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環保的理念模板(10篇)

時間:2024-02-21 14:45: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低碳環保的理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低碳環保的理念

篇1

1綠色服裝包裝的含義

實施服裝包裝的減量化。減量化就是服裝在包裝方面滿足一定的條件下,例如是保護、銷售等功能的情況下,應該做到使用最少的數量來達到最好的目的。

服裝包裝的可再生性。服裝的包裝要盡量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可以聽過生產再生制品或者是通過其他的各種科學手段,以來達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服裝包裝的塑料廢品可降解腐化。可降解腐化指的就是在服裝包裝的塑料廢品在丟棄之后不會形成永久性質的垃圾,那些塑料廢品可以通過腐化降解來達到改良土壤的最終目的。

服裝的包裝材料對人體及生物不能造成任何危害。服裝的包裝材料不能夠使用對于人體及生物有害的化學物質,不能夠對人體及生物的健康產生影響。

服裝的包裝制品在從生產直到最終處理的全過程都應該做到對人體、生物以及環境都不能造成傷害。這里從生產到最終處理的過程就包括采集原材料、加工材料、制造產品、使用產品、回收再生產品廢棄物還有處理加工的這些環節。其中,減量化(Reduce)、重復利用(Reuse)、回收再生(Recy-cle)及降解腐化(Degradable)都是當前世界上公認的綠色包裝發展的3R1D原則。

2低碳環保的意義

當人們還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無休止的浪費資源、無序的開采和開發、對森林亂砍盜伐、進行高耗能生產以及大量的排放污水等等,當我們還在為迅猛發展的經濟而沾沾自喜時,大自然已經向我們的社會發出了強烈的警告。比如,大氣污染、噪音污染、水質污染、食品污染等等,這些都是人類陷入了困境,嚴重的威脅到了生態平衡的,甚至是人類的生命健康。只有做到提高能源有效地利用,并且發展新型的生態經濟鏈,才可以使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做到雙贏的局面。這就需要發展低碳環保的低碳經濟。

3中國服裝品牌包裝現狀

目前我國將服裝品牌的產品大致分為三種,那么第一種就是內包裝,第二種是外包裝袋,第三種則是外購物單,也就是常說的手提袋。這三種產品的包裝材質可以大致分為塑料袋、燙袋、切袋、氣泡膜、PVC印刷膜、PVC收縮膜等,現在受到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更加流行的就是一些可以循環使用的環保紙袋以及不織布手提袋。但是,這些流行的產品包裝除了在印刷上有所改變之外,別的就沒有任何的變化創新。

4中國服裝產品的包裝思索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中國的設計業也是在迅猛的發展中,“將中國制造改變為中國設計”的口號也是越來越響亮,中國的設計業必將會迎來一場大的發展創新風暴,中國設計師的地位也會隨著這場風暴而提高。

在歐美的一些國家還有日本等國家,由于品牌文化之間的競爭很激烈,所以這就直接的導致了這些國家的原創意識是非常強的,這些國家對于設計師們有著和尊敬的態度,設計師在為自己的企業所服務的時候能夠非常的盡心盡力。這些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考慮更多的就是如何能夠將企業的靈魂通過設計表達出來、怎樣才能夠讓消費者一眼就能夠被設計所吸引。設計師們更多思考的就是在設計下蘊藏的豐富的感動的表象,在這種基礎上,設計師們會加上各種獨特的設計靈感,很多時候會給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品位的包裝設計作品。包裝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就要考慮的就是需要符合現在低碳環保的理念,在材質的選擇上盡量的選擇一些可以降解腐化可再生的或者是可以再循環使用的東西,另外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把握好設計的尺度。無印良品(MUJI)的設計課題中最主要的就是環保問題,無印良品(MUJI)的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就會自覺性的考慮到環保方面的問題,當然這也是他們在工作中的常態。無印良品(MUJI)不僅在為消費者提供一種特殊的商品,推廣一種充滿設計理念的生活方式,還對于環境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結語

隨著社會中不斷的提高對環保重要性的意識,環保就逐漸的變成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以及在消費中更加注重的一個重要的部分,那么綠色服裝以及其他服裝的包裝就一定會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一個積極作用,因為社會公眾消費行為和欲望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現在,環保服裝包裝設計的前景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篇2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4X(2018)06-0163-01

引言

隨著能源的大量消耗,低碳環保問題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低碳環保指的是在各種生產生活過程中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也是在經濟危機出現之后,人們提出的與環保相關的理念。如今,世界各國都積極的參與到低碳環保的過程中來,也不斷創新技術,在實際生產中加入低碳環保的技術。如果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加入低碳環保的設計,就可以使得園林景觀的溫度降低、氧氣變高,使得人們在園林景觀中更好的觀光。但是,目前低碳環保理念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還比較少,因此還需要不斷的創新與發展。

一、低碳環保理念的概述

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數量暴增,能源的消耗速率逐年增長,導致能源短缺的問題日漸顯現。同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城市的氣候不斷惡化,人們的居住條件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對于城市的發展來說,碳排放量會給城市的發展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各個國家都開始關注低碳環保的理念,把降低碳排放量作為主要的工作內容,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

二、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低碳環保理念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生態環境和氣候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工業迅速發展的代價就是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這不但加快了我國能源的消耗過程,在使用過程中也向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于城市的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關注低碳環保的理念,在各個生產活動中加入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近幾年,我國開始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加入低碳環保的理念,盡可能提升園林景觀中碳排放量與氧氣生成量的平衡,使得環境具有自我凈化的能力,在帶給人們觀光愉悅的同時可以實際的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不但可以使得園林景觀發揮生態系統的凈化能力,還可以把低碳環保更好的應用在城市化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因此,怎樣把低碳環保的理念更好的融入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是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園林景觀的設計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的基本面貌逐漸顯現,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缺乏整體意識,僅僅追求片面的美觀而忽略了城市景觀應有的生態效應,沒有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不但沒有將園林保護環境的作用發揮出來,也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還有一些園林景觀的設計缺乏新意,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僅僅是照搬其他的設計方法,因此沒有展現出城市的特點,只有對于當地的文化有著基本的把握,才可以將具體的設計方法與當地的背景文化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加凸顯出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之間的自然氣候條件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生態條件,設計出最符合當地環境的景觀。

