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的原則模板(10篇)

時間:2023-11-24 10:58: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通信的原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通信的原則

篇1

不同類型的室外天線只能在各自適合的環境中發揮最大功效。一般而言,水平波束寬度較窄而方向性較強的,如定向板狀天線,適合空間狹長的環境;水平波束寬度大而方向性不太強的,如對數周期天線,適合廣闊空曠的場館環境;而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尤其是在市區范圍或者城中村內樓房密集的空間,則應采用方向性強、高增益的拋物面天線。

例如,在廣州市區遠利大廈寫字樓做一個無線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當選擇水平波束方向角為90度、增益為6dBi、適合曠野環境的八木天線做施主天線時,經路測軟件測試得知,接收到的信號較復雜,場強也較小,室內覆蓋區域的通話接通率低、噪音較大、話音質量很不理想。而當采用方向性強、水平波束方向角為8度、增益為25dBi的拋物面天線時,經路測得知,信號單純,場強較強,室內覆蓋區域通話接通率高、話音質量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是因為,在復雜的市區環境中,方向角度小而增益大的天線不會引入過多的鄰區信號。

室內的用戶天線,若類型選擇不當,也會影響覆蓋效果,甚至影響正常通話。

例如,以定向天線覆蓋方式設置電梯天線,即在每部電梯井道的頂上和每隔幾層安裝一副天線,利用天線的前后波瓣來覆蓋電梯活動區域,這除了要保證電梯范圍內有足夠信號覆蓋場強外,還要保證用戶在電梯內、進出電梯時和在電梯廳通話的信道切換不掉話。因為電梯覆蓋的空間一般比較窄,若選用水平波束寬度較寬、覆蓋距離較短、適合低矮樓層或空曠場館的一般用戶天線,信號會泄露到電梯覆蓋區外,造成過多的信號外泄,電梯內卻達不到電平值要求。若選用后瓣功率小,水平波束寬度大的室內吸頂天線來覆蓋電梯時,經路測得知,單個天線覆蓋的距離短,外泄嚴重,不能滿足手機在電梯運行期間的通話需求。而選用方向性較強的室內板狀定向天線、或者室內壁掛天線或者室內對數天線時,經路測得知,單個天線覆蓋距離較遠,方向性較強,能保證電梯與電梯廳之間的切換不掉話。

天線位置的設置原則主要有兩個:一是“就低不就高”;二是天線和主機的隔離度要高。

在市區的一些寫字樓或密集的城中村中,需要通過無線直放站引入信號覆蓋電梯和電梯廳、或者停車場等做室內有源或者無源覆蓋時,施主天線位置須按“就低不就高”原則,優先考慮在低層建筑選取安裝位置,選擇不到合適的信源再考慮高層。因為高層信號相對較復雜,可能會出現施工時用的信源與勘測時不一致、切換頻繁或者通話質量變差等現象。

如成都天府大廈寫字樓用天線引入信號覆蓋樓內1~15層的電梯井道和地下停車場,當選在10層陽臺時,經路測得知:信號較復雜,切換頻繁,通話質量較差:其中的切換次數達到5次,通話質量0~3級僅占17%,4~7級卻占83%,0級和6級比值僅為0.2;而當移裝到5層陽臺時,在相同條件下經路測得知,信號單純,切換次數僅有一次,通話質量非常理想:0~3級占的比例為65%,4~7級占的比例為35%,0級和6級的比值為3.1,達到順暢通話效果的要求。

在直放站工程安裝過程中,為了施工方便,往往會把天線和主機捆綁在一起。這樣會引起設備自身的隔離度降低,對整個直放站系統產生不良影響。我們知道,影響設備自身隔離度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有無MODEM小天線、天線與主機的方向夾角、天線與主機的水平距離。它們之間的隔離度變化值如附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夾角為0度時,隔離度為75dBm;夾角為180度時,最大隔離度達到91dBm。可見,夾角越小隔離度越小,夾角越大隔離度也越大。這主要是由天線的前后波瓣的差異造成的。因此,在工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設備自身的隔離度問題,主機和天線不能安裝在一起,主機和天線方向的夾角越大越好。如果它們的夾角在120度以內時,則應利用障礙物遮擋或增大高低落差以盡可能提高隔離度。

實踐證明:按上面幾個原則設置天線,就既能很好地利用無線資源,保證通信順暢,創造經濟效益,又能減少無線資源泄露和無線環境污染,意義重大。

篇2

兒童心理咨詢(chil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又稱兒童心理輔導,是指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給來訪者(兒童和青少年)以幫助、啟發、輔導,使其開放自己、發揮潛能,認識他自己的經驗,自己去解決現實問題,接納并欣賞自己,克服心理障礙的過程。現代心理咨詢的理論一般是基于成人的咨詢實踐而形成,其咨詢理念和方法技術并不能直接用于兒童身上,所以有必要指出兒童心理咨詢的獨特性。本文著重從理論層面探討在兒童心理咨詢中應當遵循的特殊原則。

1. 獨特性原則

咨詢的獨特性原則是指要看到兒童心理咨詢和成人心理咨詢之間的不同之處,包含以下五個方面。①咨詢動機不同。成人通常會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而兒童則沒有意識到或不承認有問題。兒童不大可能主動尋求治療,通常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為其做出是否接受治療的決定,因此咨詢的第一步就是與兒童建立關系并激發其動機(布朗,2002)。②對咨詢的認識不同。兒童有可能完全不明白什么叫心理咨詢,因此咨詢者需要向兒童簡單地介紹心理咨詢,消除兒童的疑慮。③咨詢的目標不同。不同的流派對于咨詢的目的認識是不同的,一般認為心理咨詢的目的是健全來訪者的人格。兒童心理咨詢的主要目標則是減輕兒童發展過程中的心理困擾和障礙,并幫助他們獲得正常發展(郭鋒、郭成、李西營,2005)。④咨詢的內容不同。與成人心理咨詢相比,兒童心理咨詢在質和量上都有不同。兒童心理問題多為發展性問題,如學習、人際交往困難,而且程度也較輕,發現后容易矯正。⑤咨詢的方式不同。兒童由于其認知發展的限制,其言語功能相對較弱,這就造成了兒童有可能聽不懂咨詢師問題的含義,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用言語恰當的地表達出來。所以兒童心理咨詢中更多的運用非言語技術,如游戲療法、藝術治療。

2. 重視咨訪關系的原則

Winner指出,迅速地與兒童建立治療關系對于兒童心理治療取得成功是非常關鍵的,其重要性遠遠超過對其他年齡群體的心理治療(布朗,2005)。成人一般會主動尋求咨詢,對自己的問題和咨詢的目標也有一定的了解,即使在咨詢的初始階段有一些顧慮,但是隨著咨訪關系的深入,會逐漸地配合咨詢師。成人在咨詢過程中一般會自動進入“患者”角色,并產生相應的“患者期望”,形成較為穩固的醫患聯盟,促進咨詢或治療的進程(郭鋒、郭成、李西營,2005)。

3. 堅持系統論的原則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系統論認為,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時序性等是所有系統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

在對兒童進行心理咨詢時,我們依然要堅持系統論的觀點。H.Thompson Prout提出了兒童心理治療的多形態原則。治療的多形態原則是指在對兒童心理咨詢的時候,要選擇多種干預方法和多個干預角度,進行組合式的干預,治療的形態越多,治療的目標就越可能實現。治療的多形態是指讓不同流派的咨詢師同時參與治療,讓治療滲透到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這樣能同時觸及兒童的知、情、意、行,治療的效果比單一的治療手段更有效。

