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7 04:22: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清明悼念英雄詩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傳統節日教育的“傷風”現象。
伴隨著社會的持續進步,國際間的來往也越來越密切,國內許多人開始崇洋。當情人節、父親節以及圣誕節等國外的節日開始被人們所接受的時候,國內的傳統節日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清明節掃墓、端午節劃龍舟、中秋節吃月餅等只是簡單的一個形式,幼兒對于這些傳統節日的起源以及風俗等一無所知。與此同時,當前許多家庭,節日只是簡單的追求熱鬧,在這些傳統節日中,通常都是安排吃喝、娛樂以及聚會等活動,傳統節日的文化氣氛開始被淡化,又或者一些年齡較大的老人在傳統節日中開展封建迷信的活動,歪曲了傳統節日的文化,造成歪風邪氣的蔓延。
1.2、傳統節日教育的“吹風”現象。
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或許有的教師針對傳統節日開展了一些活動,而這些活動通常都非常簡單且隨機性很強,根本沒有將傳統節日的文化滲透進去,導致孩子對傳統節日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節日的表面現象,孩子根本不能在這些簡單的活動中掌握傳統節日的文化。
1.3、傳統節日教育的“暖風”現象。
當前這種大環境中,我們也必須要看到,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重視發揚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開始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人們去關注傳統節日文化,并且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例如,國內許多城市在每年的元宵節都會開展元宵燈會活動;一些城市在端午的時候會組織劃龍舟活動來紀念屈原。
二、清明節幼兒應該學習什么
2.1、感恩精神
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逃亡的過程中,伴隨其逃亡的臣子介子推為了保護重耳的生命,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肉給重耳充饑。之后重耳逃亡成功,回到晉國做上了皇帝,便將隱居山林的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定為寒食節,讓全國哀悼介子推。寒食節經過多年的傳承之后,就變成了當前的清明節。祭奠先驅、悼念英雄,這些都將感恩的情節充分展現出來。
2.2、體會生命的意義
清明節中的掃墓活動以及祭奠革命英雄的風俗,雖然只是簡單的一束白,一個簡單的鞠躬,卻可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所在,從而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即使傳統的“舍生取義”已經逐漸被當前的“利己主義”與“實用主義”所侵襲,但是當前國內社會無私奉獻的人仍然受到人們的推崇。
2.3、體現忠孝為核心的儒教秩序
在清明節中為已經逝去的親人掃墓以及對先人進行的祭奠活動,這些活動都蘊藏著濃厚的儒家氣息,將忠孝的傳統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可以看出,清明節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應用清明節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清明節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讓幼兒學習清明節知識
在清明節前,教師可以幼兒注意收集與清明節相關的風俗、傳說以及故事等,同時將幼兒收集到的內容進行對比,讓幼兒之間互相傳閱。同時組織相關的活動,例如開展清明節知識競猜或者講故事等活動。
(二)情感激勵
僅僅了解清明節這些簡單的知識對于培養幼兒的民族意識以及激發幼兒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還遠遠不夠,道德行為的源動力是來源于道德情感。通過相關學者證實,道德信念屬于理與情的結合,就是道德情感與對應的道德認識進行有機的融合,才可以產生道德信念。
孔子曾經勸人學詩,因為“不學詩,無以言”,也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可以看出,詩詞的應用非常廣泛。而清明節上千年的積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幼兒學習這些詩詞可以更好的了解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三)開展接近清明節的活動
首先,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來加強幼兒對于延續與發揚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這樣可以提升幼兒對于社會以及歷史文化的認知,讓幼兒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幼兒對道德觀念認識越準確,其道德情感也會自然而然的得到升華。