四、將低碳環保理念應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方法

(一)在水體設計中融入低碳環保的理念。對于一個園林景觀來說,水系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決定著整個園林景觀的質量。在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設置較多的人造水系,比如人造湖或是噴泉。因為這些水系的應用與園林景觀的氣候及排水息息相關,所以設計者必須全面的了解園林所在地區的排水情況,才可以將自己的設計與整體的思路結合起來。在設計過程中不但要考慮水系的美觀性,還要把握景觀的生態性,使得水體能夠對于局部氣溫濕度進行調節。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不要一味的提升水體的面積,還是要根據具體的地形進行全面的規劃。如果區域條件良好,就可以選擇地表的天然水,如果條件不夠充分,就可以通過合理收集雨水的方法來創造景觀。在當前的許多設計過程中,由于設計者一味地追求景觀的美觀度,比如在噴泉里使用音樂燈光和音響,這并不能達到低碳環保的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同時,園林景觀與城市的排水系統也是緊密連接,很容易受到城市排水系統的污染,因此為了消除這種影響,設計者要根據景觀的條件,設計出自我凈化的方案,并且種植一些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的植物,從而提高水體整體的環保性。

(二)在材料的選擇中體現低碳環保的意識。對于園林景觀來說,它是一個小型的循環生態系統,因此在建造過程中需要使用多種材料,為了體現低碳環保的意識,可以因地制宜或者采用低碳的建筑材料。這樣不僅可以達到設計者的設計效果,也可以從源頭做到環保。比如,使用木質材料來代替混凝土和鋼結構。混凝土和鋼結構在生產過程中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因此對于生態環境有著嚴重的破壞性。木結構一方面具有很強的美觀性,另一方面也能夠體現低碳環保的理念。

(三)種植適應四季生長的植物。隨著季節的更迭,園林景觀中植物的固碳能力是變化的,因此植物就會根據氣候產生不同的低碳效應,其原因在于不同種類的植物可以在不同季節具有不同的生命力。比如在春天,闊葉植物在北方地區是無法發揮出綠化效果的,因此需要在這部分地區增加針葉植物。這類植物具有極強的隔絕風沙的作用,根系較為發達,就算遇到降雨量較少的季節,也可以通過根系向下生長來保持自身需要的水分,實現節省水資源的目的。在園林設計中,還可以用多樣的彩色植物,比如銀杏的黃色的樹葉和楓樹的紅色樹葉,這樣不僅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視覺效果,在落葉時還能夠提升土壤中的養分,節省對于肥料資源的投入。因此,在對于園林景觀進行前期設計時,設計中還需要具有一些生態學和植物學到知識,了解不同種類植物的生長特點和當地的生態環境,并根據季節的特征來進行合理的搭配,采用交錯種植的方法,使得園林景觀中世紀都具有可以固氮的植物,將低碳環保理念真正的融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低碳環保理念對于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當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能源枯竭問題逐漸顯現,我們必須采取一些低碳環保的措施來改善環境,阻礙環境的惡化。在城市化進程的建設中,園林景觀設計是重要的部分,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低碳環保理念,不但可以減少碳排放量,也凈化了空氣,實現了低碳環保。因此,我們要不斷優化創新園林景觀的設計方法,將先進的技術與養護管理的技術應用到其中,確保生態效益更好的在園林景觀中顯現出來。這樣,才可以逐漸改善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寧.試論如何將低碳理念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之中[J].現代園藝,2015,(17):116-117. 

篇3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了建筑節能技術與材料的研究。近幾年,特別是2009年12月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召開以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模式愈加為全社會關注。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加快推進,建筑耗能占我國總能耗的比例已超過40%,因而,在建筑工程領域強化節能研究與實踐意義非凡。

1 建筑設計中的低碳設計策略

對于建筑來說,低碳設計意味著整個設計、建造、使用與廢棄環節都要考慮到低能耗、低污染與低排放。在考慮建筑的耐久性設計的同時兼顧建筑的易拆除設計、節約資源設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設計等。

1.1 更多地考慮建筑的環境屬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師們創造出一批具有可識別性的標志性建筑,一種可以獨立于其所建造的環境的商標性建筑,但是也有建筑師始終關注在具體環境中解答問題,讓建筑成為特定環境所創造出的物體。西班牙女設計師Belinda•Tato的臨時搭建物“空氣樹”,在應對城市高溫環境的長期命題、解決都市空間環境再循環的過程中,做出了有效地嘗試。“樹”由輕質可再生材料制成,可以輕易地拆卸并移動到其他地方。“樹”的內部通過噴水管道以及各種攀緣植物如忍冬、常青藤等進行空氣調節,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其冷卻系統可以將內部氣溫下降至比街道其他地方低8-12℃,從而有效減輕大多數城市中心出現的熱島效應,成為居民休閑避暑的好去處。通過頂部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樹”在能耗上實現自給自足的同時,多余的電量還會輸送至電力公司,由此產生的利潤用于建筑維護。這一舉措增加了現存廣場空間的樹木密度,減少和重組交通線路,實現了城市空間環境發展的重新配置,使人工的環境更好地參與到自然環境的良性發展中去。

1.2 材料的多層次開發與高效利用

1.2.1 綠色建材的使用

建筑與裝修材料、設備管材的生產和建設環節是建筑大量產生能耗和污染的環節。很多常用的建筑材料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如新鮮加氣混凝土會散發氡氣,人造板材有大量甲醛揮發。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建筑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水泥是高耗能、高污染、高CO2排放的建筑材料,每建成1m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將產生300-400Kg的CO2,而且混凝土拆除物還會造成難以處理的廢棄物。材料使用的不恰當在后期的使用和維護上帶來很多的問題。因此,選用工業化成品或者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選取內含能源低的材料,是減少CO2排放,控制建設中、使用中和廢棄后環境污染的一個有效途徑。

1.2.2 建筑物的采光

足夠的采光是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這既是人們生活品質的必要保證,而且通過利用自然光,減少開燈時聞,有效降低電能的消耗。我們要在建筑設計中,因地制宜,巧妙確定建筑走向,增大采光面積,避免遮擋,合理設計門窗位置,努力提高房間日光照射時間和強度,加速建設科技成果的轉化及應用,使用智能遮陽及門窗自控系統,降低住宅照明總能耗,讓清潔的日光為住戶的生活提供更多安適的服務。

1.2.3 建筑物墻體的節能設計

建筑物墻體的節能設計是建筑節能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建筑墻體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是建筑節能最有效的手段。國家標準GB50176-1993《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對墻體結構保溫和隔熱性能指標(K,R,0;max)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設計人員和建設單位不應單純追求立面效果,而應在保證采光通風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墻比,避免過多的使用玻璃材料,減少外窗傳遞的熱量(外窗散熱量占建筑護結構總傳熱量的5O%以上);建筑墻體應采用低熱轉移值的新型節能墻體材料,如加氣混凝土砌塊、EPS全絕熱建筑模塊等,構筑絕熱混凝土復合保溫剪力墻體系。在外墻根部,女兒墻、陽臺、變形縫等易產生“熱橋”的部位,采用聚苯板保溫砂漿、聚苯板現澆混凝土、聚苯顆粒漿料等進行外隔熱處理,有效消除“熱橋”造成的熱損失。