4. 堅持發展的原則

堅持發展的原則是指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兒童的心理問題。由于兒童的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個性也不穩定,所以在正常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行為偏差,而這種偏差在其年齡范圍內或許是正常的現象。Douglas T.Brown指出除了一些極嚴重的精神問題或行為外,許多看似有問題的行為其實只是正常發展過程中的偏離。萊維特(Levitt,1971)指出,由于兒童處在發展變化之中,隨著發展,一些癥狀可能會自然消失,如發脾氣、遺尿、特殊恐懼和睡眠障礙等癥狀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自然消失。成人身上的心理或行為問題在兒童身上也許就是正常的,年齡是區分正常或不正常的重要因素。

5. 環境的重要性原則

環境的重要性原則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為了適應不良的環境,兒童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第二個方面是家庭環境對于兒童的心理咨詢具有重大的意義。萊維特(Levitt,1971)指出,盡管兒童在臨床研究中被確定為患者,但實際上,兒童以外的人才應該是治療直接針對的對象。

對不同情境下的兒童進行臨床觀察,根據觀察,發現大多數兒童的心理問題或不正常行為大多是為了適應不良的環境。兒童更多的是生活環境變化的反應者而非發起者,他們幾乎沒有力量采取行動來消除或預防環境壓力,他們只能被動地做出反應(布朗,2005)。兒童的心理障礙可能是對環境壓力較為正常的反應,因為兒童較依賴環境,所以將其生活環境納入心理咨詢十分重要。

大部分兒童的行為問題與其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父母行為習慣及情緒表達方式直接相關(傅宏,2007)。家庭是兒童最初成長的環境,兒童受其影響非常大,而且現在很多家庭本身就有很多問題,所以必須將家庭環境納入到心理咨詢的體系中來。若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必須要家庭介入治療,否則會容易復發或轉換成其他的障礙。

6. 保密的原則

保密原則是指咨詢者有責任對兒童的個人情況、評估結果、咨詢內容予以保密。兒童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是對來訪者負責,以來訪者利益為重,其中保密原則十分重要(陳一心,2009)。美國心理學協會的道德準則(1992)規定除非委托人許可,否則委托人的信息應予以保密。可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兒童一般是被迫來咨詢的,兒童本人并不一定是委托人。咨詢人員因為治療需要,常常會和兒童的教師、家長或其他心理專家分享兒童的信息,但是這種做法僅僅得到了兒童的家長或其他監護人的許可,并沒有得到兒童本人的許可。但是,按照常理,在分享這些信息的時候最應該得到的是兒童的許可。盡管保密原則的目的在于保護兒童的隱私,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很困難,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在對兒童進行心理咨詢前,用其能充分理解的言語解釋保密問題,治療者有責任將兒童及其父母都當作委托人,并盡量滿足雙方的要求(Gelfand&Hartman,1984;Ross,1980)。

參考文獻:

[1] H.Thompson,Douglas T.Brown,主編.林丹華譯. 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與治療:針對學校、家庭和心理咨詢機構的理論及應用指南[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2] Sroufe LA.Psychopathology as an out come of development. Dev Psy-chopathol

1997.

[3] Kratochwill.T.R.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oston: All &.Bacon,1993.

篇3

伴隨信息科技的不斷進步,業務覆蓋面以及管理需要的提升,信息系統在各行業里獲得了普遍的運用。可是因為信息系統開發的目標為完成對應業務網絡化,信息系統在開發時并未將各種系統簡的數據置換與調節工作納入考慮;在實施新系統開發時,常缺少時限與接口更替遺留系統,新型系統的用途要和固有的系統,數據源整合;即便打造新的系統,同樣會遭遇各種異構平臺技能集成方面的難題,事實上信息系統的集成早已變成常見的需要。

1 信息系統集成的概念

1.1 信息系統的概念

信息系統即一類將人,計算機與管理規范當作要素的集成化系統。此系統通過計算機軟硬件的剖析,規劃,調控與決斷的模型,數據庫,給某個公司或者機構的作業,管理,決斷供給信息支援。

1.2 系統集成的概念

系統集成即將計算機技能做前提,將真實的平臺做輔助,完成固定計算機系統功用組合的活動。其中包括信息系統集成,即利用結構化的整體布線體系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能,把分割的設施(例如私人電腦),用途與信息等綜合起來,置于系統,資源分享,達成密集,高效,便捷的管理,包括功能,網絡,軟件界面等各種集成技能。

2 系統集成的原則與步驟

2.1 系統集成的原則

系統集成即利用硬件,互聯網資訊,數據庫,輔助,應用軟件等平臺把資源有效地綜合到一處打造出完備的工作平臺,對于系統開發,維護意義重大。故技能方面須遵照幾個原則:

2.1.1 開放性

系統軟硬件平臺,訊息接口,軟件開發輔助設施,網絡結構的選取必須依照工業開發準則,這是與系統生命期限范圍鏈接的關鍵問題。較大的信息系統平臺來源不同,最終會融入一個系統,同時造成接口標準化與開放的矛盾,平臺的鏈接依靠開放標準,這是變成信息系統打造不可規避的問題。

2.1.2 結構化

復雜系統設計最基礎的方式就是結構化系統分析設計法。將繁雜系統分割為小模塊以及子系統,各個子系統劃分成模塊,從高到低層次進行模塊化解析,直到最底層各個模塊均能明確說明并執行時結束。至今此思維依舊是復雜系統設計的關鍵點。

2.1.3 先進性

先進性的含義有二:

(1)目前先進性;

(2)未來先進性。

系統的先進性即將科技先進性當作前提,要求前沿科技支持,展現生命力,系統使用前沿科技方可保障系統地位以及長效生命期限。系統設計的先進性展現在系統開發的各環節以及整體系統生存期限的各流程中,必須謹慎應對。

2.1.4 主流化

系統所需的不同平臺均歸于此商品發展的主體,擁有恰當的技術支援,完備的運行前提,并擁有較好的升級進步趨勢。

2.2 系統集成的步驟

2.2.1 開展全面的調研工作

利用調研,搜集眾多科技材料,特別是硬件,互聯網以及軟件產品的材料。在材料搜集的前提下,綜合工作情況與經歷,理論,分析系統特質,把握不同設施的搭配,裝配與測試方式。

2.2.2 深入研究目標系統的特點

在顧客需要全面化的前提下,從體系方面,整體方面打造軟件集成業務。隨時關注科技進步,研發時須使用前沿科技。

2.2.3 制定總體集成方案

在調查和剖析,探究后擬定系統集成方案細致。開放性,真實性,可延伸性和可維護性是整個方案的關鍵探究部分。

3 系統集成行業的發展趨勢

3.1 軟件和服務的需求比例將逐步超過硬件

今后中國系統集成在硬件,軟件與服務行業的投資金額比重會再次調節。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系統集成市場中硬件,軟件與服務投資比重會從根本上打破如今“只關注硬件,忽視軟件”的局勢,再次朝著世界級水準發展。

顧客開始將招標改成軟,硬件集成和服務分離模式,對于軟件開發需求的專業程度不斷提升,在挑選服務企業時會把重點放在軟件開發,業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企業形象上。