其次,創建合適的環境,渲染清明節的氣氛。環境創建屬于幼兒園的一門隱性科目,其可以較好的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而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教師要考慮到清明節的情況,讓環境融入到清明節中。比如,在清明節即將到來的前幾天,幼兒園組織進行大型的掃墓活動,并且注重幼兒穿戴的嚴肅性,通過祭奠活動來激發幼兒對于清明節文化的認知。而在追憶革命先烈的時候,要教育幼兒學先的良好品德,讓幼兒心懷敬畏與感恩之心。也可以在清明節假期中,組織幼兒春游,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彰顯生命的活力。
文學經典中的詩詞佳句,具有言簡意賅、凝練傳神、意蘊豐厚的特點。如在文中能恰當地加以引用,不僅可使文章的語言典雅優美、含蓄雋永,還可使文章具有豐厚的思想底蘊和文化韻味,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
【片段剪輯】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了張繼“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鐘聲將淡泊索然;如果沒有了杜牧“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那痛徹心扉的憂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傷感;沒有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今夜的月光將失去動人的想象;同樣,若沒有“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放和“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懷”的欣喜,今朝的美酒就只是酒精與水的混合;若沒有了杜甫顛沛流離中“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吶喊,草堂就失去了廣闊的胸襟和沉郁頓挫的風韻……
――摘自佳作《心動在唐詩間》
雨天是讀古詩的日子。
……
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鳴;有杏花村、有酒旗風、有巴山夜、有西窗燭;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徑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漁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臺樓;有含春淚的芍藥、有臥曉枝的薔薇、有夜上灘的鯉魚、有系垂楊的畫舫舟。
于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臥聽夜闌,僧志南杖過橋東;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張志和泛舟垂釣不須歸,坡淡妝濃抹擬西湖。
于是王勃在滕王閣上看“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的美麗,蘇軾在望湖樓醉聽“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旋律,李攀龍在廣陽山道中賞“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的壯景。
――摘自佳作《雨天讀古詩》
兩位作者憑借自己的豐厚積累,或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詩詞名句,點綴其間,恰到好處,典雅幽致,視野開闊,使全文流光溢彩,色彩繽紛,詩意盎然。
二、解讀典型人物,突出性格特征
作文時,可穿越時空隧道,與中外歷史人物對話,聆聽人物的心聲,透視人物的靈魂,吸收思想的精粹,發表獨特的見解,這就使文章具有深厚的意蘊,主題也富有了深度。
【佳作展示】
那時,我淚流滿面
■廈門一考生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題記
一滴冷淚打濕滿江清雅,我輕輕合上古書,思緒的婉轉弦聲余音繚繞。微風襲過,面上冰冰涼涼,才明白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倚在窗框邊,緘默不語,讓自己回到那個愁情纏綿的故事中去,那個青瓦,飛花,冷月的情愫中。
“一凈土掩風流”,流沙從她的指尖緩緩逝去,掩蓋著凋零的怨花,曾幾何時,花兒們自認有亙古不變的璀璨,然而今日卻是低落的殉葬;曾幾何時,她清香依舊,仍是閬苑仙葩,然而此時也逐漸徘徊在香消玉殞的邊緣。
那時,我明白花的無奈,她的落寞,我無語,自是低下頭,讓淚水滑落……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滿天是低沉的悼念,卻不知是為凋花的完結,還是為了她衰落的紅顏。最初只不過是荷著花鋤,伴著冷月葬花魂,如今花的祭竟讓她自怨自艾。或許她本身就是有不同他人的水一般的女兒情懷,抑或是感到自己命運的多舛同這飄零的花有驚人的相似,殊途同歸,都會面臨紅顏衰敗,但她卻不知,花有選擇綻放的方式,卻沒有靜候死神的權利,而她也是這般。
那時,我明白花的終了,她的哀怨,我不言,自是捧著臉,讓淚水風干……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的明媚鮮妍是開放時那剎那間奪目的光輝,但她的明媚鮮妍并不如此,她應憑借自己的才華去使人生流光溢彩,她更應發散出身上濃濃墨香去讓命運背道而馳,可她沒有這么做,她讓自己的愁緒斬斷了一切好的鮮活的希望,讓自己也同這凋花一般逝去,“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何必呢?何苦呢?我真想說,其實你的追求并沒有隔著層沾染灰塵的玻璃,你抓著了,也觸得到,為什么要這樣任紅顏老去呢?
那時,我不懂花的選擇,她的抉擇,我無言,自是仰起頭,讓淚水暴露在暖陽之下……思緒似仍在飛紛,亦似已感到了逼人的寒氣,是淚害的吧?
