分值,并記錄該學科試卷總分;第三步:計算。
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環境教育體現度; ――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分值;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權重; ――學科試卷總分值。
結合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的權重分布情況,可以認為,一般情況下,環境教育體現度越高,說明考核的環境教育內容中涉及人口增長、城市化過程、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生態問題、環境污染這幾方面的試題越多,且分值越高;反之,則反映出三個方面的結果,一是,涉及的環境教育內容主要集中于那些權重較低的內容,比如可持續發展;二是考核的環境教育類試題內容多,但分值較低;三是考核的環境教育類試題較少,且分值低。
以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為例,依據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四川卷地理單科總分100分,其中環境教育類試題的分布及各類環境教育類試題所占分值情況,見表4。
= ??100% = 1.2306
式中:――環境教育體現度; ――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分值; ――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權重; ――學科試卷總分值。
這一環節顯然是針對教師本人來講的,其至關重要。試想,一個教師如果在課前連教材內容、目的、任務,以及學生的原有狀況都不了解,怎能教好書呢?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課前研究。課前研究的任務是,充分挖掘教材,分析教學目的和任務,研究學生,把教學目的具體化,預測教學效果,編寫有科學依據的切合實際的教案。課前研究的目的是進行好教學設計。
第二環節:組織好課堂教學
這一環節是三個環節的中心部分,它是將上面課前研究得出的教學方案付諸實施的過程,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緊扣認識活動的一般程序,充分體現現代教學原則和自然科學方法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使學生習慣于簡單的接受和被動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可見,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將是教學的必然趨勢。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了以下七個步驟來實現上述目標:預習教材自主探索課堂討論重讀教材系統小結強化訓練習題評講。
(一)預習教材
初讀教材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1.預習準備。要保證預習教材的順利進行,使學生初讀時建立新舊知識間非人為的實質性聯系,在課前研究中如發現學生的認知結構中還缺乏適當的知識或舊知識有遺忘或未過關時,可先向學生介紹一些引導性材料或對舊知識進行適當的復習,再引入新的課題。
2.獨立預習。為減少在無指導的前提下有可能出現過多嘗試錯誤而產生挫折的情況,我們一般在閱讀之前根據每節課的具體內容列出閱讀提綱,用投影展示,讓學生根據提綱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去閱讀教材。
(二)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活動由淺入深,由初步認識到理解教材的關鍵一環,讓學生自主探索,主要是讓他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初步轉化,教師要利用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這段時間,充分注意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答疑,重點輔導后進生,使他們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進展狀況,使他們有可能在以后的學習中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同時將學習中進行基本訓練時暴露出來的具有普遍性的反饋信息充實到下一步教學過程中去。
(三)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有多種功能,它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反饋,解開學習中的疑難,進一步把握物理知識的內在聯系,利于歸納出教學單元或單位課時的重點,以進一步演化所學的知識,為學生提供發表看法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顯而易見,學生都能發現和解決的問題,應鼓勵和提問基礎差的學生,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擴大發言面,對于難理解或易混淆的內容,提醒學生要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比較,最后形成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結論;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學生的看法又有分歧的,要讓學生充分辯論,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在辯論中,老師不要輕易表態,要及時引導,使辯論始終圍繞中心,最后師生共同得出正確結論。
(四)重讀教材