3.2 系統集成企業在農業、能源和建筑信息化建設發展潛力大

信息技術被普遍運用在農業等方面,農業信息化變成主要指標。農業智能化發展會變成信息科技的走向,農業數字化與信息化也為變成迅速獲取與革新農業數據的關鍵方式。以上方式均可為系統集成公司帶來進步余地。

在IT設計比較落后的能源產業,系統集成市場的需要量不斷提升。能源產業近兩年的資源匱乏情況惡化,電油煤等的短缺會推動能源產業信息化,各種類能源公司為了提升產出率,減少本金投入,提升公司在市場上的比重,會使用各種方式提升信息化建設的投資比例,也會變成某個系統集成公司搶奪的關注點。

伴隨建筑產業,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的興起,社會信息化比例,群眾生活品質提升,智能園區,寫字樓等設計需求量加大,很有可能變成今后系統集成公司的新獲利點。

3.3 專業型、行業型和綜合集成企業將競合并存

伴隨集成公司的業務項目,涉及行業種類增多,勢必會產生各種信息集成公司。綜合型集成公司即業務范圍,行業覆蓋面廣的集成企業,對顧客供給業務詢問到專業項目的所有服務,在大型業務活動里常兼顧總包商的工作。專業型集成公司就是在行業或商品方面有權威性的集成公司,將為商品專門設立的單子作為基礎,實施儲備,網絡防衛等的集成公司。行業型系統集成公司將主打行業作為后盾,挖據應用軟件,分享行業資源。伴隨顧客招標在硬件軟件業務的分離,會有更多的集成公司分割,以上三種公司必然會在日后的集成市場中爭奪份額并共同存在。

4 結語

伴隨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完成模式均有革新,在系統與需求上深刻探究,選取恰當的單種或者整體集成方式,讓集成信息系統完全發揮價值,降低本金投資與系統維護的消耗。

參考文獻

[1]徐鑒.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研究[J].數碼世界,2016(12).

[2]陳艷.新時期計算機項目管理的幾點建議[J].電子制作,2015(04).

[3]潘雪萍.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中項目管理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6(07).

作者簡介

篇4

[中圖分類號] R197.32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3(b)-0155-03

中藥方劑是在辨證、辨病,確定立法的基礎上,根據組方原則和結構,選擇適宜藥物組合而成的藥方和制劑。方劑上承理法,下接藥物,直接與證候相關,不僅是辨證論治中的關鍵環節,而且集中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豐富內涵與技巧,在中醫學中占有獨特的地位[1]。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亦稱“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醫院及其所屬各部門的人流、物流、財流進行綜合管理,對在醫療活動各階段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儲存、處理、提取、傳輸、匯總、加工生成各種信息,從而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全面、自動化的管理及各種服務的信息系統。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HIS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醫院臨床醫療和醫院管理正逐步向網絡化、信息化和自動化邁進[2]。在信息化進程中,產品信息編碼混亂,相關標準缺失,是管理效率低下的首要問題。中藥方劑編碼的規范化研究,不僅是HIS的要求,也是中藥信息化、標準化的要求。《中醫藥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開展中藥飲片、方劑編碼規則研究,制訂中藥飲片、方劑與物流領域編碼標準”。目前國內外對中藥方劑缺乏一套適應臨床實際應用的科學編碼系統。根據本院多年科研及HIS應用的現狀,研究制訂了常用中藥方劑的編碼系統。

1 中藥方劑編碼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制訂中藥方劑的編碼,必須遵循唯一性、簡單性、分類性、擴展性、完整性、一貫性、易記性等原則[3],在此基礎上,中藥方劑編碼還應符合以下規范化要求。①方劑分類的規范化:要實現合理編碼,必須遵循科學、系統、可延展等基本分類要求;②編碼代碼的規范化:代碼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英文字母法、數字法、暗示法和混合法等;③編碼格式的規范化:方劑編碼長度應一致,實際編碼中代碼位數難以一致時可以“00”補充缺位;④編碼管理的規范化:設立專門部門進行編碼的制訂、管理,并通過各部門驗證,如發現問題,及時更正。編碼一旦制訂,即應成為各部門共同遵守的規范性文件,不能隨意改動[4]。

2 中藥方劑編碼規則

1個完整的方劑,主要包括名稱、出處、組成、功效、主治、用法等信息。遵照中藥方劑編碼的原則和規范化要求,結合中藥方劑特點和屬性,按照方劑的功效分類,對名稱、功效、組成(藥味數)、用法(劑型)等信息進行編碼,采用英文字母與數字混合的方法,形成5層14位結構的中藥方劑編碼規則。

2.1 中藥方劑編碼結構

中藥方劑編碼結構示意圖見圖1。

圖1 中藥方劑編碼結構示意圖

2.2 中藥方劑編碼分層說明

第1層為中藥方劑名稱代碼,用4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為了方便記憶和查詢,取方劑名稱的前4個字的漢語拼音首字母表示,如不足4個字的,后面用“V”補足。第2層為中藥方劑功效分類代碼,用3位阿拉伯數字表示,按其“功效”屬性分類,“功效”類目劃分以國家級規劃教材《方劑學》為依據[5],分為“解表劑、瀉下劑、和解劑……”共21個類目,在其大類目之下又細分為59個小類目,如“解表方”中類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扶正解表、表里雙解”4個小類,其分類與代碼如下。解表方(00):辛溫解表代碼001、辛涼解表代碼002、扶正解表代碼003、表里雙解代碼004;瀉下方(01):寒下代碼011、溫下代碼012、潤下代碼013、逐下代碼014、攻補兼施代碼015;和解方(02):和解少陽代碼021、調和肝脾代碼022、調和腸胃代碼023;清熱方(03):清氣分熱代碼031、清營涼血代碼032、清熱解毒代碼033、清臟腑熱代碼034、清虛熱代碼035;祛暑方(04):祛暑方代碼041;溫里方(05):溫中祛寒代碼051、回陽救逆代碼052、溫經散寒代碼053;補益方(06):補氣代碼061、補血代碼062、氣血雙補代碼063、補陰代碼064、補陽代碼065、陰陽雙補代碼066;固澀方(07):固表止汗代碼071、斂肺止咳代碼072、澀腸固脫代碼073、澀精止遺代碼074、固崩止帶代碼075;安神方(08):重鎮安神代碼081、滋養安神代碼082;開竅方(09):涼開代碼091、溫開代碼092;理氣方(10):行氣代碼101、降氣代碼102;理血方(11):活血祛瘀代碼111、止血代碼112;治風方(12):疏散外風代碼121、平熄內風代碼122;治燥方(13):輕宣外燥代碼131、滋陰潤燥代碼132;祛濕方(14):燥濕和胃代碼141、清熱祛濕代碼142、利水滲濕代碼143、溫化寒濕代碼144、祛風勝濕代碼145;祛痰方(15):燥濕化痰代碼151、清熱化痰代碼152、潤燥化痰代碼153、溫化寒痰代碼154、化痰熄風代碼155;消食方(16):消食化滯代碼161、健脾消食代碼162;驅蟲方(17):驅蟲方代碼171;涌吐方(18):涌吐方代碼181;治瘍方(19):內服代碼191、外用代碼192;其他方(20):其他代碼201。第3層為中藥方劑流水號,用3位阿拉伯數字表示,每類功效中的方劑按流水從000~999編號,分為1000個碼段。第4層為中藥方劑組成代碼,用2位阿拉伯數字表示由多少味藥組成,如由4味藥組成用“04”表示。第5層為中藥方劑用法代碼,用2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代表中藥方劑的用法(劑型),具體代碼見表1。