安定下一顆紛亂的心,想著她的雙眸,似寒星,似銀珠;念著她的笑顏,似花蕾,似清潭;想著,念著,只因那時她的冷月葬花魂,我淚流滿面了。
花自飄零水自流,素花又開,朱顏未衰,正好忘懷,但她卻不在。
花凋。
淚凝。
人不在。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點評:
從行文可以看出作者對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熟悉和喜愛,文中不時出現《葬花吟》和《枉凝眉》的詞句。本文通過對“黛玉葬花”這個經典片斷的詮釋和黛玉凄涼身世的感慨,將讀者帶入作者所營造的纏綿悱惻的意境中去,使讀者也不禁與她一同流下同情惋惜的淚水。
三、合理展開想象,注入新鮮血液
在準確把握文學經典中原有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聯想,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其中的情節、人物予以加工、演繹和包裝,賦予作品新的內容和思想理念。
【佳作展示】
心靈之旅
■廈門一考生
斟一杯清茶。
今夜月光淡如水,獨坐庭院,輕翻《唐詩》,今夜月色美好,何不邀李白共醉?輕翻書卷,我與太白居士一道,暢游天地,展開心靈之旅……
桃花潭邊,伴著陣陣歌聲,你我佇立小舟,只聽你戀戀不舍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扁舟輕駛,水過無痕,在落日余暉中,你我駛向遠方。
一展低扇,迎著徐徐清風,扁舟忽遇急流,只見前川飛瀑浮出了紫煙,你一捋長須,吟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扁舟沿江直下,聽著兩岸猿聲,不覺輕舟已過萬重山,你佇立船頭,我注意到你的眼光,期盼中帶著一片坦然。
離舟上岸,蜀道艱難,你沿路高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但我卻明白,太白飄逸自知,瀟灑人間,何須上青天,你驚嘆的目光中又是一片坦然。
山路回環,幾經曲折,終登敬亭山。看著天高云淡,山高水長,你盤腿而坐,雙手大張。你想高呼,但你沒有。你嘴角一側,昂首淺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是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桃源才是你的敬亭山,在你贊嘆的目光中,仍是一片坦然。
夜幕低垂,明月當空,你我一道擺酒庭院中,清風淡淡,花香淡淡,你的情緒卻是那么高漲,把酒對月,你感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好一個“獨酌無相親”,月光清冷,你竟起舞弄清影,大笑一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流淚了。我問你為何流淚?你答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既而仰天長嘆,舉杯飲盡。
一杯酒,就醉了半個盛唐。
我讀李白,讀他的豪邁灑脫,瀟灑奔放,在那個權勢名利相爭的時代,只有李白,只有他,看透人世浮華,他選擇離開,用大好山河陶醉自己,用坦然自若看待人生。他在酒中飲醉寫詩而放縱自己,在恣肆的詩海中,用一根巨筆作舟,以一片淡然為槳,朝著他所要的境界而去。孤傲灑脫的太白居士定無遺憾。“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在我中華五千年繁浩的詩林之中,你以獨具一格的風范立于前頭。“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不愧為詩仙。
品一杯清茶,再翻書卷,我要再邀李白,繼續沒有盡頭的心靈之旅。
點評:
翻開《唐詩》,與李白共醉同游,隨一葉扁舟,跟隨著李白遨游江河,感悟充滿靈性的流水;離舟上岸,與李白一起攀登蜀道,體會回環的山路、旖旎的山景;夜幕低垂,明月當空, 與李白舉杯共賞明月。 小作者以豐富合理的想象,再現了詩仙狂傲不羈的個性,豪邁灑脫的情懷,瀟灑奔放的品性。
四、概括故事情節,充實文章內容
【佳作展示】
江邊的風景
■浙江一考生
歷史滄涼的風撫過生命的荒原,吞噬了榮華與悲傷,屹立著的,是先賢們不朽的身軀……
――題記
滾滾長江,巍巍中華,茫茫紅塵,漠漠大化。民族的滄桑五千載,古今多少事,都已付入東逝水,浪花翻滾,讓我在江邊見到了一道道絢麗的風景。
汨羅的水,幽情綿綿。兩千年之前,一位失意的志士茫然地來到了這里,懷石赴水,留下了今天的龍舟爭游。令人敬畏的屈子,在江邊輕吟起“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身繼死兮魂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多么鏗鏹有力,靳尚狗奴才的嘴臉在如此雷鳴之下早已蜷為一灘糞土,泯滅在草根之中。江水見證了這一切,忠心震天而撼地,愛國之情融為江邊最為亮麗的風景,照亮了一片中國,這就是屈子神魂的結晶。
長江的水,見證了多少英雄。
兩千多年前的某個夜晚,曾有一位真正的英雄在這里舞戟而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訴說的是一份怎樣的情意。千載而下,封建政治愚民的把戲給他“奸雄”的污辱,怎能掩蓋曹孟德偉岸的身軀。十二色杖見忠信,勇討黃巾見忠勇,奮接七星寶刀見忠君,愛民如子見仁義。當他毅然地背負起漢賊之名而匡扶社稷之時,就早已注定了他的偉岸。赤壁的大火燒不掉的是這一份愛國情啊!當《短歌行》縈繞在耳畔,曹操給我們留下的風景必然在現于江畔,于我們的心中。
長江的水,似乎注定了要包容失意文人憂傷。
一代文豪蘇軾也曾懷著一份愁腸來到江邊,感受江風的,烏臺詩案,一個不應屬于你的傷痛。在那個煙花三月的年代,奉儒守官似乎是你的天命,你卻奮力地掙脫,去為天下的福祉而抗爭,于是受了傷,淚水與傷感匯入了滾滾的江水。你愛國愛民的情義,卻凝成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歌賦,洗滌了后世多少人的情懷。這就是你在江邊為世人筑下的風景么?它托起了文壇的魂,民族精神的魂。
江水幽幽,綠意濃濃,千百年來先賢們用魂魄筑成的江邊風景,早已隨江水流入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成為永恒!