在主體墻結構外側用粘接材料固定聚苯板等保溫材料,或涂抹一層聚苯乙烯顆粒與膠粉料混合制成的膠粉聚苯顆粒保溫隔熱灰漿,并在隔熱材料外側抹砂漿或作其它保護裝飾,可實現對外墻的外隔熱處理。用粘接聚合物砂漿復合聚苯保溫板、增強水泥復合聚苯保溫板、聚苯板抹粉刷石膏等做法進行內墻隔熱。通過墻體采取淺色外飾面(如淺色粉刷、涂層和面磚等)或植物覆蓋綠化(如種植攀爬相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等措施,反射減少夏季太陽輻射造成的由墻體傳進室內的熱量,降低空調使用頻率。

1.2.4 門窗的節能設計

建筑門窗的節能設計,就是要在獲得足夠采光的條件下,控制門窗在有太陽光照射合理得到熱量,在沒有太陽照射時減少熱量流失。首先,門窗的位置和方向要恰當,利于采光;其次,改進門窗型材設計,采用Smiggle暖邊密封系統和隔熱窗框材料(如塑鋼門窗、斷橋鋁合金門窗等),減少通過中空玻璃邊部和窗框發生的傳導損失;在中空玻璃間隔充人特殊氣體如氬氣、氨氣以減少對流損失;使用如Low-2E玻璃等低輻射鍍膜玻璃,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陽輻射熱能加熱室內物體,并阻止室內紅外熱輻射通過玻璃向室外泄漏,在夏季阻擋室外的紅外熱輻射,保持室內溫度。

1.2.5 施工方案和工藝的節能

建筑施工是一個連續性的工作,通過對建筑施工方案的優化,需要制定相應的施工進度計劃,我們可以合理的安排施工過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有效地安排機械設備的使用,允許一定程度的立體交叉作業,減少建筑施工中的窩工和機器空轉現象,提高工程設備的使用率和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率,推動各項建筑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實現建筑能源的節約。各種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的不斷地改進,不僅提高了施工的技術水平,也有效地節約了建筑能源。比如在以前的建筑施工中,鋼筋的連接主要采用搭接的形式,這種做法對鋼筋的浪費較大,而經過不斷探索形成的螺紋連接的新工藝則極大地減少了建材的浪費現象。

1.2.6 采用節能設備

在建筑附屬設備的選擇上,節能也應該是重要的選項。我們不能單純考慮節省建設成本而使用能耗大的產品,要綜合權衡經濟效益和節能兩者利害關系,盡量采用那些節能設備。如采用無機房的電梯,放棄有機房的電梯;公共照明使用節能燈;選用能效比高的空調或采暖設備;安裝地源熱泵利用地下水調控室溫等。有數據表明:長期使用節能設備,可使建筑一次能源降低能耗約9%。

2 結束語

建筑節能,利國利民。我們應時刻保持節能意識,致力于低碳經濟的發展,全力搞好建筑節能工作,為建設節能型社會,圓滿完成溫總理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O-45%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篇4

作者簡介:丁國華(1969-),男,山西大同人,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崢(1962-),女,江西興國人,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廣西 桂林 541004)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4-0090-02

低碳環保、綠色節約是當今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前沿,受到各國的關注和重視。我國有識之士也提出了應該加強綠色化學教育的觀點。所以,低碳綠色化學教育是21世紀化學學習與教學的新挑戰,同時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1]而“有機化學”是理工科高校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具有課程內容豐富,授課時間較長,選課學生面大,社會應用性強等特點,廣泛滲透到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中。[2]“有機化學”教學是學生認識低碳環保綠色化學的基本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低碳綠色化學內容,加強學生的環保綠色意識,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同時,“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須與有機化學實驗相配套,使學生在實驗中更直觀地認識到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的必要性,在有機化學實驗中盡可能“節約化”、“綠色化”;在藥品用量上實現從“大量到中量到少量到微量”的轉變;實驗儀器半微量或微量化。這不但減少了藥品資金投入,降低了廢物的排出,也減少了對環境的傷害。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得益彰,將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的教育貫徹到“有機化學”教學的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以下是我們在“有機化學”教學和實驗過程中,滲透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教育所做的探索與實踐,期待與廣大同仁共勉。

一、“有機化學”理論教學中低碳環保理念的滲透

“有機化學”課程是在高等院校中進行低碳環保綠色化教育最合適的課程之一。這是由“有機化學”課程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這種理念是有機合成化學家最先提出的,其內容與有機化學學科密切相關。

在教學中,我們注意補充和介紹一些具有時代性與低碳環保理念有關的內容,如綠色化學的定義和內涵;低碳生活與地球溫室效應的關系。還要以我們身邊的例子來說明,如汽油無鉛化、洗滌劑無磷化等,使學生認識到環保與自身息息相關,從而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也要擴展一些新開發出的綠色工藝中采用的新試劑和新技術。如烴類的烷基化反應,現行的教材中一般都是介紹氫鹵酸、三氯化鋁等液體酸催化劑,其會對設備產生嚴重的腐蝕,對人體產生危害并且污染環境。而開發固體酸烷基化催化劑就可以避免這些缺點,既低碳又環保。也及時介紹一些綠色化學研究取得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途徑,如電化學合成技術與方法、微波合成技術與方法、超聲波合成技術與方法、光化學合成技術與方法、超臨界合成技術與方法、一鍋合成技術與方法、固相合成技術與方法等,豐富理論教學,開闊學生綠色環保的視野。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低碳環保教育提供了必要條件,改變了一支粉筆滿身灰塵的授課形象,這本身就體現了環保的理念。不用粉筆書寫板書,可以向學生傳遞更多的信息,單位時間內授課效率高,也貫穿了綠色節約觀念。

“有機化學”有些內容,傳統的板書授課,學生理解起來困難,如有機反應機理(即化學鍵的拆分及重新組合的詳細過程)、立體化學中的分子構型、對映異構體現象、反應機理的立體化學等重要內容,都是用語言難以描述清楚、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同時將文字、圖像聲音等綜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比單純的抽象化語言更富有表現力。同時豐富多彩的圖片可以更直觀、更形象地體現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低碳環保理念的滲透

“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須與實驗課緊密結合,“有機化學”實驗在使學生領悟和感受到科學為人類社會創造了文明和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全國眾多的大學、中學的化學實驗課就猶如一座座微型化工廠,每天都在排放著大量的、種類繁多的廢物,污染著環境。[3]由于化學實驗所使用的試劑品種多,排出的污染物成分復雜,治理起來更加困難,自然就加重了社會治理的成本,對社會財富也是一種浪費。因此,要從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的角度重新認識化學實驗課程的設置內容。筆者所在的有機化學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探索和實踐,嘗試在實驗教學中提倡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經過幾年的探索,編寫出版了《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程》,該書是桂林理工大學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學研究成果的結晶,也是桂林理工大學“十一五”規劃教材。以下是我們進行綠色化實驗的結果總結,供同仁們參考。