表1 中藥方劑用法(劑型)代碼

3 中藥方劑編碼示例

例如:“銀翹散”由金銀花、連翹、桔梗、薄荷、淡竹葉、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蘆根組成,具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代碼為YQSV0020011002,其中第1層第1~4位字母“YQSV”代表銀翹散的名稱,第2層第5~7位數字“002”代表屬于“辛涼解表”類,第3層第8~10位數字“001“代表“辛涼解表類”的第1個方劑,其余依次類推。第4層第11、12位數字“10”代表由10味藥組成,第5層第13、14位數字“02”代表其為散劑。按照該編碼規則,對900余首中藥方劑進行研究,給出了900個中藥方劑編碼,其中包含國家級規劃教材《方劑學》[5]《中醫內科學》[6]《中醫外科學》[7]《中醫婦科學》[8]《中醫兒科學》[9]《中醫傷科學》[10]《2010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三級中醫醫院檢查評估專家手冊》[11]《2010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二級中醫醫院檢查評估專家手冊》[12]中的所有方劑。

4 中藥方劑編碼在HIS中的應用

4.1 協助醫生開處方

臨床上通過電腦系統開處方(電子處方),可以通過中藥方劑編碼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要的處方,系統將原方所有信息(如藥物組成、用量、功效、主治、用法、使用注意等)按規范錄入數據庫,并且設置程序可以在原方上進行加減,可有效提高開處方的效率,并規范書寫中醫處方,保證準確性。

4.2 有助于醫院管理

中藥方劑編碼系統可協助HIS完成方藥的自動劃價、自動取藥等工作;減少因劃價員或藥師理解偏差可能引發的錯誤給藥;協助醫院藥房進行計算機管理,有利于醫院信息的匯總[13-14];有利于中醫藥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鳴.方劑學現代研究[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42.

[2] 胡芳,沈紹武.醫院信息系統體系架構構建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33(11):16-21.

[3] 王丙義.信息分類與編碼[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57-58.

[4] 熊先青,鐘世祿,吳智慧.木門分類編碼規則的研究[J].木材工業,2010,24(2):11-13.

[5] 李冀.方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6] 吳勉華,王新月.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7] 李曰慶,何清湖.中醫外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8] 汪受傳,虞堅爾.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9] 馬寶璋,齊聰.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10] 王和鳴.中醫傷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1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0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三級中醫醫院檢查評估專家手冊[Z].2011.

[1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0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二級中醫醫院檢查評估專家手冊[Z].2011.

篇5

誠實信用,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表達。以拉丁文表達為BonaFide,以法文表達為BonneFoe,直譯均為善意。在德文中表達為TreuundGlauben,意為忠誠和相信。在日語中表達為“信義誠實”。〔月以英文表達為GoodFaith,其意為“真誠,善意;即無私和無愧于心的意圖。”因為地域、環境、文化等的差異,在各個國家地區在語義上誠實信用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意義,但是從法律意義上而言其實涵義都大是相似的。“誠實”就是真實,內心和所表述的要真實可靠;“信用”就是要遵守允諾的意思。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具體的內涵要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理解:第一,誠實信用原則是一種價值;這種價值是我們所認可和應該遵守的,是價值觀念的共鳴。第二,誠實信用原則是一種行為事實形態。它表現為當事人、法官、立法者以及特定社會為維護善意真誠、守信不欺、公平合理的價值評判而實施的一切行為。第三,誠實信用原則是要求公民應該所遵守的,同時它又是一項指導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可以給予司法機關指導并且填補法律上的空白與漏洞。注意以上三個方面就可以更加具體地理解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合同法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它是道德和法律的結合。在道德上誠實信用是合同中的最基本要求,是人與人合作的基本橋梁;在法律上,對于合同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定化,是對于合同的權益的保障,也是合同順利的基礎。

所謂的“現代”合同法主要是從兩層含義而言的:其一是從時間段上定位,即20世紀以來的合同法;其二是從特征上劃分,即不同于古典契約模式的合同法。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倫理學是一門有著悠久而深遠的學科。它是關于道德問題的學說,是道德思想、道德觀點的系統化、理論化。誠實信用原則是道德向法律的演進,故此其與倫理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市民社會中的市民,應該是“經濟人”與“道德人”雙重個性的結合體和統一體。“道德人”應該有這樣一種美德,即放棄私有觀念,能夠為集體或社會利益而犧牲一切。“經濟人”是指在人類資源緊缺的條件下,以市場法則作為社會運行的一切法則,將一切予以商品化。合同是交易的載體,合同在完成交易的達成取得經濟效益和法律保護的同時,還要注重對于交易倫理的建設。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不僅僅是法律上對于合同的保障也是對于交易道德倫理的有力屏障。對于經濟的發展,只有經濟與素質的共同發展才可以使得經濟更好地長遠發展,才能實現市場利益的最大化。故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現代合同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具有一定的倫理價值。任何一項原則和法律的產生于存留其生后都離不開法哲學,在任何一個現代合同法的理論背后都有著法哲學的支持和光輝。新自然法學也被稱為“復興自然法學”,它是以主張自然法為特征的一門法學,新自然法哲學的思想核心集中于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上。歸納其主要論點,包括以下內容:(1)法與道德是不可分的,離開法律的道德性來研究和分析法律是不可能的;(2)法律必須以某種道德原則作為基礎;(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主要美德,正如真理對整個思想體系一樣,不合乎正義的法律制度,無論其效力如何,都應加以修改或廢止。法律應作為謀求實施正義原則而規定的最好的方針,它具有道德方面的功能。從以上要點來看,誠實信用原則是道德的延伸所以它必然與道德是不可分割的,是以道德為基礎的。誠實信用原則是正義的具有社會美德的原則。所以,誠實信用原則是有著法哲學為支撐的基本原則。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從倫理學和法哲學上都可以論證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價值基礎。

誠實信用原則之所以能夠成為“帝王條款”,就必須要求其功能性,在合同法中,誠實信用原則是一項基本原則,所以它對于合同法的功能性也就有著重要的價值。我們一般根據梁慧星先生的理論將誠實信用原則的功能歸納為三項: 第一,指導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功能。就是說在當事人履行義務時,要符合社會和對方的利益,自己的行為是符合標準的。第二,解釋、評價和補充法律行為的功能。即誠實信用原則適用之結果, 可創造、變更、消滅、擴張、限制約定之權利義務, 亦可發生履行拒絕權、解除權及請求返還之拒絕權, 更得以之為撤銷法律行為或增減給付之依據或成立一般惡意之抗辯。第三,解釋和補充法律的功能。法律的條文簡明扼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法律本身就存在滯后性,而依據一個具體的原則指導,就使得法律在不違背立法精神的狀況下具有了能動性和靈活性。此外, 在法律有欠缺或不完備而為漏洞補充時, 亦須以誠實信用原則為最高準則予以補充。以上三點實際上非常好地概括了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功能。我們看出了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價值性和法律性。

參考文獻:

[1]潘斌.論合同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J].中山大學學報,1996

篇6

一、什么是早教

早教,廣義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狹義主要指上述階段的早期學習。

一些國家出現提前開始學習讀、寫、算,提前開始正式教育的探討和實驗,但另有人主張早期教育應重在發展智力。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早期教育是全民終身教育的開端。