在學生掌握了所學內容的重點,解開了學習中的疑難,初步把握了物理知識的內在聯系之后,還要讓學生重溫教材,復習鞏固。重讀教材時,要求學生一定要反復、仔細地“啃”課本,做到“三熟”:概念熟、定義熟、要點熟。要使大部分學生能將教學重點與教材一一對應起來,最后要能用自己的語言將課本中的重點內容或原理準確無誤地復述出來。
(五)系統小結
系統小結重在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將在讀、練、議、做的過程中建立的知識點連接成知識鏈,或將知識點按所屬、并列關系與原有知識進行連接,使原有的知識鏈向前延續或形成知識網。通過系統小結,可培養學生的概括綜合能力。
(六)強化訓練
這一步驟的核心要求是精心設計題目,為了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應選編檔次不同的“三梯度”習題――基礎題、靈活題、綜合題,讓學生練習。“三梯度”習題,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各有所側重。程度較差的學生,只要求他們掌握基礎題,適當完成靈活題;中等生,則鼓勵他們在完成基礎題和靈活題的基礎上,討論完成綜合題;而程度較好的學生,也不會感到“吃不飽”,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開闊了視野,思路向縱深發展。
(七)習題評講
習題評講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習題評講的效果關系到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將直接影響物理教學的質量,在習題評講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講清思路。由于學生在初二才開始接觸物理,對解題的思路還比較陌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評時不能簡單地對答案或列出式子,而應講清這類題目的解題思路。例如,在《物體的浮與沉》一節教學中,教師就應重點加強方法指導,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只要是浸沒的物體首先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比較豎直方向受力大小關系進而歸納形成物體浮沉這類題的一般解題方法。
2.尋求捷徑。一道題假如有多種解法,講解時可以來一個一題多解,但最后必須從中挑選一種省時、簡便的做法重點講授,予以推廣。
3.發散思維。相當于書讀厚的過程,即一道習題按原題講完后,再來借題發揮。可將原習題(1)改頭換面,(2)改頭存尾,(3)留頭換尾,(4)留題換答案,(5)改變要求,等等。這樣做可使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對知識理解步步加深,視野更加開闊,且不感到枯燥無味,又達到了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練習效果。
4.總結規律。相當于把書讀薄的過程,習題做得多了,就要教會學生“吃壓縮餅干,喝濃縮液”。將類似的習題或有關的習題總結出規律,通過總結規律可使學生觸類旁通,真正舉一反三,走出題海。
1.研究背景和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以統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結合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1]。在借鑒最先的一省一市試點經驗后,2017年四川省將正式實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在改革招生錄取制度方面,重點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二是加快推行職業院校分類招考和注冊入學,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一些報考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不參加高考,學校依據其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職業傾向性測試成績錄取[2]。顯然學業水平考試將不再只是學生畢業的過關考試,更是學生擇校的依據之一。改革后,學生的擇校成績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的高考成績以外,還包括學生自主選擇學業水平考試的3門成績計入總成績。屆時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的難度、考試內容側重點等或將有較大變化。
作為評估和考試命題主要依據之一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應與本課程標準的實施配套。”[3]高中課改實施以來,學業水平考試試題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是否具有顯著一致性呢?是否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兩者的一致性水平逐漸提高?在知識內容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上各有何種程度的一致性?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為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試題命制、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等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目前已有全國部分地區的物理學業水平考試與內容標準的一致性量化研究結論,是平均水平下的總體討論,四川卷還未被作為樣本分析,為了增加樣本容量,比較地區間的命題差異,本文細化研究分析最近3年四川卷,更深入地分析其結果的原因,希望能給構建專業化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建立提供更多、更細致的參考。