1.加大半微量或微量實驗的比重,強化低碳環保意識

與常規實驗相比,采用半微量或微量實驗,試劑用量減少約2/3,相關輔助材料和水電的消耗也相應減少,降低了實驗成本,節約了實驗經費。同時實驗產生的廢物量也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將常規實驗與半微量或微量實驗進行對比,如試劑用量、實驗結果、廢物量、水電量、實驗成本等指標以掛圖的形式時刻提醒學生,在實驗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節約和環保,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深刻認識到低碳環保的重要意義。

2.改進實驗內容和方法,進一步強化低碳環保意識

實驗中產生的廢物,不允許直接排入下水道,分門別類做好廢物回收利用,盡量做到除產品外的零排放。教導學生,保護環境就是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改進某些實驗內容,以期達到節約和環保的目的。

例1:“熔點的測定”基本操作實驗,常規使用的加熱介質是濃硫酸,屬于危險試劑,使用過的硫酸變黑,只能使用一次。同時回收的廢硫酸量大,浪費嚴重。我們改用液體石蠟作為加熱介質后,廢酸沒有了,而且液體石蠟可以重復使用。沒有廢物排放,既環保又節約。[4]

例2:“蒸餾與分餾”基本實驗操作,現行的實驗教材,要求使用甲苯和四氯化碳兩種試劑,沸點高,毒性大,價格較高,加熱時間長,回收量大,對環境和人身都有害。我們用工業酒精和自來水替代后,由于降低了體系的沸點,因而縮短了加熱時間,回收的酒精可以重復使用,或作為酒精燈的燃料。工業酒精價格低廉,實驗效果好,這一改進,既節約又環保,廢物零排放。[4]

例3:“萃取”基本實驗操作,一般使用乙醚萃取醋酸水溶液中的醋酸。該方法存在以下的問題:一是乙醚的沸點低,室溫下極易揮發和燃燒,安全性差,不適合在人員集中的場所使用;二是乙醚的滲透性很強,操作中容易出現滲液和漏液的現象,造成實驗數據的誤差較大,而且很容易實驗失敗;三是乙醚做萃取劑,使用量大,成本高,易污染環境。我們改用水為萃取劑,從醋酸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萃取醋酸,實驗中使用的乙酸乙酯毒性低、污染小,實驗時分層速度快,現象明顯,容易操作。萃取后的乙酸乙酯使用碳酸鈉溶液洗滌后可以回收再利用。[4]

例4:“環己烯的制備”實驗,目前國內有機化學實驗教材要求采用濃硫酸或濃磷酸做脫水劑,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收率不高,濃硫酸腐蝕性強,炭化嚴重,操作不方便。而濃磷酸雖較濃硫酸好,但價格較高。二是副產物多,濃硫酸容易生成炭渣和有毒氣體二氧化硫,殘渣和殘液對環境污染大。我們在實驗中改用六水合三氯化鐵做脫水劑,避免使用濃硫酸或濃磷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而且產率提高了;催化劑經過回收,處理后可重復使用。[4]

例5:“甲基橙制備”實驗,現行高等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教材中,是由對氨基苯磺酸、亞硝酸鈉和鹽酸,經低溫(0~5℃)重氮化反應生成重氮鹽,再與N,N-二甲基苯胺偶合而成,而且制備過程中需要冰鹽浴保持低溫,實驗時間長,反應條件不易控制。我們采用“一鍋法”常溫下合成甲基橙,不僅降低了試劑的耗損,而且條件容易控制,操作簡單,收率高,實驗時間也縮短了。[4]

三、低碳環保和綠色節約教育是學生素質的主要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將是我國長期的、不懈奮斗的目標。加強環境治理和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為此要以解決危害人民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機化學”的教學目標,說到底是科學素質教育。將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的教育貫徹到“有機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是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培養他們低碳環保和綠色節約意識是人文素質的重要內容,同時又是其他素質的綜合體現,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要成為全面發展并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的大學生,就必須自覺接受低碳環保、綠色節約化教育。

21世紀是人類與環境友好相處的世紀,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時代呼喚高等院校擔當起培養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人才的任務,也是化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要在“有機化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貫徹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的理念,使這些理念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他們人文素質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宿輝,張永忠,邵鐵華.有機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J].中國農業教育,2004,(3).

[2]謝兵.談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J].廣西輕工業,2006,(5).

篇5

1.低碳環保建筑的作用

首先,低碳建筑設計能夠有效減少能耗,緩解能源供應壓力;其次,低碳建筑設計使用清潔可再生資源,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低碳建筑設計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手段。環保建筑是指按照環保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使其在使用過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同一般建筑相比,低碳環保建筑有以下4個作用:

1.1低碳環保建筑能耗顯著降低。據統計,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可消耗50%的能源,并產生34%的環境污染物。環保建筑則大大減少了能耗,和既有建筑相比,它的耗能可降低70%~80%,在丹麥、瑞士、瑞典等國家,甚至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理念。

1.2低碳環保建筑產生出新的建筑美學。一般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產技術,建造過程的標準化、產業化,造成了大江南北建筑風貌大同小異、千城一面,而環保建筑強調的是突出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自然、本地的氣候條件,這樣在風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并由此產生了新的建筑美學。環保建筑向大自然的索取最小,這樣的建筑,讓人在體驗新建筑美感的同時,能更好地享受健康舒適的生活。

1.3低碳環保建筑可適四季之景。傳統建筑與自然環境完全隔離,封閉的室內環境往往對健康不利,而環保建筑的內部與外部采取有效連通,對氣候變化自動調節,建筑如小鳥的羽毛,可根據季節的變化換羽。

1.4環保理念貫穿始終。傳統建筑多是在建造過程或使用過程中,考慮到環境問題,而環保建筑強調的是從原材料的開采、加工、運輸、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廢棄、拆除的全過程,環保、環保理念貫徹始終,強調建筑要對全人類、對地球負責。

2.我國低碳建筑發展的現狀

2.1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不強

隨著環境的惡化以及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不斷增加,社會公眾的低碳環保意識有所覺醒,一些公益性環保組織也逐漸建立。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社會公眾在低碳環保問題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社會公眾的專業知識貧乏、參與意識不強、參與度不夠,同時參與的方式過于單一、層次也略顯低下,這就導致低碳建筑發展緩慢。

2.2政策和機制不完善

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低碳建筑技術標準和規范,但是低碳建筑的推廣力度不夠,技術政策成效不明顯。在政策和機制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與低碳建筑相關的政策體系、政策傳導的記住不暢通、并且沒有實行一定的經濟激烈措施和優惠政策,使得建筑企業不愿意增加成本支出來建設低碳建筑。