目前大家對早教有一個錯誤的認知,以為學齡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歲,然而目前我們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規定的0~3歲才屬于早教范疇,大家比較認可的歸納為對0~3歲的孩子教育稱為啟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歲孩子教育為大童教育。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及敏感期的發展特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側重開發兒童的潛能,促進兒童在語言、智力、藝術、情感、人格和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二、早教的意義

早教對于孩子成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首先,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增強學習效果。例如有人認為,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智力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日本學者木村久一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種遞減規律,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教育,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其次,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一些家長擔心,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經用動物的大腦和生化的變化的。事實說明,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反而會促進大腦的發育。專家表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確實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根據敏感期和大腦發育理論,人類對各種信息和各項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現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獨特和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孩子發展的機會之窗,也是寶寶獲得智慧的最佳時機。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從而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美國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對貓頭鷹進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們的大腦產生持久的生理變化,這樣它們在幼年學習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時期。科學家們引申說,對孩子進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會在其腦海中留下永久印記。

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大腦的發育,包括遺傳因素、營養狀況、家庭環境、日常經歷和身體鍛煉。過去,一些科學家們認為大腦的發育是由遺傳決定的,擁有什么樣的基因就發育成什么樣的大腦,發育的過程遵循一個既定的程序。但現在越來越多人相信,早期經歷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大腦和特定回路的形成。嬰兒第一次聞到媽媽皮膚傳來的味道(嗅覺),父親渾厚的聲音(聽覺),房間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顏色(視覺),或者溫暖大手的輕柔撫摸(觸覺),這些感受都會傳入大腦,共同塑造大腦回路的形成。

最后,嬰幼兒時期是心理發展的黃金階段。因為正常的大腦發育在3歲以前最快,出生時腦重量為370克,此后第一年內腦重增長速度最快,6個月時為出生時的2倍,占成人腦重的50%,而兒童腦重要到10歲才達到成人的50%。可見大腦發育大大超過了身體發育的速度。第一年末時,腦重接近成人腦重的60%,到第二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占成人腦重的75%,到三歲時,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范圍,以后發育速度變慢。孩子在出生后2~3年內,良好的刺激對腦力的功能和結構,無論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

嬰幼兒時期是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在3歲以下,特別是在0~1歲,小兒的智能發展日新月異。

三、早教應遵循的原則

一般認為,早教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生活化原則。所謂生活化原則是指在對孩子進行早教時,最好運用我們身邊現成的教材。生活中,現成的“教材”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而且孩子對他們非常感興趣。讓孩子閱讀各種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養他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幫助其拓展生活空間。

第二,指導性原則。兩三歲的小孩正處在觀察、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但他們對行為的辨別能力還很有限,因此通過教他們識字閱讀提高認知能力,也要注意指導性原則。孩子的格調要從小培養,從小事開始培養。

第三,興趣原則。小孩的有意注意尚處于發展時期,其更擅長的是無意注意,家長不應該期望兩三歲的孩子用意志和努力學習,但只要引起孩子興趣,發揮出他們無意注意的優勢,他們就可以較長時間地專注于一項活動。只要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就能創設很多教孩子學習識字和閱讀的情境。

四、避免早教誤區

父母在對小孩進行早教時,應特別注意不要陷入以下誤區,否則會適得其反。

第一,過分溺愛。有時候,父母的精心呵護反而會“傷”了寶寶。家長應該放開手,讓寶寶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飯,摔倒后讓寶寶自己爬起來,這樣才能使寶寶更快樂,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確科學的早教方法,家長就能讓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長,避免走一些彎路。

第二,把早教等同于學習。目前,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視同于早期學科教育,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歲的孩子正處于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采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開發體能、想象力、社交能力的娛樂課;幫助記憶、提高語言能力的音樂課;提高想象力和體能的藝術課比單純的學習和機械記憶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所以在早教中心報了很多課程。家長切忌以為學習越多的課程,越能讓寶寶全面發展。其實這樣只會把自己和寶寶弄得疲憊不堪。如果孩子喜歡課程內容,上課的時候就會特別積極和老師互動,進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課程報得太多,從表面上看是各有側重,但對寶寶智能的提高并沒有加倍收效,還會造成寶寶的大腦疲勞,不如悉心選擇一兩門寶寶喜歡的更有效。

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了解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沒有任何進步的話,家長就不要懷疑孩子的天分,可能是作為家長的自己,沒有了解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點,并選擇一家專業可靠的早教機構,那么孩子一定會帶給你驚喜。

篇7

在合同解釋的一般原理上,大陸法系的法官與英美法系的法官存在著差別:大陸法系法官采取意思主義,即對合同解釋的最終目的是探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法官即使是對書面文字進行解釋,也要以符合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為標準。而英美法系法官采取表示主義,即確定合同的效力只能以當事人表現于外部的意志為準,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交易的安全。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在于兩大法系對于合同本身性質認識的不同。

筆者在此無意于深究兩大法系的合同解釋原理的區別,而是恰恰認為,無論是意思主義還是表示主義,兩大法系的法官在解釋合同、適用法律的時候所使用的方法卻是相同的,比如目的解釋、整體解釋、習慣解釋、誠信解釋等。從歷史主義進程來看,在兩大法系意思主義與表示主義的博弈過程中,展現了表意人自治價值與受領人信賴價值之間的沖突。然而對于兩大法系的法官而言,更為重要的則應當是通過使用這些解釋方法在沖突中尋求協調,尋求價值的最佳平衡。即在各種解釋方法之中,能夠起到利益平衡作用的,能夠兼顧表意人自治價值與受領人信賴價值的當屬誠信解釋。

二、誠信原則的歷史發展和基本含義

一般認為,誠信原則與古羅馬法中的“一般惡意抗辯”同出一源,具有同一意義。在19世紀以前,誠信原則以商業習慣的形式存在,作為成文法的補充而對民法關系起著某種調整作用,在法官適用法律時難有實際意義。到了19世紀末,毫無限制的契約自由和自由放任主義已經造成種種弊端,個人本位的法律思想轉變為社會本位的法律思想,立法者開始注重道德規范的調整作用,將誠實信用道德規范引入法典。到了現代,誠信原則的適用范圍逐步擴大,最終擴及一切權利的行使和一切義務的履行,并成為民法的基本原則,其性質也由補充當事人意思的任意性規范,轉變為當事人不能以約定排除其適用,甚至法院可以直接依職權適用的強制性規定。

現代意義下的誠信原則涉及兩重利益關系,即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和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其目標是要在這兩重利益關系中實現平衡。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中,誠信原則要求以對待自己事務之注意對待他人事務,保證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當發生特殊情況使當事人間的利益關系失去平衡時,應進行調整,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復,由此維持一定的社會經濟秩序。在當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中,誠信原則要求當事人需以符合其社會經濟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梁慧星先生認為:“誠信原則為一切市場參加者樹立了一個“誠實商人”的道德標準,隱約地反映了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要求。”

三、誠信原則在合同解釋中的功能

我國《民法通則》將誠實信用規定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要求一切民事活動都必須予以遵循。合同行為是最為重要的民事活動,自然也應該遵守誠信原則。誠信原則在合同中,一方面產生當事人的附隨義務;另一方面又是明確和補充合同內容的依據,所以其無可爭議的成為合同解釋的重要方法之一。