2.研究方法和過程
本文采用目前國內外常用的一致性分析方法SEC分析模式[4],對學業水平考試試題進行定量研究。首先建立一個二維矩陣的分析框架,一維為課標中要求考查的二級主題,另一維為課標中要求的四個層次的認知水平。接著分析課標中主題內容的認知要求,有一條要求就在對應的單元格內計入1。然后對二維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對試卷的分析也是一樣的,試卷是在單元格內計入對應的分值。最后將課表和試卷中單元格的值代入Porter公式計算一致性系數P。公式如下:
式中k代表二維矩陣中單元格的行數,J代表單元格的列數,a代表歸一化后課標矩陣中對應的第J列第K行的單元格的值,b代表某一試卷矩陣對應單元格的值。0≤P≤1P=0表示試卷和課標之間差異最大,P=1表示完全一致。
目前四川省物理學業水平考試分文理科,總分都是100分,文科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選修1―1;理科考查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研究文本是最近3年(即2013~2015年)的試卷,并將試卷分文理科分析統計。
研究成員有自四川省成都市一線教師,做統計與評價的研究人員,以及專業從事物理教育的研究者運用內容分析法[5]以課標為基準將認知水平維度劃分為了解、認識、理解,應用四個層次,內容主題維度按課標要求二級內容主題劃分(詳見表1,表2)。三位研究者對分析結果有沖突之處通過討論達成一致,分析結果的信度和效度都達到0.9以上。
臨界值計算方法:運用matlab軟件將文科77(理科81)個知識點數目隨機放到8×4的矩陣中,求比例(每個單元格除77);同樣100分數目隨機放到8×4的矩陣中,求比例(每個單元格除100),兩個矩陣用下面公式計算,重復運算可求得1萬個P值。
對上述所得1萬個值,計算得出臨界值P=0.832(文科),P=0.863(理科)。計算分析出近三年試卷與課標的一致性系數如圖所示,文科試卷和課程一致性系數平均值為P=0.453
從柱狀圖上可以分析,文科、理科的試卷與課標在認知水平上不具備一致性,近三年的試卷都“理解”水平的考查,與課標相比,降低了“了解”水平的考查力度。在“認識”水平上,文科和理科都近三年有所調整,與課標相比出入不大。“應用”水平上,文科試卷考查的比例比課標要求的略少,理科三年試卷考查與課標要求水平相當。
試卷與課標在內容主題比較上不具有一致性,在必修部分,文理科試卷都側重于“運動的描述”、“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和“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的考查,在“機械能和能源”主題上試卷考查和課標要求相當,“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試卷考查的比例都小于課標要求。在選修部分,文科(考查選修1-1)試題在“電磁現象與規律”上的考查三年平均水平略少于課標要求,“電磁技術與社會發展”在2015無考查,2013考查比例少與課標要求,家用電器與日常生活的考查近三年都為0,課標要求是0.091.理科(考查選修3-1)在“電場”、“電路”、“磁場”內容主題上的考查,試卷比例都少于課標要求比例。
3.研究結論
四川省物理學業水平考試試卷與內容標準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顯著一致性。將四川卷與全國其他學業水平試卷比較,文科在認知程度的考查上都是側重于“認識”和“理解”,而在“了解”水平的考查上試卷考查比例都少于課標要求。“應用”水平的考查相差不大。文科在“家用電器和日常生活”主題上,四川卷的考查為0,全國部分省份平均水平為0.043[6],在其他內容主題的分析結果與其他省份一致。理科四川卷和全國部分省份的試卷比較,一致性分析結果基本相同,即物理學業水平考試試卷與物理課程標準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顯著的一致性。與課程標準相比,試卷加大了對“運動的描述”“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的考查,減少了對“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電場”“電路”“磁場”的考查,對于“機械能和能源”的考查較合適;與課程標準相比,試卷加大了對“認識”和“理解”的考查,減少了對“了解”的考查,對于“應用”的考查較合適[7]。
4.思考
通過分析試卷試題的特點,我們不難分析出造成這一結論的原因,試卷題型包括常見的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并且幾年來試題考查的內容比較有規律,基本上就是按照先考查高一的,再考查高二的內容,文理科考查的共同內容基本都是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識點。文理科分開考查電與磁方面的內容,當然理科要比文科難得多。分開考查的分值占試卷總分0.2,小于課標要求的考查比例(文科0.39,理科0.42),這部分內容考查比例小。并且試題中大量是不同層次的計算題,所以“了解”所占比例小,“理解”所占比例大。
提出建議:在分值方面合理均衡地分配內容標準要求的知識內容的考查比例的分值;在題型方面再適當重視實驗題設計題;在考查認知水平的深度上符合課標要求,可以適當地減小計算題的考查比例,更多地涉及了解層次的內容,比如可以多考查物理學史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7-29.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Z].國發[2014]35號,2014-09-03.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5.
[4]Porter A C.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Instruction:Us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2,31,(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