2.3低碳技術研發能力不強

低碳建筑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程,需要有先進的技術。雖然我國在某些方面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技術研發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低下,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低碳技術市場缺乏競爭力,專業人才數量有限,阻礙了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同時,低碳建筑材料的質量不高、碳檢測系統缺乏等都是低碳建筑發展的制約因素。

3低碳環保建筑設計問題的解決措施

3.1加大低碳環保住宅政策的扶持

借鑒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方面的成功經驗,抓住低碳經濟發展契機,在發展初期,在土地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方面向低碳住宅建筑進行改革和傾斜,鼓勵綠色低碳建筑順利開展,建議鼓勵建立綠色低碳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同時建立房地產碳信用積分機制,對低碳住宅消費者提供綠色信貸、減稅等優惠政策。在達到逐步發展和成熟階段,可借鑒發達國家采用的低碳政策工具,如政府管制、、財政補貼、碳排放交易、生態工業園規劃、能源合同管理等,以加大低碳政策力度。

3.2制定并完善低碳環保建筑評價標準

大力發展低碳建筑要有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低碳評價標準,讓所有利益相關方都能形成共識,通過合作把低碳進行到底。低碳建筑標準主要應圍繞低碳設計指導原則、低碳建筑技術規范、低碳等級認定等方面進行制定。制定確實可行的低碳等級認定標準,從而構建我國低碳建筑標準的第三方測評體系,并由第三方測評機構對建筑的能耗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出具建筑物能耗等級的證明,并將此證明作為低碳建筑政策扶持對象的依據之一。

3.3倡導低碳環保的住宅生活方式

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生產與低碳消費兩部分,低碳社會生產方式是前提,而低碳生活方式是最終實現低碳經濟的關鍵。首先,要整合低碳住宅價值體系的社會認同感,達成低碳生活的共識,形成發展低碳住宅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其次,要調整住宅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提高能源循環利用率,并倡導以TOD為主導的土地利用開發模式、緊湊的土地開發形態,發展環保低碳的公共交通,鼓倡導低碳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

4低碳環保建筑的發展趨勢

4.1低碳住宅規劃設計將是未來發展重點

當前我國的低碳住宅主要集中在新風系統、環保墻體、地源熱泵、外遮陽、環保窗、環保屋頂等材料、設備的應用上,而建筑設計環保技術還相對落后。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利用計算機和自然環境進行建筑環保方案優化已有長足的發展,例如日本在90年底提出了“與環境共生住宅”的低碳理念,強調建筑立面設計技術、水回收系統等設計與環境、氣候協調的建筑是低碳環保的重要方法。

4.2加大低碳環保技術的研發投入

未來,建筑環保將成為我國住宅建設的一大重點,低碳住宅技術市場巨大。而市場的擴容也將導致吸引更多企業的進入,致使競爭加劇。因此,現有技術提供企業需加大低碳技術研發投入,開發更多的核心競爭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4.3開發企業需要緊抓市場機遇,引領低碳住宅的潮流

當前,我國低碳住宅發展時間較短,數量較少,住宅開發企業對其重視仍然不足。據國外經驗,低碳住宅將是我國未來住宅建筑的一大主流趨勢,開發企業需抓住市場機遇,加大對低碳住宅的投入和開發,盡早搶占市場份額,做低碳住宅的弄潮兒。

5.結語

低碳建筑的出現是建筑行業發展中的一個新突破,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對于緩解能源緊張、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的建筑設計中,低碳建筑設計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但是由于我國的低碳建筑行業發展較晚,還不太成熟,在低碳建筑設計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需要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共同努力,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促進我國低碳建筑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

篇6

1.低碳環保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原則

1.1量化原則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時,需要設計人員對于碳的排放量有一個嚴格的把控,對其設計數據借助計算機進行量化分析,盡可能的實現低碳環保。

1.2低碳材料

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園林的具體所處位置,根據當地的環境特點,選取環保低碳的設計材料,從選材階段就做好低碳環保園林的設計工作。

1.3因地制宜

根據園林景觀的所處位置,分析周圍環境的特點,包括水文特點、地質特點等,根據這些特點進行低碳環保設計,保持兩者的協調統一。

2.低碳環保理念在園林景觀中的具體應用

2.1在植物選擇方面的應用

園林景觀中,植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各種各樣不同的植物類型經過設計人員的巧妙合理搭配,可以形成獨特的觀賞風景,給人不同的享受。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很多的植物具有非常好的固碳釋氧性能,例如:木芙蓉、垂柳、碧桃、玉蘭等等,因此在設計應用時可以加大對這方面的考慮力度,可以把它們的固碳功能相互合理分配在一起,起到優勢互補的效果。下面從幾個方面來進行簡單的闡述說明:

2.1.1落葉喬木和常綠灌木的搭配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證明,類型不同的植物對于碳的稀釋作用是不一樣的,按照固碳釋氧的等級來劃分,最強的是常綠灌木、其次是落葉喬木、第三是常綠喬木、最后是落葉灌木。在設計時就需要把落葉喬木和常綠灌木兩者的配合做到有機合理,使兩者和諧統一,發揮最大的作用,是固碳釋氧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1.2高齡樹種和低領樹種的搭配

高齡樹種由于種植年限較長,固碳釋氧能力相對于低領樹種來說還不是很強,但是如果從具體的一顆樹種的碳儲量來說,高齡樹種比低齡樹種要好的多,把這兩個樹種進行合理的搭配,可以在起到固碳能力的同時還可以起到保護自然資源的效果。

2.1.3速生植物與慢生植物的搭配

資料證明,速生植物的固碳能力比慢生植物要高,因此,在進行設計時就需要對兩者進行全面的考慮選擇周期長且固碳能力強的植物,兩者合理搭配起到較高的固碳作用。

2.2低碳環保理念在園林水體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水w設計是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任何一個園林景觀中的不可缺失的構成元素,它的不同形態變化可以給人們一種獨特的享受,同時它的合理設計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儲水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小型的生態圈。

首先,在進行水體的低碳環保設計時,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盡可能的就近使用水源,根據水源和地形的特征來合理確定水體景觀的位置,這樣也是建設成本的考慮出發點,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使其得到高效合理的應用。

其次,要盡可能的保證水體在總體上是不便的,不能因為水體景觀的構造需要而盲目的浪費水源,循壞利用水資源,把能源的損耗和水資源的消耗降為最低。

最后,對于水體景觀中的水體植物設計,要選擇和水體相適應的植物,對水體具有很好的凈化作用,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景觀的觀賞效果,還可以保持水體的凈化,減少了污染。

2.3園林景觀設計的構成材料

在科技的廣泛應用下,一些新的具有環保綠色的材料被研發出來,代替了過去舊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材料,最為常見的就是木材料。木材料的使用不僅可以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它還可以減少碳能源的使用,更具有綠色特點,它的應用效果在前些年的上海世博會中就有很好的體現。另外,在園林景觀設計應用低碳環保理念的設計中,還可以根據園林中的地形特點,對于園林改造后的廢棄材料進行高效合理的利用,把一些廢棄的建筑物或是不用的鋼筋、土體等進行植物的種植,并塑造一定的形態形象,達到不使用新材料下也可以有獨特景觀設計的效果。