誠實信用解釋是指解釋合同應遵循誠信原則。誠信原則要求法官在解釋合同時將自己作為一個誠實信用的當事人來解釋合同,公平合理地確定合同內容。誠信解釋方法為許多國家立法及國際公約所采用,如德國《民法典》第157條、日本法院判例、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條、我國《合同法》第125條第1款也明確了這種解釋方法。用誠信原則來解釋合同,符合當事人的本意和法律的基本要求,與探求當事人真意原則在本質上是相統一的。

誠信原則在解釋合同中有如下幾項功能:首先,具體。比如合同約定債務人于某日給付,但債務人不于債權人工作時間交付,而是深夜叩門交付,這就是違背誠信原則的,也即在給付時間上,債務人并未依誠信為之。其次,補充。由于現實生活的復雜性,人們的有限理性難以預料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也難以提供周全的、具體的、補充性的法律規定,而《民法》基本原則則可以以其抽象的主動性的補充規定來解釋或補充行為人具體表示的疏漏。德國學界通常也認為,誠信原則是合同中不同種類附隨義務產生的基礎,也即為確保契約目的之達成,使誠信原則超越契約約定本身,創立或補充的義務群。再次,限制。即權利人在行使其權利時,需受到誠信標準的限制,此即學界通常所謂的“權利不得濫用”。最后,修正。即當法律行為基礎事實欠缺或者滅失的時候,基于誠信原則,可以適當修正契約內容。比如我國臺灣有持續性契約中一方當事人基于重要理由的解除權,就屬于這種情況,我國學界稱此為“情更”。

四、正確的態度:肯定并審慎

學界一般認為,該原則作為現代《民法》上指導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指導法院或仲裁庭正確解釋合同的基本原則,所以無論采用何種解釋方法,最后所得的結果均不得違反誠信原則。對于此,臺灣學者邱聰智教授有不同觀點,他主張:“誠信原則適用之前提,除宣示顯然不當之法律規定外,需現行法典之法律邏輯體系有欠缺,否則,任意舍棄現有之法律邏輯體系,是不被允許的。”筆者也贊成這種觀點,認為對于誠信原則解釋合同的方法也持“肯定但謹慎”的態度。

所謂“肯定”,是因為誠信原則具有上述的那些優越的功能,它在填補合同漏洞方面表現明顯,法官在合同條款不清晰或缺乏規定時,應當依照一個誠實守信之人的理解來確定合同內容,或者法官依此原則來衡平當事人的利益,合理確定合同內容。此不贅述。

所謂“謹慎”,是因為誠信原則具有強行補充法律與契約的性質,當事人不能以約定排除其適用,法官能據此來排除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也就是說,使法官得對于單一事件,以一個想象的公平及適用之衡平裁判,取代契約或是法律規定之法律效果。所以誠信原則解釋應當有一定的界限,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損害私法自治體系。毫無節制地使契約解釋誠信化,其流弊恐怕有如毫無制約之契約自由,有害人格尊重及自由理念之闡揚,至少對法律安全性,亦是一種威脅與挑戰。

篇8

1.公開身份原則:作為記者或編輯一類的傳統媒體人,為了從事媒體相關工作,通常需要在新媒體上公開記者或編輯的身份。否則,在開展媒體相關工作時,不易被其他用戶信任,且可能造成誤會。多數的身份公開可以放在新媒體賬號的簡介或認證信息中。

2.賬號認證原則:與上述公開身份原則相對應,傳統媒體人應盡量在相關的新媒體上進行身份認證,從而獲得相應的認證標志。同時,認證信息中的介紹應與個人簡介的信息基本一致,不應出現相沖突或矛盾之處。

3.頭像真實原則:真實頭像不僅讓陌生人感覺親切,也讓熟人能夠有效識別。在頭像使用中,通常不宜使用模糊不清、太多修飾或太過藝術化的照片,也不宜使用頭像太小的照片,且不宜使用兒時的照片或子女的照片。

4.姓名真實原則:與上述三點相配合,自然而然就是賬號名稱使用傳統媒體人真實的姓名。如果使用業內都熟悉的筆名,則應該在簡介或認證信息里加以說明。有時,同一媒體下所有記者或編輯可統一采取“媒體名稱+姓名”的命名模式。

新媒體內容的原則

5.核實來源原則:這一點毋庸置疑。對于新聞類的信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而是道聽途說,則要進行核實。如果是非官方網站、信譽度低的網站或非認證用戶的信息,也需要核實信息的來源,這本是傳統媒體人的基本素養。

6.及時原則:由于新媒體比傳統媒體內容更新得更快,這就要求傳統媒體人能夠及時地相應的內容。在新媒體環境里,在核實來源真實的前提下,速度就是重中之重。當然,即使要求速度,也要盡量減少差錯。

7.客觀描述原則:這也是傳統媒體人的基本素養之一,即使沒有新媒體也應該這樣。新媒體上一些主觀臆斷的內容,很容易引起公憤,因此在描述問題時應盡量客觀,盡量不用夸張或煽動性的描述方式,盡量按照事物本來的面貌描述。

8.語氣平和原則:傳統媒體人在新媒體上時事新聞類的信息時,應盡量避免使用義憤填膺的語氣,特別是那些有較大爭議的信息。即使有時想表達關愛、憐憫或著急之情,也不要在信息描述時過分渲染氣氛。

9.引用聲明原則:在引用其他媒體或其他用戶的信息時,要盡量聲明出處及作者等信息。如果引用的信息有鏈接地址,則應盡量附加在信息中。

10.短小精悍原則:由于微博、微信及微視頻等新媒體內容多數都顯示出“微”的特點,那么傳統媒體人所的各種信息也應該盡量簡短。不需要的廢話盡量不寫,不需要的圖不配。這不僅可以節約觀看者的時間,也可以節約觀看者的網絡流量。

11.保守秘密原則:總有一些事情在某種情況下是不能在新媒體上說的,這可能涉及國家、企業、機構或個人的秘密或隱私,必須慎之又慎,能不說的盡量不說。另外,一些信息必須等媒體機構的正式信息后傳統媒體人才能在新媒體上。

12.鏈接導流原則:為了擴大傳統媒體官方網站內容的訪問量,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談到傳統媒體官方網站已的內容時,應盡量在帖子中附加這條信息對應的網址。這不僅可以為傳統媒體網站導入流量,而且可以方便觀看者查看詳細的原始內容。

13.多帖避免原則:由于微博之類的信息長度太短(通常140字),則對較長的內容盡量不要分散成若干個帖子,而應盡量使用長微博的方式,將內容合在一張圖中。若使用多個帖子說一件事,則連貫性會是個問題。

新媒體影像的使用原則

14.影像清晰原則:對于新媒體上的新聞報道類的信息,為了讓觀看者通過它們能夠了解準確的信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拍攝清晰的圖像或視頻。

15.重視版權原則:由于影像的版權通常較受重視,因此在引用時要加以注意。好在多數視頻影像問題不大,因為視頻網站通常給了相關地址,可以嵌入到其他平臺中,且播放次數會同步記錄到原始視頻身上;對于圖片而言,應盡量獲得原作者同意,或者在帖子內容中標明原作者。

16.交代清楚原則:一些新媒體所配照片雖然很清晰,但不能完全反映現場的情況,要么主要人物不突出,要么重要人物沒有正面形象,要么與帖子文字不相關,這些都會影響受眾的理解。

17.低俗過濾原則:很顯然,傳統媒體人對一些不適合公開的低俗內容,應該有足夠的過濾意識,并盡可能注意避免。畢竟,新媒體有著相當的影響力,要考慮低俗內容對未成年人可能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