流行音樂里的中國風歌曲,雖然依舊R&B(Rhythm & Blues,黑人流行音樂),甚至很多中國風歌曲里都夾雜著rap,畢竟有沉淀了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作鋪墊,相較其它風格流行音樂的熱鬧喧囂,顯得厚重了許多,也沉靜了許多。一位著名演員在記者問“在喧鬧的人群中,你會選擇什么方式引人注意?”時回答:“我會靜靜地坐著。”中國風歌曲就是這位聰明的演員。以一些另類的元素,獨具特色的內涵增加藝術感染力,讓人們眼前一亮。讓人們的耳朵在聽膩了House(沿自迪斯科發展出來的跳舞音樂)、搖滾、重金屬等點子重、節奏快的音樂之后,在一片喧嘩中停留下來,平心靜氣的品味感悟繁華過后的世事滄桑,滿足了多元審美趣味的需要。而且因其回避了裸的告白方式,改用委婉精致的描述,捕捉意境中唯美的片段,更容易將人引領到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被打動,被感染,產生共鳴。
流行音樂中國風里的代表人物當數周杰倫,有擅長古詩詞的方文山做御用寫詞,詞曲相得益彰,周杰倫的中國風自然無與倫比。其創作演繹的中國風歌曲質和量都比其它對中國風情有獨鐘的音樂人高出許多。其代表作《東風破》堪稱流行音樂中國風歌曲的代表作,不但詞義古樸,韻味悠長,歌曲伊始的琵琶伴奏,真個是琴聲幽幽,結尾的二胡,也對歌曲的氣氛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更顯得千回百轉,傷感動人。是第一首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標準的中國風歌曲。《東風破》以后,周杰倫也打破了他的前期中國風歌曲如《雙截棍》中慣用的吵吵鬧鬧的rap,顯得更成熟穩重,此后,他的中國風歌曲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周杰倫創作的中國風歌曲,多采用R&B加武術,如《雙截棍》、《龍拳》、《雙刀》、《霍元甲》。從周杰倫幾首中國風歌曲的代表作中,還可以看出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采用“宮調式”的主旋律,直接在曲調上營造“中國風”。
流行音樂中國風歌曲中常被借用的古典元素還有戲曲,很多出色的中國風歌曲表現形式都是R&B加戲曲。如《刀馬旦》(周杰倫創作、李玟演唱)、《Susan說》(陶矗、《蓋世英雄》(王力宏)等等。擅長R&B加戲曲創作中國風歌曲的佼佼者當屬陶礎⑼趿宏。
也許,有人會說,流行音樂太浮躁,承載不起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承載不起復興傳統音樂的重任。是的,流行音樂中國風歌曲里的古典元素,其實都不正宗了,既不是純粹的傳統音樂形式也不是純粹的傳統文化、傳統戲曲,都經過了改良,變得似是而非了。可是,那又怎么樣呢?如果國學文化和傳統音樂只能蒙著歲月厚厚的塵埃被束之高閣供人敬仰,把這些國粹挖掘出來,再將歷史結合時代,讓遙遠深奧的傳統文化以及民族精粹在改變中尋求發展,在發展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使人們接受、熟悉、了解,從而喜愛,不好嗎?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傳統文化,變得更通俗,更平易近人。廣大青少年在滿足自己愛好的同時,不但能親國學文化的芳澤,也能感受到傳統音樂的魅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無論是從國學文化的普及、推廣意義,還是從音樂的多元化發展來看,流行音樂中國風歌曲的積極意義都是毋庸置疑的。