2.4在園林景觀的具體構造施工中的低碳理念

要想使低碳環保理念有充分的應用,就要從園林景觀的施工方案設計到最后的竣工完成全過程的貫徹低碳環保理念。施工質量的合理高效可以使園林景觀的設計效果更加的長久,在施工中,對于碳能源材料的使用要盡可能的少,甚至不用,最大化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機械化的操作要把影響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為最低,保持自然環境的整體性。

園林在施工完成后,還要做好事后的維護工作,發揮景觀的最佳效果,對于植物的修剪、施肥、灌溉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等,盡量使用綠色的原料,對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原料要不使用為好,對于植物類型的修補上,要以粗放型管理為主,采取多種類的植物種植,豐富植物的多樣性,不同的植物種類所具有的固碳能力可以起到良好的協調配合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適應,并考慮水體的貫穿性。

3.總結

在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對于綠色生態的追求越來越明顯。園林景觀作為最貼近自然的一種形式,在進行設計工作時要堅持低碳環保理念,從園林的建設到結束,以及園林的各個構成要素上都要把低碳理念貫穿其中,減少碳能源的使用,從而在整體上形成一個綠色環保的園林結構體系。

參考文獻

[1]劉琴.淺析低碳園林景觀設計[J].中國科技縱橫,2015,(1):13-13.

篇7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同時逐漸開始意識到精神需求的重要性,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等理念深入人心,在室內設計上低碳經濟理念被廣泛應用,下面我將通過對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和具體體現以及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和低碳經濟理念的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

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在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室內設計行業得到空間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帶來了環境的破壞,過分的追求經濟利益,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如何科學合理的對于自己的住宅進行室內設計成為考慮的首要問題。

1.低碳經濟理念概述

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是在哥本哈根的一次全球峰會,本義是倡導各國運用低碳,環保,節能經濟的技術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節能減排降低環境污染。低碳經濟理念主要是倡導使用節能環保的材料,采用新能源和新的生態技術,將設計理念與裝飾材料和設計理念進行整合,以此來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健康和安全環保,建立更適合人居的環境。

2.我國的室內設計市場現狀

我國的室內設計市場的發展較之西方國家起步比較晚,但是卻發展迅速,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室內設計的需求量大,但是我國傳統的室內裝飾設計思想也占據了主體地位,低碳環保經濟理念進入我國還屬于比較晚的時期,由于建筑材料和成本的驅使,裝修設計行業為了控制成本和獲取利潤,也是打著“低碳環保”的口號干著傳統意義的室內設計,這樣的利潤高,同時可以干很多的活,提高了效率,這就使得在室內設計行業真正嚴格的執行低碳環保,生態節能理念融入室內設計或者這些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變得很困難。如何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低碳環保,必須要綜合各行業建立統一的標準,構建低碳經濟設計理念系統。

3.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我國環境的污染,霧霾的加重,食品的不安全等問題日益嚴重,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則顯得尤為必要,在室內設計中裝修材料的環保,安全健康的選擇,讓人們在生活居住的環境中遠離化學和各種輻射,提高人民的環保和自我保護意識,是社會主義可持續發展觀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

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主要是室內設計的裝飾材料、室內設計的空間和色彩的運用和室內設計中的設計觀念的應用等方面。

1.裝飾材料的運用

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裝飾材料方面主要是傳達設計師的設計思想,設計師在運用裝飾材料時要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環保節能型材料,其次才是重視材料的實用性和美化效果,最重要的是要考慮裝飾材料對人體有無傷害,對室內環境是否造成輻射或者有害氣體等二次污染。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無論設計師還是居住者都要選用符合環保,節能,綠色生態的材料。

2.空間色彩的運用

除了材料上的選用環保綠色外,低碳經濟理念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室內設計的空間的應用,合理利用室內的每一寸空間,避免室內空間的浪費,在色彩的選用上,應避免色彩的污染,在裝飾的過程中過度運用色彩則會產生視覺上的色彩污染,會使人感覺視覺疲勞。

3.節能環保理念的運用

節能環保等設計理念不光是設計師的設計思想,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設計潮流,設計師要思考怎樣才能將節能設計理念應用到實際的室內設計中,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

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應用問題與趨勢分析

我國的室內設計行業起步晚,發展迅速,在長足發展的同時必定會產生很多與之相應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成為阻礙低碳經濟理念與室內設計的融合,下面我們將從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

1.追求利潤與低碳經濟理念的矛盾

在實際的室內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材料的選用涉及到成本的控制,常常同低碳設計理念發生矛盾,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裝飾材料往往會超出預算的成本,對于設計公司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公司需要盈利。只有將利潤與低碳經濟理念完美融合,進行系統的分析才能解決這個傳統遺留的問題。

2.傳統裝飾行業與新興行業理念的矛盾

在室內設計行業中新興一些與之相配合的小行業,最近裝飾中的出現的墻雕和手繪等,運用新材料進行雕塑和繪畫,這與低碳環保的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對于傳統的裝飾行業來說這就是一個沖擊,因為傳統的墻紙很便宜,利潤高,生產效率高,這些新興行業的出現將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傳統的裝飾行業。

3.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的展望

隨著國家開始重視環境的保護,空氣的治理,低碳環保,生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將受到更多的人推崇,這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合,只要人們重視低碳環保的室內設計理念,相信建設符合人居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將為之不遠。

篇8

在發展迅速的我國房地產市場經濟中,室內設計行業也在迅猛發展開闊了發展的空間。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導致了環境被破壞,目前很多企業太過于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受到嚴重威脅的人們身心健康,如何在室內設計中融合低碳經濟理念將是主要問題。(1)低碳經濟理念低碳經濟理念是要各個國家都能使用低碳環保、節能的經濟技術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從而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的。低碳經濟理念主要是提倡低碳節能材料的運用以及應用新興能源和原生態的技術,整合裝修的設計理念與材料,用來將室內的環境舒適度大大提升,使得大的環境更加健康安全環保,更適合人們居住。(2)我國室內設計的現狀我國的室內設計發展相較于西方國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之快,由于我國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對于室內設計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大。我國的傳統理念占據了主要地位,其室內設計的思想比較落后,因此我國低碳環保的經濟理念進入我國室內設計的時期比較晚。充分考慮了裝修材料與設計成本,裝修設計公司會為了成本的控制以及創造利益,一些企業以低碳環保作為口號擋箭牌進行著室內設計,結果導致傳統意義下的室內設計利潤會增高,與此同時還可以干很多的工作,將工作的效率提高可以在室內設計中真正意義上的嚴格執行低碳環保理念,這樣使得企業過于注重企業利潤而忽略了低碳環保的經濟理念,使得低碳經濟理念很難在室內設計中得到提現。(3)室內設計中低碳經濟理念的應用意義近些年我國環境的污染逐漸嚴重,霧霾出現頻繁。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提現也更為重要,以及設計中的環保材料和健康安全的選擇,可以讓人們遠離生活居住環境中的各種有害輻射和化學物品,將人民的環保和自我保護意識有多提高,是執行社會主義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2.低碳經濟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