18.廣告避免原則:對于新媒體而言,要盡量避免直白的廣告。對于新媒體引用的影像而言,由于各種原因在拍攝時可能攝入一些品牌的相關畫面,通常應該避免類似的畫面,或者在有關品牌上添加水印等元素以遮擋。

19.征得同意原則:影像的版權通常比文字更被看重。在新媒體中使用影像素材前,最好能征得影像作者同意,并考慮適當支付一定數量的使用費。實在無法找到原作者的,則至少應該標明原作者的相關信息。

20.慘景慎用原則:慘烈的場景對受眾的沖擊力很大,且往往對受眾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并可能是對慘景中的相關人物的一種不尊重。由于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造成的影響面可能更大,要慎重考慮慘景照片傳播所帶來的傷害。

新媒體評論的原則

21.觀點客觀原則:對于影響力較大的新媒體而言,有關的評論觀點可能造成較大的影響,發表觀點就必須更加客觀,以事實為依據,給予相對客觀的評價,而并非主觀臆斷,或者功利化地發表觀點甚至盲目站隊。

22.公平公正原則:公平公正是做許多事情的基本原則,傳統媒體人對新媒體的使用亦不例外。只有更公平、公正地評論,才能讓傳統媒體及傳統媒體人顯示出相應的聲譽與價值。相反,那些故意歪曲的評論則只能淪為跳梁小丑。

23.表情慎用原則:一句話加上表情與不加表情可能差異很大,通常不加表情的評論語氣較為平和,加了表情的評論語氣則相對加強。例如,加了“呵呵”與“哈哈”表情的評論多數是增加了調侃的成分,而加了“哭”表情的評論顯然更多體現的是悲傷。

24.公開分級原則:在點評過程中,要注意選擇恰當的公開方式。通常,如果是宜于公開的內容,則可能在評論的同時加以轉發;如果不太適合公開的內容,則可以選擇使用評論不轉發或私信的方式。

25.對話銜接原則:由于在微博等新媒體中,轉發評論后的內容可能被系統加以裁剪,此時可能出現某些評論內容上下不銜接的問題,從而造成前言不搭后語的情形,進而造成一定的誤會。建議此時可以刪除或調整評論次序后重新轉發評論。

新媒體互動的原則

26.積極響應原則:積極是新媒體互動的基本原則之一。沒有互動,則沒有信息的充分溝通;沒有互動,則沒有相關誤解的消除;沒有互動,則沒有一方疑惑的解答。實際上,互動往往可對原始信息加以補充或修正,從而使之更完善。

27.講究禮儀原則:禮儀是風度與修養的表現。不論是任何問題,新媒體中的互動與其他渠道的互動類似,都應該講究禮儀,既做到不卑不亢,又做到有禮有節,從而讓相應的互動氣氛較為融洽。

28.以誠相待原則:新媒體的互動即是某種意義的交往,交往則需要以誠相待,否則可能疑神疑鬼或相互猜疑。特別是在一些從未見過面的網友之間,雙方都應該堅持以誠相待,既不擺架子,也不賣關子,從而形成坦誠的關系。

29.平等互動原則:平等是新媒體互動所提倡的另一重點。不論身份高低,不以職業區分,只要有精彩觀點,就值得交流互動、相互取長補短,從而讓交流各方同時受益。顯然,傳統媒體人在新媒體上不應凌駕于其他用戶之上。

30.避免無效原則:新媒體的互動不應該誤入歧途,應該重視其有效性,避免詞不達意,或生澀難懂,或拐彎抹角,或意思表達不明確,應言簡意賅、清晰描述及通俗易懂,從而有效地避免互動中的無效現象發生。

新媒體刪改的原則

31.刪帖慎重原則:對于在新媒體上已經發出去的內容,刪除應該相當慎重,特別是重要的新聞或已經有相關轉發或討論產生的帖子。

32.刪改說明原則:在刪除或修改過程中,應該對為什么要進行刪除或修改有所說明,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猜疑。當然,這也提醒傳統媒體人,在信息時應多對內容進行核對。

33.跟蹤擴散原則:由于新媒體上的信息傳播速度通常較快,此時要對一些出現差錯的內容加以跟蹤,以觀察其是否已經造成了不良影響及影響的程度。

34.信息補充原則:如果不對一些不完整或有小差錯的信息進行刪除,則可以對原帖的內容在轉發或評論時加以信息補充,使這些內容與原帖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描述。

新媒體社交的原則

35.關注慎重原則:雖然關注誰是一件相對自由的事兒,但傳統媒體人還是應該相對慎重。畢竟,有些特殊用戶的賬號可能代表著某個陣營或某種價值觀,關注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認同。

36.禮貌邀請原則:有些時候,為了在新媒體上和對方互動,可能必須與對方形成好友關系,此時的邀請應該盡量體現出傳統媒體人應有的禮儀。

37.平等交往原則:與前面提到的“平等互動”原則接近,新媒體中的社交關系也應該體現平等,這也是新媒體消除權威、去中心化的一種基本需要。

38.誠實守信原則:中國人提倡與朋友交往時的誠實守信,新媒體環境下也不例外。如果失去這一基礎,則交往會失去價值,所獲取信息的可靠性也會大打折扣。

39.設身處地原則:好友間的交往常常需要設身處地,即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即使有些信息貌似很重要,但出于保護對方的考慮,可能不得不做出放棄。

利用新媒體采訪的原則

40.事先約定原則:由于新媒體平臺的用戶不一定隨時隨地在線,那么傳統媒體人在利用新媒體采訪相關人士時最好進行事先約定,避免采訪撲空情況的出現。

41.話題預習原則:對于采訪內容,傳統媒體人應盡量事先做好功課,對相關話題有所了解,從而避免提出一些相當外行或讓被采訪者感覺莫名其妙的問題。

42.問題清晰原則:傳統媒體人對想采訪的問題需要清晰地加以描述,避免含糊不清,從而避免讓被采訪者一頭霧水或不知所云的情況出現。

43.觀點確認原則:對于采訪所得到的回答,在整理內容之后,應該盡量通過一定的方式將采訪記錄發給被采訪者,讓被采訪者加以確認,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44.身份確認原則:對于被采訪者,應該向對方確認其身份。對于多種身份者,最好能使用與采訪話題最接近、最相關的一種身份。

引用新媒體內容的原則

45.聲明來源原則:一些傳統媒體人會從博客、微博等新媒體上獲取一定內容并在傳統媒體中加以引用,此時聲明網上內容的來源則是一項基本的要求。

46.賬號可信原則:在傳統媒體引用新媒體的內容時,應盡可能選擇那些相對更可信的賬號所發的內容。另外,對于重要的問題,權威人士的賬號所發觀點則更具影響力。

47.截圖備用原則:對于新媒體上的內容引用,有時對內容進行描述不易表達其含義,或者被引用內容可能被刪除,此時截圖是較為明智的選擇。

48.稿費征詢原則:任何原創的內容都有其價值,傳統媒體人本來就比較看重這一點。那么,當傳統媒體引用新媒體內容時,與作者聯系獲得使用授權并確認支付稿費的金額,則顯得較為必要。

篇9

1、誠實信用原則是《合同法》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原則,它常常稱為是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或稱為“帝王原則”;