王力宏有首歌《chinked-out》(中國嘻哈),從歌名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音樂使命感。從小在國外生活深受西方音樂文化影響的他,卻對中國古老的民族元素情有獨鐘,希望通過加入了中國獨有音樂元素的嘻哈音樂,嘗試更多的創意與想象,創作出品味獨特的、更具民族特色的流行音樂。
也許,每個中國人心底都有一個中國情結,我們生長的環境,受到的教育,聽到的、看到的、接觸的人和事,都是中國特色。吃的是中國味道,每天面對的是中國元素,這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這本就是我們生長的根。我們深深地喜愛著那些中國風。伴著依依呀呀的戲曲,伴著懷舊傷感、如泣如訴的管弦吹拉彈奏,那些已經離我們遠去的歷史文化,又向我們迎面走來……
中國風歌曲分純中國風和
近中國風。
純中國風歌曲:
周杰倫:
《東風破》
中國風歌曲類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首標準的中國小調歌曲,是最標準最完整的中國風歌曲代表作,渾然天成的旋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詞風,仿佛真有首宋朝傳世的詞牌叫《東風破》!中國風在周杰倫和方文山詮釋下已獨具特色!仿古小調曲風,輔以二胡與琵琶的融入,復古的曲風,聽來讓人容易進入唐詩宋詞的世界與遐想。
《發如雪》
用許多詩詞組合的詞,加上哀怨婉約的曲調,聽起來有一種憂傷,不知不覺中陷進去……
《千里之外》
詞細膩描寫對已逝愛的感觸與感傷,文字的描述勾勒不少的的畫面。
《臺》
凄涼婉轉的意境,而感傷卻不頹廢的淡淡憂傷更是絕妙,一曲終了,此時無聲勝有聲。
《青花瓷》
曲調溫柔委婉、淡雅脫俗,以至於在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煙雨江南的畫面。
《蘭亭序》
因典于書圣王羲之的名作,很細膩,曲中透露更多的是滄桑與無奈。
《煙花易冷》
描述的是皇家將領與其所傾慕之女子間的愛情,很凄美。
許嵩:
《斷橋殘雪》
描寫的是西湖斷橋的歷史興衰,很有韻味。
《南山憶》
曲調沖淡而略有傷感,勾起人淡淡的傷逝之憾和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惆悵。
《清明雨上》
一首悼念愛人的復古歌詞,凄婉絕美。
《如果當時》
唱出了傷懷的感覺,分別時的愁緒分外亮眼。
《廬州月》
一曲鄉愁,借月抒情,功名利祿的虛妄、物是人非的蒼涼都不及對月的思戀。
《半城煙沙》
把思辯的主題落到了“戰”與“和”之上,別具禪意。音樂方面,強節奏+獨門唱法已經成為招牌;不慍不火、不動聲色的演繹,以慵懶的旁觀姿態靜待一場一觸即發的廝殺,愈加凸顯戰爭的冰冷殘酷,而作者的反戰立場也盡在歌曲中了。獨特的視角、悲憫的情懷、含蓄內斂的表現手法,很難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千百度》
借古諷今的詞,曲達詞意,聽起來很有諷味。
其它純中國風歌曲:
后弦《西廂》、《昆明湖》、、《唐宋元明清》、《東方不敗》、《聞雞起舞》等。
近中國風歌曲:
S.H.E:
《BELIEF》
雖然取了個洋名字,但卻是有十足的中國古典味道,2002年的S.H.E出道不到一年,唱功還稍顯稚嫩,卻把這首歌進了很多人的心里,讓人覺得盡管“這世界有太多會消失的美麗”,但我們Believe,我們有Belief。
《長相思》
S.H.E中國風歌曲中最成功的一首,歌詞不僅有十分哀婉的古典味道,而且還直接引用了李清照的《聲聲慢》作為rap詞,曲調悠揚,有一種詠嘆的感覺。
《十面埋伏》