在室內設計中低碳經濟理念的體現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室內設計中的材料、空間和色彩的運用、設計理念等。(1)裝飾材料中低碳經濟理念的運用在室內設計中將低碳經濟理念運用到裝飾材料上,主要將設計師的設計思想充分的傳達出來,在室內設計中運用的裝飾材料誰是應當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低碳綠色環保的節能型材料,再而考慮材料的質量以及視覺上的美觀感受,無論是哪一方面都應當主要考慮材料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是否會對室內環境產生輻射或有害氣體等二次污染等傷害。因此設計師應當充分站到居住者的角度來考慮到室內設計中材料的環保節能以及綠色生態。(2)空間和色彩上低碳經濟理念的運用不單單要選擇綠色環保低碳的設計材料,低碳經濟理念另一個體現就是在室內空間設計應用中,在空間設計中要充分利用每一平方的看空間,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在室內色彩設計上應擔當避免選用含有有害氣味的染料,最大程度減少色彩污染,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當適當運用色彩,防止出現視覺上的色彩疲勞。(3)在室內設計中運用節能環保理念低碳經濟理念目前來看不單單是設計師的設計思想更是一種流行理念,想要為人們創建一個健康安全環保的居住環境,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充分考慮節能環保低碳的經濟理念。

篇9

人類發展到今天,雖然已經站在了時代的高峰,但當我們回望周圍的環境,就會發現我們為了盲目的獲得經濟利益已經使我們棲息的家園滿身傷痕。溫室效應、霧靄、酸雨等現象頻繁的出現,時刻在提醒我們,當前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最值得人類關注解決的問題。而低碳物流就是在這個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出現的一種較為有效的解決措施。

所謂的低碳物流主要是指在物流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實現低能耗、低排放、低排污染為目標,盡可能的減輕物流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從而實現整個物流活動的低碳環保化。想要實現物流產業的低碳環保,首先必須達成兩方面需求:一是減少物流運輸中碳排放量;二是優化整個物流產業的系統流程。通過實施低碳物流還可以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人類對于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環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大,在這其中非常急迫需要改善的就是汽車所排放的尾氣造成了溫室效應。而物流運輸的過程中車輛尾氣的排放的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所以只有積極普遍的發展低碳環保型物流,才能較為有效的減少在物流運輸的過程中污染氣體的排放,所以說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產業對環境的污染這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自然資源的逐漸減少,運輸能源的價格不斷攀升,這對于物流產業來說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而如果倡導低碳環保物流的發展可以有效的減少碳排放量,這么做不但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而且車輛消耗的能源也必將有所降低。從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時也就降低了運輸的成本,這對于物流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

在物流產業中逐漸形成了低碳環保的經濟發展趨勢和理念,可以對其他相關產業產生積極的影響。目前人們已經逐漸的樹立起正確的環保意識,低碳環保的物流理念可以影響、促進整個運輸相關產業的低碳轉型。

二、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在現階段發展低碳環保的物流產業急需較高的技術水平,這就提高的物流企業的成本投入。而我國政府也就此推行了一系列的低碳環保物流發展的政策,然而就當下低碳環保物流發展的水平來看,政府推行的政策無法在更大的范圍內促進物流企業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

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自從“低碳”概念出生以后,各國普遍展開了嘗試經濟發展方式與低碳環保理念相互融合的方式,然而,民眾對低碳這一概念的了解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而對于物流產業來說,也勢必推行低碳環保發展的道路。但我國的物流產業產生的時間還比較短,其專業化水平還比較低,低碳環保的物流概念進入我國的時間也是較為短暫的,因此還有更多的物流產業并沒有意識到實行低碳環保理念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所從事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人才還較為缺乏,培養力度仍需加強。當前雖然我國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所都陸續開設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專業,但其較少開設低碳環保物流方向的課程;其實有所開設其教學水平也不夠高,尤其是課堂學習也實踐脫節,高校對低碳環保物流的相關教學和研究缺乏具體的實踐活動,這些都導致了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相關人才儲備不足。

我國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實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其重點在于如何才能夠實現低碳環保物流的實施。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未能建立起專門來規劃和監督物流產業發展的相關部門。

三、對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的幾點建議

大力促進物流產業的低碳環保發展,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政府加大制度建設,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發展。想要減少物流企業的排污主要是指碳排放量,首先必須有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出碳排放標準,用行政手段確保我國物流產業必須想辦法減少碳排放量。同時政府還應該更多采取一系列促進利用新型環保能源的稅收政策,給使用的物流企業相應的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讓物流產業以低碳環保的形式轉型發展,首先要提升企業與民眾整體的低碳環保意識。政府應在制度和法律層面,出臺相關的低碳環保物流的指導性政策。

推進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實行試點。積極把新技術新理念與本地區的資源特點相結合,低碳試點工程的開展,還可以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很顯著的示范效應。

對低碳環保物流技術的實際應用,加快新型物流產業的結構調整。通過對體制的創新,推動整個物流產業的優化升級,改變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式;大力倡導發展推行現代物流業,科研部門積極進行低碳環保技術研發創新,要逐漸形成以低碳環保理念為產業特征的物流體系。

對于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相關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校等科研機構制訂科學合理的培養規劃,發展在職人員的低碳環保教學培訓體系。政府應該對高校中的物流專業給予適當的資金補貼。還要注重加強高校物流教學與國外物流教學機構的聯系與合作,深入學習國外優秀的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發展經驗,逐漸培養出屬于自己的高素質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篇10

綠色酒店(GreenHotel)在國際上也稱為eco-efficienthotel,內涵為追求生態效益的酒店。綠色酒店最本質的發展理念是環保、健康、安全,是以資源的合理使用及生態環境的保護為出發點,提倡綠色消費,實施綠色酒店管理的酒店。在低碳環保視角下綠色酒店的創建與經營,就是將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與消費者身心健康的需求充分融合起來,在酒店的經營管理中貫徹低碳環保的原則,從各方面各環節控制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使酒店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關注生態和社會效益,三者達到有機統一,從而實現酒店的綠色、環保、健康、可持續發展。在低碳環保的大背景下,發展綠色酒店更加顯現出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可以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

發展綠色酒店,用環保低碳的理念經營管理酒店,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酒店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其對環境的敬畏和責任感,綠色酒店管理制度的出臺與制定也將推動酒店管理更加系統化、規范化、程序化,提升酒店的管理能力與水平,增強酒店的競爭力。