2、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

3、在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的各個階段,甚至在合同關系終止以后,當事人都應當嚴格依據誠信原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1.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質量檢測

硅芯管,它是由三臺擠出機同時將高密度聚乙烯(HPDE)和摩擦系數很低的硅膠母料同步復合共擠而成的一種內壁帶有固體層、外表帶彩色識別條紋的聚烯烴管材[1]。硅芯管的各項指標要符合《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JT/T496-2004)(以下簡稱《硅芯管標準》)的要求。

1.1原材料、工藝外觀和合格證明的檢查。目前國內生產硅芯管的原材料樹脂主要有上海金菲生產的TR144和普遍采用的6100M等少數幾種樹脂,也有從韓國、科威特等國家進口的原材料。《硅芯管標準》要求生產主料符合國家標準的高密度聚乙烯擠塑樹脂,單色黑色管可以使用≤10%的回收料。合格的硅芯管外觀顏色應均勻一致;內外壁實體應平整、均勻、光滑,無孔洞及雜質等缺陷;截面無氣泡、裂痕;內壁緊密熔結,無脫開現象。供應商提供材料的同時必須提供相配套的制造標簽、合格證標簽和產品使用說明書。

1.2現場取樣檢測。用于工程現場的硅芯管及相關半成品,按照《硅芯管標準》要求取樣,經具有一定資質的試驗檢測單位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3規格尺寸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高速公路上使用的硅芯管常采用φ40/33,規格尺寸檢測包括內徑、壁厚、橢圓度三個指標。硅芯管內徑檢測測量三個內徑值,每次旋轉60°,《硅芯管標準》中要求最小內徑為33mm。《硅芯管標準》中要求壁厚3.5mm,壁厚允許偏差+0.35mm,壁厚只允許正偏差,是考慮硅芯管在氣吹法施工的過程中,作為一種承受內壓力管道來考慮,以此保證管體有足夠的強度。

橢圓度檢測,在硅芯管同一圓周上測量該斷面最大和最小外徑,相隔50mm測量另外一組斷面最大和最小外徑,取五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最大和最小平均外徑的測量結果,按照《硅芯管標準》中公式計算橢圓度。從工地現場取樣的φ40/33硅芯管橢圓度≤3.整理5%(繞盤后)為合格。

2.硅芯管的物理化學性能檢測

除了上述一般技術要求,《硅芯管標準》中要求檢測的物理化學性能項目共21項,常用指標的具體檢測過程、要求和注意事項如下所述。

2.1外壁硬度。該指標主要是保證硅芯管在布設過程中滿足石塊、砂石等刮碰的要求。采用D型邵氏硬度計進行外壁硬度檢測,可以把試樣套在長150mm直徑33mm的金屬棒上進行檢測,能夠保證管體平穩,對于φ40/33硅芯管要求外壁硬度≥59(邵氏D型)。

2.2內壁摩擦系數。內壁摩擦系數是評價硅芯管硅芯層質量優劣的關鍵指標。在吹纜施工過程中,分為靜態和動態摩擦系數,其中靜態摩擦系數反映的是光纜引入吹纜機套上保護帽裝在管道后,開動吹纜機使光纜剛開始滑動那刻所需的氣壓和流量,決定空氣壓縮機的最大功率;動態摩擦系數反映光電纜克服靜態摩擦后吹纜的效率和能耗。

2.3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這兩項指標是對成型產品進行的規定,從硅芯管上直接沖裁五個試樣,試樣包含永久性固體硅質內層。本試的驗關鍵點,首先裁刀的規格尺寸要滿足沖裁試樣的要求,沖裁出的試樣在拐角處不得出現損傷。

2.4最大牽引負荷。針對高速公路上使用的φ40/33型號,要求最大牽引負荷≥8000N,該指標是對硅芯管成品在現場機械牽引施工時性能的檢測,保證管道正常鋪設。本試驗的關鍵點是專用夾具的訂做,可以選擇外徑等于管道內徑的圓鋼,插入管道端的直徑加工成漸變段,試驗時將圓鋼與管道密實接觸段進行夾持。

2.5冷彎曲半徑。本指標主要用于測定低溫下硅芯管的抗彎曲性能,保證低溫氣候下,管道正常鋪設施工。本試驗用試樣長度1.5m較長,須采用大型冰柜,杜絕試樣溫度調節時因空間不足而彎曲。彎曲試驗儀器可以自己訂制,為便宜試驗操作,圓弧兩側可以加以固定裝置。

2.6環剛度、扁平試驗和復原率。環剛度、扁平試驗和復原率3個指標檢測,借鑒原郵電部規范技術標準。其中,環剛度試驗速率5±1mm/min,當試樣在垂直方向的外徑變形量為原內徑的5%時,記錄此時壓力值(負荷值),高速公路用硅芯管要求環剛度≥50kN/m2。扁平試驗和復原率試驗可以同時進行,試驗速度為10±5mm/min,當試樣在垂直方向外徑變形量為原來外徑的50%時立即卸荷,記錄變形量和負荷值。根據試驗外觀判定扁平試驗指標的合格與否,試樣不破裂、不分層則為為合格;試樣在標準狀態下放置10min后,同一位置測量恢復后的外徑量,計算復原率。高速公路用硅芯管要求復原率達到85%以上。

試驗關鍵點是內徑和外徑值的測定,要求嚴格按照規范中方法進行,試驗過程中的變形量控制宜采用引伸記等,滿足檢測要求的精度。

2.7耐落錘沖擊性能。本指標反映的是管道在外界溫差變化較大的情況下的強度要求,分為常溫和低溫沖擊試驗,常溫23℃±2℃下落錘沖擊,低溫為-20℃±2℃。本試驗關鍵點是控制落錘質量、尺寸,以及落錘下落高度。因為此試驗相對比較簡單,試驗儀器可以自行定制。

2.8耐水壓密封試驗和抗裂強度。耐水壓密封試驗主要檢測壓力50kPa時間24h的條件下,連接頭和管塞處滲漏情況;抗裂強度則是檢測壓力2MPa時間15min的條件下,連接頭破裂和滲漏情況。一般情況下,滿足抗裂強度要求的管材,同時也滿足耐水壓密封試驗。本試驗中關鍵點是訂制注水時專用卡具。

2.9與管連接頭連接力。試驗采用6段200mm長硅芯管,每2段硅芯管用專用連接頭連接好,選用最大牽引力試驗中的夾具,拉伸速度為100mm/min,直至管連接頭被拉破裂或硅芯管被拉出時,讀取試驗的最大拉伸負荷為試驗結果,高速公路用硅芯管要求連接頭連接力≥6700N。

2.10縱向回縮率。本試驗采用烘箱試驗法,試驗時烘箱溫度為110℃±2℃。本試驗關鍵點是,試驗放入烘箱中時不得觸及箱底和箱壁,可以采用懸掛方式,如果采用平放則需要放置于墊有滑石粉的平板上,高速公路用硅芯管的縱向回縮率≤3.0%為合格。

2.11耐環境應力開裂。仲裁試樣需要采用模塑試片制備,非仲裁試樣則可從硅芯管上沿軸線直接截取,本試驗合格標準為在50℃的恒溫浴中48h,失效數≤20%(2個)。試驗關鍵點是試樣的制備,裁切下的試樣尺寸精度要符合規范要求;刻痕刀架中的刀刃高度滿足3mm高的要求;試樣彎曲建議增加助力裝置或者分批進行試樣彎曲。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姦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专区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