(二)可以滿足顧客環保的消費理念

目前,消費者的低碳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這也使消費者改變了以往的消費習慣,更傾向于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綠色酒店的發展與建設恰恰迎合了這種變化,滿足了消費者對于綠色環保的需求,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提升酒店的公眾形象。

(三)可以降低酒店的運營成本

綠色酒店的建立與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強調酒店經營管理過程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能源的節約,各種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熱能的循環使用,水資源的節約,高能耗設備的減少使用等,將從多方面降低酒店實際經營成本,提高酒店經營效益。

二、我國綠色酒店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綠色酒店的概念最早是由國外的很多酒店在低碳環保、能源節約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我國的酒店業在這種國際影響下也越來越注重節能環保,逐漸形成低碳環保的責任意識。浙江14家酒店于1999年最早提出“創建綠色飯店,倡導綠色消費”,引起業內的強烈反響,國內酒店紛紛表示支持并付諸行動,在酒店經營管理中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如減少或者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和洗漱用品,使用清潔無污染的燃料,增加綠色植被的覆蓋率,保持酒店空氣清新和環境整潔,員工用水使用紅外線設備加以控制,將照明設備全部替換為節能燈,水資源的循環使用等,這些方法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各種資源的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對酒店本身及周邊的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

2010年,國家旅游局《關于進一步推進旅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在五年內將我國星級飯店和A級景區的用電量、用水量降低20%,說明我國開始關注酒店這一高消耗行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低碳環保是酒店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建設與發展綠色酒店,是我國酒店企業相應政府低碳環保的號召而理應擔負起的社會責任,使酒店企業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發現自身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發揮的價值,關注其社會責任,塑造其良好的公眾形象,同時降低其經營成本,提升其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但是經過調研發現,綠色酒店的建設與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綠色環保意識尚未真正樹立起來

我國很多酒店企業表面上或者口頭上宣傳綠色環保,但是并未將綠色環保意識和思維方式真正樹立起來,導致無法在酒店實際的經營管理體制中體現出低碳環保的行動,傳統的粗放式經營方式還比較明顯。酒店的裝修裝潢、產品包裝比較奢華,資源浪費也比較嚴重,違背了低碳環保理念要求的適應性和實用性原則。

(二)酒店產品尚未真正貫徹綠色理念

國外的消費者對于產品是否環保、安全、健康非常關注,綠色產品頗受消費者歡迎,成為酒店產品的首選。但是國內消費者的這種意識卻不是特別強烈,綠色需求不足無法推動綠色產品成為國內酒店的首選產品,國內酒店也往往由于成本較高而推遲綠色環保事務的進程。如酒店餐飲要求使用可以降解的環保材料代替以往的一次性餐具和飯盒,就經歷了較長時期的交替,進程相當緩慢。

(三)酒店的正確資源觀尚未真正的確立

國內很多酒店對于各種資源的利用仍然沒有統籌節約,能源的利用率仍然達不到國際先進水平和標準。低碳環保并沒有作為所有酒店貫徹的經營原則與方針,很多酒店的用水量用電量的控制體系還不完善,也沒有使用能源的再循環再利用設施,導致各種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

三、低碳環保視角下綠色酒店的發展策略

在低碳環保的背景下,綠色酒店的發展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加強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關注智能科技對酒店低碳環保經營的推動作用,注重綠色、低碳理念的宣傳等。

(一)建立規范的綠色酒店管理制度

規范化綠色酒店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指導酒店綠色經營的基礎和依據,在規范化的制度指導下,酒店的綠色經營管理策略才能具體執行與落實。政府主管部門需要大力倡導低碳環保的大環境,并從政策層面積極推動酒店綠色管理制度的建立與規范化。

(二)通過成本管理與控制降低酒店能源消耗

酒店經營過程中,需要全程把握綠色理念,充分考慮影響能源使用的各類要素,尤其是那些外界條件的不利影響,有針對性的實施節能策略。如利用先進技術促進能源轉化,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消耗,避免產生廢氣導致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通過能源循環再利用的設備,回收酒店設備運轉產生的熱能加以再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紙張使用,提倡雙面打印和電子化辦公;酒店產生的廢品如廢紙、廢塑料等可以通過指定途徑進行變賣;加強各種節能設施設備的使用,如對酒店照明系統的整體改造,紅外線節能控制儀器的使用、節能變頻電梯、空調組的使用等。

(三)綠色酒店設計與建材的選擇秉承低碳環保的理念

酒店建筑類型與風格多樣,一些大型酒店的水、電、熱能、辦公用品等能源的消耗非常大,需要從酒店設計和環保建材的選擇等根本方面加以控制。如何提高被動式的能源節約設計方式,對酒店能耗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科學的管理,最終達到節約能源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酒店建筑材料的選擇上要有系統性,根據材料特性及其排放量數據,選擇低碳環保材料,摒棄那些污染嚴重、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建材。如明確建筑材料結構常識,測量建筑材料物質排放量,減少建筑維護材料的碳排放量等。

(四)重視酒店住客綠色消費的引導

酒店需要加大綠色產品的生產與使用力度,鼓勵酒店住客低碳節能環保的行為。綠色產品包括低毒無害、節約能源、無污染、可以回收或者再生的產品,低碳環保背景下的綠色酒店經營應以綠色產品的生產作為獲利的主要途徑,通過宣傳與營銷手段,引導住客低碳環保理念的形成。如提示住客合理設定酒店空調的溫度,睡覺時將所有光源關閉,及時拔除所使用的電源插頭,鼓勵低樓層的住客盡量減少電梯使用,不提供或者只在住客有要求時才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等。當然,這些引導是需要技巧和鼓勵的,對于積極進行低碳環保、綠色消費的住客,酒店可以提供小禮物或者價格優惠進行鼓勵。

(五)重視智能科技在綠色酒店低碳環保經營中的作用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是綠色酒店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智能化技術可以在綠色、低碳、環保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滿足酒店住客對于舒適、健康、安全的酒店產品與服務的需求。通過智能科技提高酒店能源自動化控制和管理水平,在酒店大堂、酒店客房、酒店樓梯間以及酒店配套區域大幅度提升低碳環保和能源節約效率,實現綠色酒店低碳經營的目標。

(六)建立綠色酒店低碳環保的文化

綠色酒店管理層應樹立低碳、環保、生態化的價值觀,并逐漸形成酒店氛圍與文化,向酒店員工灌輸低碳環保的理念,獎勵酒店員工低碳環保的行為,將低碳環保的文化滲透在酒店一系列的活動之中,使酒店全員主動實施綠色低碳的管理,這將是綠色酒店不斷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 久久重口味免费视频 | 亚洲精选品质AV在线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久久香蕉国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